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趣     
<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相似文献   

2.
童稚     
5月23日晴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3.
黄琼 《教学随笔》2011,(12):28-32
【中考试题】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佘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4.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5.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四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此皆幼时闲情也。  相似文献   

6.
一、“张目”注释为“睁开眼”妥否?“张目”在课文第1段,原文是:“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课本注释为“睁开眼”。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大词典》和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古汉语大词典》,“张目”的第一个义项均为“睁大眼睛”,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之“相如张目廷叱之”;第二个义项分别为“助长声势”,“壮大声势”,除上述外并没有关于“睁开眼”的解释,据此,“张目”应译为“睁大眼睛”。其次,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把“张目”理解为“睁开眼”不大符合文意。课…  相似文献   

7.
异同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鹤唳( ) (2)虾( )蟆 (3)土砾( ) (4)项为之强( ) (5)藐( )小2.按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pang( )然大物 (2)yf( )然自得 (3)凹者为h6( ) (4)16i( )虾蟆 (5)童zhl( )3.解释下列几组加点字词的含义,比较其中的A。项为之强( 以虫蚊为兽( 二虫尽为所吞(B.驱之别院( 物外之趣(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作青云白鹤观( 观之正浓( )D.以虫蚊为兽( 徐喷以烟( ) 以丛草为林(E.蹲其身( ) 神游其中(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故时有物外之趣。( )(3)私拟作群…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是什么?《浮生六记》说得不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语文教育便是这热爱生活的不辍之心. 曼昱老师的教育即是如此,春风化雨般地展露在三层禀赋上,分别是常识、性情、风骨. "一个孩子对身边事物的渴望来自常识",而曼昱老师恰恰有着广阔而厚重的知识贮备,通过日常的...  相似文献   

9.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饶有兴味的精美散文,作者在文中生动具体地再现了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作者写的这些童年乐趣,都是由观察“藐小之物”而得到的“物外之趣”。何谓“物外之趣”呢?“物外之趣”是人们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并从中得到乐趣。换言之,也就是因物而生成意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童趣》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来布局构思。全文共写了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视蚊子如群鹤飞舞;第二件趣事是把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看成是森林、野兽、丘壑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10.
【赏析】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经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生出许多“物外之趣”。《幼时记趣》这篇文章运用三个典型事例分述了“物外之趣”,从几个侧面生动地记述了童年的生活趣事。先总叙“物外之趣”——紧扣“明察秋毫”。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及由此生发出的盎然童趣,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中“细察其纹理”“,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后分叙“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11.
东汉王符《潜夫论》目前较好的注本为《潜夫论笺校正》(东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本文考辨了《潜夫论》中的“微察”一词,对前贤的看法提出己见。《边议》:“夫此诚明君之所微察也,而圣主之所独断。”按:其中“微察”和“独断”相对成文,皆为偏正结构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古代诗文,要正确地诵读,准确地默写要求背诵的篇章,并准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和句、段、篇的大意。下面的4道题就是测试上述要求和能力的,你不妨一试。1.请你读读下面这四句话,选出一句节奏划分不合适的。()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一定要掌握它们的意思。请你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句后的括号中。(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学而时习…  相似文献   

13.
当 前 ,小 学 生 的 作 文 内 容 雷 同 化 现象 比 较 突 出 ,在 他 们 的 笔 下 ,推 车 子 、抱孩 子 、搀 瞎 子 、捡 票 子 、让 位 子—“ 五 ——子登 科”,千人 一腔 ,万 人一 面 。 我 们 不 能 把 学 生 作 文 无 内 容 、材 料通 用 化 的 现 象 归 因 于 学 生 生 活 单 调 ,缺乏 色 彩 , 而 应 该 从 教 育 的 自 身 找 原 因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观 察 动 态 事 物 的 能 力 ,训练 学生 仔 细、准 确 地观 察事 物 。 “ 仔 细 ”指 观 察 要 注 重“ 细 微 处 ”。众 所 周 知 , 要 把 文 章 写 得 栩 栩 …  相似文献   

14.
陶冬红 《现代语文》2002,(11):35-35
“不平则鸣”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自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首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该句一般理解为“事物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笔者认为,观韩愈之文,其意有待商榷。韩愈文中“不平则鸣”的主语是“物”,不是专指有生命的物体,是指世间一切事物。而词语“不公正”的受施对象则只能局限于人或动物。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说这张桌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株小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以“不公正”来解释“不平”不妥之一。韩愈在文中说:“草木之无声,风挠…  相似文献   

15.
晓寒 《宁夏教育》2013,(2):41-I0001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16.
张明 《现代语文》2002,(8):20-21
钱钟认为,人格与格并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观人。他精辟地批量出:“‘心声心画’,本为成事这说,实少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钱先生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如其人中的“”与“人”不应被理解为作品的道德品格和作家的道德人格,而应理解为作品的总体格调和作的创作个性。所渭格调,指的是作创作个性在作品的语言结构中显示出来的,能够引起读持久审美享受的整体风貌。所谓创作个性、指的是作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等所有精神特点的总和。在钱钟书看来,一个作家写什么(内容)容易作伪,而怎么写(形式)却不易作伪,所以如其人的要旨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如语言的格调、行的笔性等)。放以此来评说作品,当“不据其所言之物,而察其宵之之词气”。此言所论,甚为精当,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如其人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发包含独特的思考和视角。庄子所谓“天”有两层意义 ,一是指“自然之天”的自然界 ,另一层则是具有形而上的价值意味的“自然而然”的境况。庄子反对将“天”与“人”割裂开来 ,认为人的一切皆得之于天地自然。“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 ,合则成体 ,散则成始” (《庄子·达生》 ,以下引《庄子》只注篇名 )。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应该采取一种恭敬的态度 ,不可恣意妄为 ,任何作为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庄子主张以“道”观物 ,反对以“己”观物。从人的角度来看 ,人与万物是不同的 ,比物要高贵得多 ;但从天地宇宙这个角…  相似文献   

18.
晓寒 《教学随笔》2014,(12):46-46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入了苏轼的《赤壁赋》一文。在课堂教学中,“苏子答客”一段的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是难点,尤其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如何开展文章创作,叶燮提出了“心物合而为文章”的主客观交融创作观。在创作准备上,必须让才、胆、识、力等主观要素“充于志”,让理、事、情等客观要素“贯于气”,且应让作者达到“有胸襟”的境界。在主客观交融之际,作者必须“以心衡物”,以确保创作出“理、事、情至”的文章。这一理论可谓中国古代文章创作论之集大成,其蕴含深厚,对当代文章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