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剔犀"与"犀皮"是中国传统漆工艺中的两种不同工艺品种。"剔犀"是在红黄黑漆层变化的基础上,从最初轻微的雕划,逐渐发展为有一定厚度的雕刻,并讲究剔刻的娴熟流畅,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艺手法。"剔犀"工艺成熟于宋代,元明时期更是发展到顶点,出现张成、杨茂等雕漆大师。剔犀以流畅的抽象纹样、变化的断面为特点。犀皮现今发现的最早实物出土于三国时期墓葬,成熟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犀皮"工艺以平整表面、变化莫测的纹样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圣人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姿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  相似文献   

3.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意思是说虎豹的皮如果没有毛色文采,就跟狗皮、羊皮没有区别了;犀兕的皮有用,但还要靠涂上红漆来显示色彩。同样道理,语文是一门充满情趣的学科,课堂教学如果缺少了生动性和趣味性,那么必然会干瘪晦涩,有骨无肉。长期以来,在应试的高压下,语文教学不要课堂艺术,追求知识与学生直接碰面,语文的情感因素被过滤,教学逐渐丧失学科本性,课堂上学生情绪低落。当前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找回语文课堂的情趣,重塑语文学科形象。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呢?  相似文献   

4.
唐诗审美     
五彩交辉大千世界,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没有颜色的世界,不堪想象。形象求美,必须绘色。“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优秀的作品,不仅形象生动,它的色彩也往往给人以强烈的感受。“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韦庄《观猎》)因为诗中有“锦翅”、“金铃”,所以使得云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传统螺钿镶嵌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发掘与文献资料整理,从艺术学、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螺钿镶嵌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漆工艺的发展历史,从螺钿镶嵌工艺的起源、螺钿镶嵌工艺的特点、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探寻中国传统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特点,梳理出中国传统螺钿镶嵌工艺的血脉基因联系,以期深化中国传统漆工艺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们评品诗词,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而一般只注意其所描写的形、境。当然,形境也是诗中有画的一个方面。但是,却忽视了诗词还具有绘画一样的色彩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毛传》注为“少壮”,即出生不久生机勃勃的意思;“灼灼”,《毛传》注为“华之盛也”,是鲜艳灿烂的样子。这既描写了形状,也富有色彩。不仅烘托了男婚女嫁的热烈欢快的气氛,又由桃花的红艳比喻烘托了新婚女子的年轻貌美,光艳动人的形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虎豹无文,则鞹(皮)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虎豹的皮,如果没有花纹,就同狗皮羊  相似文献   

7.
就文言和白话跟口语的关系说,秦汉时代,文言跟口语是一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有其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左传·宣公二年》)其中,“城者讴”、“役人曰”里的句子是地道的文言,但出自筑城的役人之口,正说明当时是言文合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方漆器的发展状况、工艺特色及现状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对传统技艺的梳理与记录性保护;对大方漆艺的艺术风格作出合理的定位;培养相关艺术人才;强化品牌保护意识等传承与发扬贵州大方漆艺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郑铁生 《现代语文》2006,(9):117-117
数词"亿"在秦汉之前,既表达两种不同的进位的实数,又是极言之多的虚数,而且后世演化逐渐统一.有些人对此不甚了解,常常造成古文今译的错误.《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这一例句经常出现在古代汉语的一些书籍里,其中对数词"亿"的解释,多数都译为"一亿".如唐瑞琮《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2页),译为:"现在吴王夫差有一亿零三千人穿着水犀皮的铠甲."楚永安《古汉语表达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16页),"按'亿三千'即一亿三千."汤可敬《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此句译为:"现在吴王夫差穿着水犀皮的铠甲的士兵有一亿零三千人."我们不用再列举了,根据当时中国人口的总数量去审视,没有也不可能有某个诸侯国拥有一亿人以上的军队.可见,上述翻译有误.  相似文献   

10.
同一真菌菌株存在着动力学、理化性质各异的多个漆酶同工酶.外界环境中的碳氮源、金属离子、芳香化合物和其他化学物质处理的菌株等多种因素对漆酶同工酶的选择性诱导效应,以及在分子水平上漆酶基因的转录调控.本文主要阐述影响真菌漆酶表达及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水性聚氨酯涂料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脂工业化生产工艺的角度,探讨了分散设备、分散温度、熟化时间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原漆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漆工艺和涂料配方组分的研究,全面分析了涂料生产过程中剪切分散的速度与时间、涂料配方组分中成膜助剂与增稠剂等因素对涂料贮存稳定性与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优异贮存稳定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树脂生产工艺、配漆工艺及配方组分的优化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民国线装手稿本《然犀后录》一册,作者为清末著名金石书画鉴定名家李葆恂之孙义州(今辽宁省义县)李大翀。从作者家世、生平及《然犀后录》成书之经过、内容、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李大翀及其稿本《然犀后录》进行介绍,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义州李氏及其著述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等技术方法对女贞的根皮、茎皮及叶子中总皂苷的含量及提取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60℃.其根皮、茎皮和叶子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934%、1.667%和1.382%.通过精密度试验等方法学考察,说明该提取工艺精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3月19日,全球仅存的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离世。至此,全球北白犀仅剩两头雌性存世,没有了雄性北白犀,她们也只能在这个热闹又寂寞的星球上,默默地过完一生。犀牛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不少种类,总的分成亚洲犀和非洲犀。亚洲犀有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非洲犀有黑犀和白犀两种。北白犀又名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已经有三位老师反映牛犀犀睡觉问题了,李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牛犀犀同学的成绩本来就在"欠发达国家"的水平徘徊,如果不从及时根治牛犀犀这一坏毛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她想来想去,决定从自己的语文课上开始纠正牛犀犀。  相似文献   

16.
对于漆工艺,从大学期间学习的漆工艺基础、立体漆艺、漆画三门课程中,对于漆艺的技法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并进行了一些实践,而漆艺史的学习又让我从理论层面了解和重新认识了漆艺.漆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而成就了灿烂辉煌的漆艺文明.而我作为一个漆艺的学习者,只想对于漆艺在今天社会中的现状谈一些自己浅薄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甘茂相泰章     
《阅读与鉴赏》2003,(11):20-21
茂相秦.秦王爱公孙衍①,与之间有所言.因自谓之曰:"寡人且相子."甘茂之吏道而闻之,以告甘茂.甘茂因入见王曰:"王得贤相,敢再拜贺."王曰:"寡人托国于子,焉更得贤相②?"对曰:"王且相犀首③."王曰:"子焉闻之?"对曰:"犀首告臣."王怒于犀首之泄也,乃逐之.  相似文献   

18.
漆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漆酶在自然界的分布、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催化氧化作用,以及漆酶在环境保护、食品、造纸及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籍所记载的“兕”究竟为何种动物,历来多有争议。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认为晋朝及晋以前的文献对“兕”的描述是客观可信的。综合遗存实物以及犀牛的生理习性等各种资料,不赞同“兕”为犀牛说这一主流观点,并总结了“兕”与犀的角、皮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区别,认为“兕”是一种大独角、皮厚、外型似牛的群居动物,这种动物在晋朝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20.
以资兴柑橘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对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液、提取时间4.0h、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75℃,此时柑橘皮总黄酮提取量可达4.411g/100g.而抗氧化试验表明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地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芦丁和抗坏血酸,说明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安全、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