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书育人成效对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在深入挖掘大量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职业责任感等,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为在生命科学相关专业课程中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课程思政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安徽开放大学学生的基本学情,构建了课程思政“一六四”数字化教学改革模式,促进了安徽开放大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了优秀学生,增强了课程辐射。护理学课程思政“一六四”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支撑专业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课程,围绕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本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挖掘其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探索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将思政元素渗透性、浸润性地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以两个教学实践片段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并对其预设成效进行评估,所提出的航空航天专业课程改革路径将对推进西北工业大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进步对高校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而外部环境的变迁使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承担的育人作用愈发重要,高校英语教师被赋予的教育责任也正在日益增加.为此,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了解课程思政这一教育观念,从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对固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减少对学生各种限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BOPPPS教学模式注重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及检测教学效果。在课堂导入(Bridge-in)、设定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课堂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中探讨如何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价值塑造,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6.
7.
“新工科”人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点.为了满足新经济与未来新兴产业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很多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将课程思政引入到专业课程中,进行全过程育人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以石家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为例,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生活处事哲理等方面来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22,(1):21-23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基本英语学习技能,也承担着浸润大学生思想理念的使命,是践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不容忽视的教育领地。本文以“三全育人”为理论框架,拟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以实现语言技能培养和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阐述入手,通过分析《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该课程的教学当中,提出了转变教师观念和更新教学方式两条改革路径,以期达到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剖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课程思政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春妹 《海外英语》2022,(16):219-221
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的文化育人功能,根据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并进行了跨文化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文化思辨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同时提升了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普遍存在思政教育比较薄弱的现象,未能很好地形成育人合力、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在民族器乐专业课程教学建设中,从立意——正心、渗透——入心、变式——稳心、撼魂——炼心四个维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四方面构建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思政+专业”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育才+思政育人的教学体系闭环建设。  相似文献   

13.
赵菲 《辽宁高职学报》2023,(3):31-33+75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探索各门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从顶层设计、思想观念、教学应用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困境,并从组织领导、转变认识、提升能力、联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三全育人教学理念涵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统筹各方面教育资源,充分集合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大思政格局。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内涵,使思政课程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采用协同育人的策略是大思政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困境进行反思,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慧 《成才之路》2022,(11):132-134
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可为学前教育艺术领域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的学前教育艺术领域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结合课程思政内涵,进行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立足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在改革中,要注意兴趣引导、实践锻炼、全面评价等内容,以此...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该课程也应该引入思政元素,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就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进行探析,旨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正确三观的专业技术人才,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结合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考核等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同向同行,为国家培育出有仁心、有仁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本文从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优势、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构建具有专业特征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强专业思政案例库建设等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推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思政课教师应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立足本职,上好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应有之道义;与各科任教师互动并发挥思政课程引领作用,是思政课教师应有之教育情怀;与其他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共建立德树人良好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