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高等教育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发展均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高等教育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不显著;与科技研发的交互项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对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不仅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聚焦人才培养、引进、科技研发,实现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的有效结合,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2.
段平忠 《教育与经济》2023,(2):20-29+40
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尚无定论,本文以分层次的人力资本对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弱效应,且溢出效应有正有负,其中,基础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对相邻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高等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为正,其中,高等学历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是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湖北省2007—2018年12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湖北技术创新水平在市际尺度具有显著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考虑空间相关性后,无论使用相邻矩阵还是地理反距离矩阵,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及其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城市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发明创造类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此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和产业结构也是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激发基础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鼓励跨区域人才合作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经济增长的本地直接效应、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研究生人力资本全局空间相关性先降后升,局部空间相关性主要呈正相关,表现为高高和低低集聚模式。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要素积累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本地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技术模仿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时间滞后效应;分地区看,东中部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西部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建议优化创新型博士研究生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规模、结构和质量,着力提升研究生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研究生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了动态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95年-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外溢的角度考虑了影响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效率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比重对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无明显影响,人力资本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集聚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而制造业集聚能否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攸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文章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测算绿色经济效率,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构造时空的工具变量精准识别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分解项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推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途径;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当人口密度、第二产业比重稳定在较高阶段时,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才得以发挥;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二者存在动态调整机制;在时空上,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空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考察中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当人均GDP较低时,研究生教育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均GDP跨越门槛值时,这种正向作用有所增强,与此同时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计算反映城市间空间关联的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社会矩阵,并将其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SAR),从空间维度研究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为克服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中存在的固定效应,采用具有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数据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城市间的地理距离、经济社会联系能够有效地刺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区间溢出,城市的创新能力、知识溢出、消费者需求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行为中的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为正,但政府干预过度及政策扶持过多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1.
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0—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市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剖析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厘清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二者之间是如何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各市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2)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3)在区域旅游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与消费水平约束下,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异质性冲击.本研究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驱动新时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10年来工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进行计算,考察工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使用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两个指标全面衡量区域间工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并测算和评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结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区域间工业的集聚效应依然存在,但是有分散的趋势,工业的集聚中心逐步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而工业固定资产结构则未起到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理单元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空间分析、双变量关联检验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探究了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与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重点探查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呈现"东高西低,局部集聚"和"多核心-边缘"式空间分布特征,其空间格局与地形起伏度、经济实力、人口分布等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重叠性;(2)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经济呈现"自东向西级差化递减"和"中心城市带动型"特征,其与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交通优势度、信息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呈现空间耦合性;(3)城市旅游经济高值区对公路交通高发达地区具有显著的依附性,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旅游产业集聚、信息化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对本地旅游经济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大,旅游资源对周边城市旅游经济的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著;由于空间竞争效应及地理距离衰减屏蔽效应的存在,本地旅游产业集聚将对周边地区旅游经济产生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2003-2016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所呈现的空间特征。发现:第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整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研究生数量上的需求并未饱和;第二,硕博研究生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都远小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弹性系数,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仍然是资本驱动型;第三,博士研究生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带动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硕士研究生对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税收竞争和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税收竞争与产业集聚的交互项正向调节区域创新能力;税收竞争对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存在门槛效应。应采取竞争性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资本、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方法测度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创新绩效之间,以及控制变量开放水平、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利用双重门槛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促进效应存在边际递减的情况;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均能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开放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抑制作用,但利用单一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低开放水平有正向作用,高开放水平与之未呈现线性关系。建议长三角地区分省份区别利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加大城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逐步探索最佳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全国内地30个省域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利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通常是起促进作用的,而且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是较强的.但随着金融集聚程度提高,造成过度...  相似文献   

18.
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城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收能力及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大。本文最后建议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完善企业融资环境和促进区域物流畅通。  相似文献   

19.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利用我国大学扩招以来新建校区这一准实验,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和产业人口结构三方面研究大学新建校区对区县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启用新建校区能够使区县人口规模增加7.0%,迁入人口增加10.2%;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0.11年,高技能人口比例增加1.83%;第二产业人口比例减少,第三产业人口比例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增加。拓展性分析发现区县新建校区对邻近区县存在溢出效应。因此,大学新建校区促进了区县人口集聚,提升了人口素质,推动了就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升级。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对研究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文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种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研究生的工作落实、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就业起薪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资本对专业对口作用显著。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