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领导批示网民留言,出台政策为网络问政保驾护航、与干部作风大整顿相结合,为民办实事……在郴州,网络问政不仅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为党政部门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建言献策、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网络问政平台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起到“民意连心桥”作用,通过平台,群众可以“问政于政府”,投诉举报、求助咨询、建言献策;政府可以“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凝聚民智。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网络问政平台是河北各级党政部门联系、服务、凝聚民众的重要渠道,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有较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河北样本”。  相似文献   

3.
问政类节目最早出现在本世纪初,从广播开端发展到电视大屏,不同时期的问政类节目均围绕当时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中央直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本文旨在通过问政节目对营商环境改善的作用分析,探索问政节目存在的价值以及制作理念和制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林婕 《新闻实践》2014,(4):74-77
核心阅读:瑞安日报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于201 1年7月在瑞安网开通温州首个网络问政平台——《瑞网议事厅》,成为瑞安党委政府知民意、解民优、汇民智、聚民心的重要途径,2012年获得“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全国十大热点网络问政平台.2013年底,瑞安日报进一步推进《瑞网议事厅》网络问政平台的技术创新,率先实现了PC端、微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四通道同步运行的全媒体网络问政,并打通后台数据,实现一平台四通道,一处提问发布、四通道同步显示,用户名一处注册、多处登陆,在探索全媒体融合的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老百姓只要点点手机、敲敲键盘,就可直接与相关部门对话,政府部门也可通过网络问政平台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网络问政渐成常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为湖北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一直高度重视网络问政的发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网络问政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导致网络问政效力发挥受到制约。本文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为例,对其网络问政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旨在对更好地完善网络问政对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瑾锦 《视听界》2013,(3):109-110
广播问政,核心在“政”。党委政府通过媒体的互动、交流、监督平台作用,实现职能转变,促进效能提高。问政的主体是公众,主导是党委政府,内容是政务。每周的上线政府部门都与百姓相关,并且延伸到省级服务窗口单位。由于政府部门的深度参与,听众反映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回复率保持在95%以上。广播问政,媒体只是“前台”,它还需要强大的“后台”作支撑——个具有政务处理功能、信息互通有无、回应百姓关切的处理平台,一个积极回应公众意见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领导干部群体。  相似文献   

7.
许建俊 《视听界》2014,(1):108-110
时下,电视问政类节目之所以热,一是百姓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诉求空前高涨;二是党中央越来越强调民主决策、权力阳光运行。问政目的,是把党委政府重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起来,  相似文献   

8.
党政领导事无巨细,公务繁忙,较少关注网络事项。从近年来官员网络问政的情况及表现看,官方网上的处理事项更多的是个人行为,是基于个人的判断和把握形势,所以并没有上升到组织系统的操作水平。网络要求政府通过这个角度看,网络问政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示范如何更好的处理党政事务以及规范党的各级领导人。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网络问政的发展以及政府形象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网络问政一直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是各地政府网站,一条是各地新闻网站搭建平台。新闻网站凭借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传播力以及巨大的网络流量,搭建的问政平台不但早于而且取得的效果总体上要高于政府网站,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新闻网站在网络问政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红网"百姓呼声"、大河网"焦点民声"、奥一网"网络问政"、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问政栏目,2017年红网"问政湖南"再次问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标志着网络问政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本文是地方新闻网站网络问政历程及发展的回顾思考。  相似文献   

10.
曾建波 《传媒》2018,(12):23-24
加快党报新媒体建设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更好传递党委政府声音,搭建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的迫切需要,是抢占互联网舆论斗争主战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资阳日报》把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作为报社战略任务和发展重点,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着力在平台、内容、渠道、管理等方面推动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打造引领网络舆论引导主阵地,资讯服务主渠道,立体传播主推手,对外宣传排头兵,唱响新时代的网络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王振华  吴峰 《青年记者》2021,(4):103-104
电视问政节目肩负着调查社会问题真相、推动民主协商进程、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问政山东》通过省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形成舆论监督线索来源、舆论监督过程、舆论监督后制度化建设的政府和媒体一盘棋的舆论监督模式,减少了以往舆论监督的盲目性,大大提升了舆论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易正逊  周军 《视听》2018,(6):11-12
电视问政类栏目已在全国多个地市电视台制作播出,其核心作用在于搭建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平台。本文从政治传播和公权力使用与监督的角度分析认为,政府与民众之间在电视问政中呈现的是"传播——反馈"的传播关系和"被问政——问政"的政治关系。电视问政作为构建这两种关系的渠道和平台,需要从服务于这两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其栏目的角色定位、议程设置、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问政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问政形式,在反腐倡廉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等固有特征也催生了网络问政的一些弊端,影响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本文着力于对网络问政的理论解析、现状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网络问政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希望网络问政能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具备政府组织与公众展开大规模公共协商的潜力,而公共协商的关键是规则体系的构建。为系统构建和阐释适应于网络问政平台的规则体系,基于公共协商视角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典型网络问政平台案例资料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到网络问政的规则要素,即旨在促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规则、推动有序互动的组织规则和致力于形成共识的对话规则,这些规则要素贯穿于网络问政的组织、流程和技术等不同维度。由此,需要着眼于公共协商不同环节的功能实现,在协商规则的指引下进行管理机制的系统规划和流程设计,网络问政的持续深入发展和公共协商潜力的发掘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24):56-61
为了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络问政发展的现状与水平,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各类群体对网络问政这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持肯定的态度,但对网络问政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而且对各类网络问政平台的利用率比较低,参与的形式比较单一。研究认为真正制约边疆民族地区网络问政发展的关键要素有以下三点:各类群体的思维框架问题;网络问政机制问题,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电视问政旋风,不少省、市党委政府把电视问政作为治庸问责、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平台,60多家电视台办起了电视问政节目。其中,创办时间最长、问政效果最好、传播影响最大的当属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电视问政》。2011年开办以来,武汉电视问政共曝光各类问题400多个,涉及100多个责任单位,被问政单位拿出整改措施1000多条,整改率达到100%,曝光问题解决率达到98%。电视问政后,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问责各级干部400多人,对100多人给予党纪、  相似文献   

17.
杨朝娇 《东南传播》2010,(12):30-32
广东网络问政实践中,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平等参与塑造了理性公民,网络问政平台拓展了公共空间,网络问政议题形成了公共舆论,这体现了网络问政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延伸。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度通过加大信息公开来保障公共领域的合法性,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来拓展公共空间,从公众角度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形成理性、批判性、建设性的公众舆论等是现代公共领域借助网络时代得以扩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蓝云 《中国记者》2013,(7):22-23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是广东网络问政核心互动平台。本文是作者有关奥一网网络问政的探索历程,如何理解网络问政内涵,以及关于网络问政和"两个舆论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政府为了提升行政能力,更应该通过网络来提高群众参与度、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府治理能力,并以奥一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就如何进行网络问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网络问政局限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原网的“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分析了“网络行政”平台.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网络问政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对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阐述网络问政对政府形象塑造的积极影响,分析网络问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借助网络问政平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基本策略,对于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政府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