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固始方言“可VP”问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方言中一类特殊的问句———“可”问句,将其与普通话反复问句、是非问句进行比较,发现其间的差别与对应关系。“可”有体的区别,尝试从表里值的角度揭示“可”的表现形式、句法功能及使用条件,试图探讨“可”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薇 《现代语文》2009,(11):95-96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不VP”“阿VP”和“阿V不VP”三种类型,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反复问句在南京方言里共存,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3.
介绍属江淮官话的泰州方言中“个VP”反复问句的基本格式和常用变体,对“个VP”的句法特点进行了考察,并论述了“个VP”在述补结构中的形式问题.与普通话“VP不VP”型反复问向相比,泰州方言“个VP”型反复问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苏东台方言作为江淮官话泰如片的一种,其语法中也存在与朱德熙提出的“F-VP”式问句类似的问句~((1))。从句法成分的角度看,东台方言中可以进入“可+VP”式问句各句法成分的词汇各有特点;从问句类型来看,江苏东台方言中“可+VP”式问句与普通话中的是非问、正反问式交叉重叠的关系,与普通话中的问句类型存在不对应、一一对应、一对多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深泽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本文就其中的反复问句的类型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其中的大部分现象都符合目前学界的研究结论,但仍有少部分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寿光方言中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总结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的分类情况,以期对母语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红安方言反复问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VP-neg?”和“VP-neg-VP?”。根据其否定词的不同或宾语的有无,又可将之分为“VO冇?”“V冇VO?”“V不VO?”“VO不V?”“VO不?”“VP冇(VP)?”“VP不(VP)?”等几个次类,其句法形式、语法意义、语义倾向及其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九江话里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江话中的反复问句是由谓词加语气词构成的,它所常用的语气词无论是从语音分析还是从语文组合来看,都可以看作是否定副词与语气词的合音形式。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很独特的现象,该文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详细地描写。  相似文献   

9.
睢宁方言反复问句"VP+neg+VP"、"VP+M"和"K+VP"三种类型共存。"VP+neg+VP"具体表现为"VP不VP","VP+M"具体语气词有"吧"、"蛮"、"哤","K+VP"具体表现为"还+VP"和"可+VP"。此外,还有"VP+neg+VP"和"K+VP"混合形式的反复问句。从地理学的角度看,"VP不VP"和"还+VP"句式几乎是通行整个睢宁,但是"可+VP"以及"VP不VP"的省略式在使用地域上有限制。睢宁方言反复问句的不同类型在使用程度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怀远方言的反复问句是"可VP"式,通过"可"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动词不同的体貌特征。可1表示未然,可2表示已然,其分布与疑问焦点结合紧密。"可"在各方言的不同语音形式是其语法化过程中语音虚化的体现;怀远话可2的读音是由于类推和挤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陆夏波 《语文知识》2012,(1):122-123
自1985年朱德熙发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以来,汉语方言反复问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家乡泰兴方言中的反复问句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重点考察泰兴反复问句的类型,分析反复问句和其他疑问句的连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汪婷婷 《文教资料》2011,(33):30-32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的种类、疑问程度、使用情况均与普通话相异。本文通过对南京方言中反复问句的研究来揭示其与普通话的差别,以便普通话在南京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近代讽刺小说在语言上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从《儒》中两种类型的反复问句的使用入手,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加以论述,得出结论:《儒》中反复问句的使用体现了江淮方言的特色,但与今天的江淮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类型的反复问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不存在语气词"在",但在汉语史上以及现代的一些方言中"在"能做语气词,并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以五寨方言为例,在考察五寨方言语气词"在"用法的同时,与汉语史上以及其它方言的用法做了比较,希求探究五寨方言"在"发展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各方言材料和现存语料的考察,把句末语气词"着"分为两大类:表先行义的"着,"和表暂且义的"着<,2>".根据所表语气的差异再把"着<,1>"分为三小类:表祈使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未然的事态语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体意义的角度,讨论了寿县方言的"可VP"问句。分析该问句的类型及其特殊性,并将该句式与阜阳方言、合肥方言做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方言字既有为方言区群众提供表达方言口语书面写作工具方便的一面,同时又存在着难认、难读和难解的一面。合肥方言的[u 53]有音,但其字却有争议,本文将根据方言字确定的"从源"、"从俗"原则将该方言字拟定为""。  相似文献   

18.
"Xx"式反复问句是全州方言常用的一种特殊疑问句式,它是方言另一疑问句式"X-Neg-x"式反复问句省略否定副词紧缩的结果。"Xx"式反复问句的语音特点、语义功用和语法功用富有方言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讨论了内江方言疑问语气词"呢"的音变情形及对其韵母和声调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淮南话属于北方方言,基本没有古语词和古代语音的痕迹.本文探讨了淮南方言中使用频繁、为数不多的方言词之一--"照"字的历史原貌(淮南话中的"着"是一个意义实在的动词,意义同"行"),认为"照"实为近代北方方言词"着".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警示方言工作者及方志编纂者应极力用本字记录方言,以免割裂语言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