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庭是德育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家庭德育活动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辩证施教,长辈以身作则,与学校、社区积极配合。辨证施教应该注意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家庭德育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是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家庭德育活动是家庭内部长辈(主要是父母或祖父母)使晚辈学会如何做人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所有德育活动中.家庭德育活动始终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一个家庭如何开展德育活动,关系到子女长大以后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家庭德育活动应该坚持辩证施教,长辈以身作则.与学校、社区积极配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06,1(9):86-86
由孟育群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一书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 该书通过教育实验的方法探索了中小学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模式与机制等问题。该书在概述家庭德育的特点、功能和家庭德育内容的起点后,重点抓住了在我国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必须解决的家庭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该书的独创性体现在:①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特征。②强调了中小学生在调适亲子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如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等。③对父母的角色差异(如抚养角色、教养方式、管教态度、家庭教育价值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④提出中小学校指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方法与机制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与模式。⑤深入研究了家庭德育效果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⑥梳理了家庭德育与社会教育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熟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等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为把受教育者(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培养成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社会公民,由教育者(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一定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道德思想、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活动。家庭德育主要涵盖德育环境、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教养方式四个方面。家庭德育环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道德思想、道德情感和道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建学习型家庭与优化家庭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创建学习型家庭与优化家庭德育”的实验活动,正在我省一批示范性家长学校开展起来。这个应运而生的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充满着活力,也引发我们对创新与发展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儿童抓起。家庭是儿童德育的摇篮,父母应对家庭气氛,家庭风气,教育态度与方式等进行优化,为儿童营造良好道德品质环境。  相似文献   

8.
吴小建 《考试周刊》2013,(55):166-167
<正>一、德育的概念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认为德育只有体现在社会性生活中才有意义.他把集体生活、教育活动、家庭生活作为德育的调节场和德行的践履地,并总结出在社会性活动和交往中实施德育的规律和优化德育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随着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社会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把德育寓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设施,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