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本文所指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师院校中师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即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由于高师教育在高师教育-师范教育-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劳动者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链条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振兴高师院校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创新教育机制。本文从高师院校在中国高校中的实际地位出发,分析了高师院校创新教育机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创新教育机制的基本途径,同时也说明了创新教育机制的基本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是创新性人才培养链条中最具奠基性的重要环节.提升教师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化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是衡量和检验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贯彻“全程性”式实践教学,整合教学实践资源,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等措施,来推进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高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各高师院校都十分重视教育实习的改革 ,积极探索一种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 ,以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温州师范学院经过 3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把说课和微格教学引入教育实习 ,把暑期教育实习与毕业前集中教育实习结合起来 ,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延长与分散教育实习时间 ,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作保障的。目前 ,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时间普遍存在偏少的现象 ,多数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都规定师范本科生的实习时间为 6~ 8周 ,一般安排在大四一次性完成。这样很难使实习生通过实习对…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习是实现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教育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影响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践导向师范教育的大力推进和发展,顶岗实习支教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支教虽然已经践行了几年,但还属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新模式,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高师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学校三方切实有效地建立协作机制,使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科学合理地开展。师范生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农村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都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人才的创新培养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尝试在地方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中贯彻"过程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三结合"的原则,推行"教学做合一"的培养方法,实施"文献查询与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评价模式,通过授课再现数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交互,模拟课堂,指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院、市、省、国家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途径在地方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采探寻地方高师院校数学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为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实践中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书法教育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对其书法教育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高师院校书法教育的缺失是由于高等教育中的理念困境、缺乏对书法现实价值和功能的认同和书法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高师院校应积极主动应对,建立书法教育教学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地性”通过课程在高校与地方之间进行双向流动与转化,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并获得地方高度认同的课程文化,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设置缺乏地域特色、乡土情怀缺失等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制约了“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课程文化的“在地性”,“接地气”课程文化追求与地方形成了共生模式,在地化教育为地方提供了“贴地式”的人才培养,因而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的实现路径是:立足本土,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文化扎根,自觉践行文化自觉,构建文化落地的课程体系;生命在场,贴地行走的“课程扶志”,实现乡土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很多广播电视大学都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具有创新型教师。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教师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师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骨干力量。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大学教师对协同创新理念的认识有待提高、参与协同创新的人才素质还需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高校与其他协同创新主体间未形成真正合力等困境。改进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协同创新,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完善管理环境,提升协同创新人才素质;改善制度环境,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组织环境,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路径,来促进大学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主体和未来,其专业发展水平对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学术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教学学术视角来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其教学学术水平。通过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自身需立足自主发展,即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强化教学培训、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激励氛围。  相似文献   

14.
英语创新教育与教师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创新教育的原则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在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基本训练外,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综合的能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教师,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现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不足,一方面源于师生并没有从内心重视并理解创新和创新教育,另一方面源于现行的对教师和学生评价规则,未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激励。探索真正激发教师和学生理解创新、重视创新、参与创新、主动创新的激励措施,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主角、唱好主角,才能使创新教育摆脱精英教育、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的面貌,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与知识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引进优秀人才,加速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培养质量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存在方式应该而且必须表现为一种寻根究底的追问方式。经由这种追问,"钱学森问题"的深层意蕴向我们显现出来:创新、创新人才及其培养绝不是某种工具化的东西,创新是创新人才和大学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依照创新人才的生存方式的本性让创新人才充分地自我生成,人们才能够达成追求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分析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构建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力量,共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多层次协同教学模式研究"是针对本科生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对科研与创新活动的接受程度各有差异,分类分层地开展本科生教学、科研与创新活动,构建个性化的多层次协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高校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新发展,从崇尚学术、鼓励创新、教学相长等优秀大学文化的塑造,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与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基于研究的教学新方法的探索,国际化教学能力的增强与本科生国际视野的拓展,教学与科研的渗透与互动等角度,分析了新时期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并尝试结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探讨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可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