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海德格尔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是”、“在”、“有”的千年之辩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认识论”及其重大转折的认识;而对海德格尔“此在”的基本性质的揭示则对其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重要,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要了解存在主义必须要知道海德格尔,"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石,要了解海德格尔必不可少要真正透彻理解"此在"。本文正是情绪状态角度对海德格尔的"此在"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3.
王庆节 《高校理论战线》2014,(2):40-54,157,158
应当从西方形而上学历史的演变及其批判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概念Dasein。Dasein有别于传统形而上学"主体"概念,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汉语学界现存的关于Dasein的三个主要译名进行了具体的意义分梳和利弊辨析。就理解方面言,对上述三个译名中某一个含义的过分强调都是不贴切的,而三者合起来也许更能体现海德格尔Dasein一词的完整意义;就翻译方面言,应当对长期以来遭到忽视的"亲在"译名以及这一译名可能的思想开显意义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是著名的哲学家,两者在存在哲学、语言哲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上都突破了传统的表象主义和形而上学语言观,在语言的存在论上和真理观上都具有相似观点。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虽然都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具有同质性,但因所处时代背景和哲学流派的不同,两者研究语言哲学时的思维方式不同,对源初语言的界定以及针对传统形而上学观点的反对程度也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两者在存在哲学、语言哲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上都突破了传统的表象主义和形而上学语言观,在语言的存在论上和真理观上都具有相似观点。然而因所处哲学流派和时代背景的不同,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虽然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具有同质性,但两者研究语言哲学时的思维方式不同,对源初语言的界定以及针对传统形而上学观点的反对程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机械力学对宗教产生冲击的时候,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的地位,又不妨害给资产阶级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他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作为万物实在性的最终保证,又驳斥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开了“控斥形而上学”的先河。巴克莱哲学客观上为休谟怀疑论的建立和康德哲学的诞生起了启示的作用,从他那里,已显露出了近代哲学由本体论向实证哲学转向的端倪,这一转向最终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提出了建立在“此在”分析基础上的生存论的真理观,对传统的真理观进行匡正,以寻回“存在”的真正意义,指出真理的本质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世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拥有世界的原因在于世界向来就在它的存在结构内,与身体无关。涉及表征问题时,人们通常将“在世存在”作为海德格尔明确反对笛卡尔认知模型和表征的证据,但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在世存在”不意味着完全取消表征,它不仅没有取消表征,而且还是表征的语境框架,且需要后者摆脱形式化的缺陷。“在世存在”本质上并不排斥和反对表征,作为认知主体的此在正是凭借表征生成、塑造、拥有自己所处的周围世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在建立人类本体论。马克思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建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性,强调人类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海德格尔以此在为出发点,通过现身情态的领悟建立了基础本体论,并阐释此在的共在性和历史性。他的思想带有一种原始本真的东西,有悲观论的倾向,但在此在的历史中又强调扎根在未来,赋予此在一定的超越性。尽管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但他们都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和世界的问题,把两者作一比较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对人类思维的一次震撼。他以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敏锐地捕捉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给人类思维带来的盲点:遗忘“存在”,从而导致了人类“精神”的萎缩,人性的异化。本文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并作出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此在"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这一著作中的重要思想,"此在"作为能够追问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存在者,具有优先地位。"此在"在世之中,其存在状态是"烦",在与常人打交道中陷入非本真的存在——沉沦之中,为回归本真,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良心的呼唤,去蔽而澄明,发挥其在世的无尽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良知呼唤",分析了良知呼唤的何以产生、谁在呼唤、良知呼唤何以可能、呼唤的特征,并简要讨论了良知呼唤与后期语言思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哲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方哲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现代和后现代 ,其主题分别是 :理性 (思想 )、存在和语言。作为现代思想的核心之一 ,海德格尔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存在问题的探讨。但它的存在既不是存在者 ,也不是存在者的存在 ,而是存在自身 ,如此理解的存在就是虚无。于是 ,不是“存在与虚无”,而是“存在即虚无”的悖论才是把握海德格尔的关键。这表现为 :一 ,在世存在乃于无存在 ;二 ,真理的去蔽是真理的遮蔽 ;三 ,道的言说为道的沉默。这种种悖论均源于现代无家可归的“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哲学运思总要关涉到语言,无论是对现象或现象背后的存在有所思或有所道说。因此,海德格尔断言语言是最切近人的本质的存在,本考察了海德格尔后期作有关语言的思想,认为他与其他语言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不回避形而上学的问题,而且还从语义,语用的立场对存在作了深入的研究,他对哲学语用学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探讨,即使在今天也给人们以巨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对从古希腊以来开始的整个西方哲学发动一场追问与怀疑的革命,想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存在的宗旨和内涵。对传统哲学的消解和革命,导致呼唤人要“诗意地栖居”成为海德格尔哲学的中心内容。事实上,这更是一个近乎美学的论题。它使人们看到西方美学被掩荫和遗忘的部分,扭转了美学的单一阐释方向,为新一代美学家和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基因,树立了开拓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言哲学本体论受当代科学思潮、科学哲学思潮和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由传统思辨哲学的抽象绝对精神本体转向事实、经验现象本体。这种转向的三种趋向:经验实证的事实本体、意识现象客体和实践功用本体。这种转向给哲学提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信息世界哲学本体新的研究方向,但也存在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必然走向辩证本体论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存在问题的提出是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端和逻辑起点,其内容包括重新提出存在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不同提法以及隐含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运思。前期海德格尔侧重于对此在的现象学描述,而后期海德格尔则直接追问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