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对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都是文艺的本质属性,艺术不等同于意识形态,也不等同于审美."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在实质上削弱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它所主张的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整一,其实是以审美"溶解"意识形态,以文艺的审美性取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2.
文艺审美超越的意识形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审美超越现象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存在。艺意识形态理论与艺审美超越现象的张力关系构成了艺发展的当代课题。艺审美超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策略。意识形态策略表现在行为模式,认本结构的反作用,语言形式和艺生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4.
新时代的高校审美教育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新时代新形势,高校审美教育需要加强审美教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审美教育的“整体观”;推动审美教育的课程改革,创新审美教育模式;传承中华美育文化,打造审美教育的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审美价值是客体事物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得到审美愉悦的作用和意义,其结构具有外观形式和内在意蕴两个层次的因素。文艺的审美价值是一个以审美功能为主的多功能有机构成体。  相似文献   

6.
绘画中的形神关系是理论和实践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形指对象的外部特征,神表达对象的精神世界;形是形式,神是内容;开处于从属地位,神处于统帅地位。必须明确传神是绘画的宗旨,绘形是传神的手段,要努力追求“不似之似”,达到形与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文艺之所以是文艺在于其不可动摇的审美品性,其包括审美性和思想性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文艺作品是审美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而文艺的商品性是文艺进入流通消费领域的相随结果。文艺品性和商品性分属审美和经济两个不同的范畴,从体现过程来看,文艺品性是本,商品性是末,因而在文艺活动中本末不应倒置。  相似文献   

8.
"中介"是辨证思维的一个哲学概念,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中介论"文艺观认为,文艺审美主客体之间存在着文化心理结构这一重要中介,成为它们沟通与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此中介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系统,与两者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其以创作动机、心理定势、想象和情感四种心理因素为主。"中介论"的引入,为文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论构架模式,克服了传统直观反映论的理论缺陷,增强了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辨证思维色彩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西方美育观念特别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中国现当代美育基本上都是以文艺审美为中心。自然审美和社会审美处于边缘位置。虽然文艺审美能够重构人们的美学想象,促使人用最敏锐地感觉来感受生活。提高人的道德高度,但文艺审美自身潜存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社会区隔作用以及略嫌严酷的审美主义特征也时常为人诟病。随着中国进入消费主义社会。日常生活不断审美化,审美逐渐成为人们建构自我生活的基本美学原则。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下,美育有必要走出过去以文艺审美为核心的樊囿,重建社会审美维度,奠定社会审美在美育活动中的坚实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艺的叙事特点、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艺是乡间民众的精神生活方式,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观、价值观,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精神图像和审美追求,在叙事上体现出神话传奇式的叙事、因果分明的叙事逻辑、全能的叙事人、简约的结构方式、线性推进的故事进程等特点。因此,大众文艺的审美规律有别于现代文学艺术,具有独特性,它所蕴涵的思想元素、艺术旨趣和审美习惯具有原生态价值,化繁为简的审美模式、道德教化功能成为中国文学吸取的宝贵资源,普世情怀的价值追求及其表达为中国文学艺术确立了一种维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数量众多的古戏台联根植于华夏民族精神文诲劝谕形态、哲理思辨形态。凝聚哲理的古戏台联所呈现的又包括语言的理趣之美和语言的精深之美,由此而使凝聚哲化之中,形成了多种哲理形态:启迪智慧形态、教美是耐人寻味的语言的哲理美,其语言的哲理美理的古戏台联达到了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考察了四种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即内容决定论、形式至上论、形式消灭内容论和内容形式相互征服论。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二往往在互动状态中展现学艺术的魅力;每种关系论都各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及阐释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项殊荣的伟大作家,川端康成在其文学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极富魅力而又具有人性深度的美的艺术世界。文学艺术的美成就了川端康成,而另一方面,这哀婉的美也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其代表作品《雪国》集中体现了他营造美的世界的高超技艺,在如溪流般流淌的文字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走进了一个静寂寒冷而又充满虚幻感的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社会美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美学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基础与发展要素不甚明晰,美学家们对此多有议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我们认为人是社会美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实施社会美的各种因素,使社会美从过去的空中楼阁落实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唐诗在音乐美的创造中所采取的句法修辞策略。分别考察了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的局部音乐美建构、整体音乐美建构与句法修辞手段运用的密切关系。唐诗句法修辞在服务于诗歌的音乐功能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通过语音修辞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审美关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学者博克、布莱希特、布洛和布斯等都对它做出了深刻的理论研究。许多作家也自主地运用各种手法以求产生距离的效果。但是距离也要有尺度,把握良好的尺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包含在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中西文化形成的根源不同决定了中西绘画形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获得普利策文学大奖的小说《紫色》以书信体的小说文体形式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与黑人内部的性别意识抗争以及自我认识的历程。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去审视《紫色》,其书信当中出现了寄信人地址和时间的空白、写信人签名空白、结束语阿门的空白以及人物姓名的空白。主人公茜莉笔下的这些空白与其内心变化之间建立了互动关系。因此,探究小说书信格式当中的空白与隐现的转换艺术,有助于更轻松地直观人物形象,体会《紫色》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20.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外翻译名家都竞相将唐代诗人的名篇译成英文。李白《静夜思》曾多次被译成英文,译者通过注重形式、得体选词、讲究押韵等方式,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力求形神兼顾,达到“化境”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