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在全面分析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和处置权政策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八条改革对策:一是把职务科技成果与有形资产区别开来,实行特殊的资产管理政策;二是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三是高校等事业单位无需上缴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四是职务科技成果奖励的金额不纳入职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五是改事前审批为事后备案;六是改强制评估为自愿评估;七是改强制进场交易为自愿进场交易;八是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权属是根本性问题,事关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研究分析广东省级财政资金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权属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相关建议,对促进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是当前中央推动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性改革探索。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公有制性质,如何有效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必然成为我国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回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历程,从改革逻辑中厘清科技成果公有制、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对于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制度的意义,尝试探寻科技成果权属制度的改革经验和制度规律,凝聚推动当前新一轮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观念共识。  相似文献   

4.
余峰  陈钊  陈婧 《科技广场》2023,(3):53-61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创新举措,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总结归纳,深入解析了江西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动背景、目的意义、任务内容、政策特色以及实施路径,并对实践过程中需要防范的负面风险提出了警示,以期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构建IAD框架对试点效果差异化原因展开分析,发现在行动情景内部,差异化的内生变量导致试点效果不同,高校内部形成明确分工和转化流程,科研院所权属比例和转化流程尚不明确,高校改革属于自下而上的“基层首创”并触动顶层设计,科研院所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推动;在收益与成本关系上,高校科技成果有较大商业价值,转化收益具有可预见性,科研院所大多从事公益和基础性质研究,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研究提出,根据单位属性和成果类型分类推进改革工作,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形成科学的确权程序、流程和比例;建立专业化转化平台,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退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正在加快探索开展科研成果权属分配的改革试点,而青海省尚未开展该工作,其中相关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亟待加强。本文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权属问题的发展,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归属进行了理论探讨,为青海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认为青海省科研成果权属管理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建议在政策允许下,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参与试点工作;多部门联动,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加快转移转化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加强赋权宗旨的宣传,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来实施产权激励,对于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重要作用,但赋权试点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依旧面临诸多阻碍因素,导致科研人员积极性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仍不高。在梳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赋权后科研人员职务成果转化面临的政策难点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冲突、转移转化审批程序繁琐、评估定价有风险焦虑、转化收益兑现难和成果转化动力不足是阻碍赋权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强化政策协同机制、简化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程序、完善科技成果评估定价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收益保障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机构和转化人才收益分配比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关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探索开展,其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对有关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本文认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重在权属管理改革,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要统筹推进明晰科技成果资产属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管理改革和成果定价机制、成果转化模式、机构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现有的科技法规认可了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而以财政部36号令等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指出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需经过行政部门审批,使得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权限规定存在争议,导致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因此,突破当前我国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障碍的当务之急,就是统一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赋予国有科研事业单位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定价权与分配权。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选择部分中央级事业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无不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息息相关。针对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科研管理体制不顺、科技与经济融合不够及科研评价奖励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有效激发创新活力,财政部2011年启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围绕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在政府、科研单位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分配关系,回顾了我国科技成果产权体制的改革历程。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科技成果产权体制改革已经理顺了政府与科研单位关于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划分关系,逐步赋予了科研单位科技成果完全自主的处置权和"自收自支"的收益权。进一步研究提出,未来我国科技成果产权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在科研单位与科技人员之间建立激励兼容与可持续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财政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主要存在于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但产业化的成效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的阻碍.本文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政策制约因素,并对发达国家相关做法进行分析借鉴,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以成果转化为衡量指标的“量化”拨款模式、简化管理审批程序、收益权下放给承担单位、建立转化的责任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9,(5)
基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变迁的视角,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以雇员与雇主的投资成本为分析工具,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这一新型权属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成本—收益"博弈结果做出最优的制度选择。研究发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适用,可产生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公地悲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预期效益。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优化,应结合劳动关系,合理界定职务科技成果,健全权属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具体政策实施细则,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让收益分享中的政策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晓燕  赵捷  张杰军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18-1322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收益分享是上下结合的政策,国家层面提供指导,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赋予发明人所在单位,具体的收益分配规则由单位制定。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收益分配政策方面存在一些阻碍成果转化的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国进一步规范分配技术成果转化收益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对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新形势下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因素,从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改革科技评价体系、注重政策统筹协调、改革评价机制等角度,就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是指科技成果被企业利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带来的收益、效用或效果。企业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预期;因此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构成及其特点,对于客观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  相似文献   

17.
高校成果转化权利配置方式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其中处置权和收益权的配置模式又是权利配置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如何科学配置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权利,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从理论角度论述当高校拥有自主处置和收益权之后,其内部应该如何配置科技成果转化权利,以提升成果转化绩效,并据此提出3个研究假设;其次,以美国常春藤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权利配置为实证案例,基于对美国大学成果转化权利配置方式的发现来分析并验证3个研究假设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学校委托专业成果转化团队主导处置成果,能降低成果转化中信息、谈判、契约等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发明人及团队参与成果转化处置,能降低成果转化中信息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成果转化效率;高校在学校、学院(系)、发明人及团队、专业成果转化团队间建立激励兼容的收益共享模式,能以利益为纽带将4个利益相关者连接起来,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可赋权成果来源较少、国资管理等难点。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国资管理3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并针对负面清单、人才培养、提高科研人员意愿以及国资管理方面提出4点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降低单位负责人员的顾虑,提高科研人员的赋权和转化意愿,促进赋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均衡政策导向、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与能力及分类培育科技中介机构等措施,加强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根据需求信息调整自身行为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环节,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魏群 《情报探索》2023,(10):68-73
[目的/意义]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对于福建省提升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比较国内其他省份有关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的政策文本,梳理出试点政策要点,并对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政策要点的原因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对福建省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政策提出建议:明确规定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区别于一般性国有资产管理;加大成果所属单位的自主管理权限;加强单位内部监管机制;建立以长周期、从严追究违纪违法责任为特点的外部考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