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大量积累报纸史料,又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报纸有一千六百多种,随着报业发展的兴旺,近年来我国集报爱好者已遍及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发展到三百多人,其中有党的基层干部、有科技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等。他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学生,有的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各人根据所好,自定集报范围和类型。集报行家、贵州贵定县的石天柱、江苏无锡市的潘传荣等,所收集的报纸均在二千种以上。目前,杭州、无锡、徐州、内蒙等地的集报爱好者已先后在当地建立了集报协会和集报兴趣小组,杭州市集报协会还不定期的编印资料,在报友中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集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大量积累报纸史料,又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报纸有一千六百多种,随着报业发展的兴旺,近年来我国集报爱好者已遍及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发展到三百多人,其中有党的基层干部、有科技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等。他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学生,有的是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集报’业余爱好者。如同有人集邮,收集纸币、古钱,火柴盒贴以及各种纪念品一样,我爱好收集各种报纸。目前已收集到全国各地报纸一千七百多种。”这样的一封自我介绍的来信,摆到了我的面前。趁一次出差的机会,我高兴地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三原报》青年记者冯麦诚两年来集报3000种。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冯麦诚自染上“集报”嗜好,人们发现他自行车上多挂了一个自制大布口袋,只要遇见“宠物”报纸即纳入囊中大布口袋;洗澡堂里别人丢弃的湿淋淋字迹清晰的报纸是他掌上明珠;破烂收购站,几百份创刊号报纸被他高价“返购”回来;  相似文献   

5.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  相似文献   

6.
目前,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令人目不暇接。《中国报刊报》称,江苏太仓县时思镇一农民集报已超过4200多种。试问,有多少报纸的记者、编辑或报社图书资料室的同志敢说,他经常看上千种报纸?于是,报上(?)  相似文献   

7.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数量上居全国首位。现在住房这么紧张,他收集的报纸是放在哪儿的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李铁光的家。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居室住房,为接受采访,李铁光已经在床上、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报纸,其中有清朝同治年间的《申报》创刊号及整月的合订本,光绪年间的《浙江  相似文献   

8.
情结报缘     
认识郑志广是在东方彩印包装公司.初始知道他是郑铁公安处东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后来才知道他热衷于报纸天地中的墨香——他是个集报成癖的报痴!浮躁与收藏无缘,执著是一切收藏者最重要的品质.儿时的磨砺留给他一副倔脾气和一种韧性的追求.十年来,他把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都注入了心爱的集报事业,不知多少次登临各个报社的门槛,多少次风雨无阻地购报.有时为了得到一张报纸要跑上百里路.无数次他从外地肩背手提带回来一包包的旧报纸,他不邮寄托运,不是怕花钱,而怕把这些别人认为一文不值、他却如获至宝的“破烂”弄得更为破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山城重庆的报坛十分热闹。目前,重庆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1种,内部发行的报纸100多种。除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农村报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报纸中国医药报、中国市容报;西南省区合办的报纸西南工商报、西南五市价格报;省有关部门在重庆办的报纸少年先锋报、环境保护导报;重庆市各部委局办的报纸现代工人报、重庆卫生报、重庆法制报、企业报等。在热闹的报坛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报人,他们多是半路出家创办报纸,是新闻园地中勇敢的拓荒者。中国医药报创办者张道康,今年刚刚40岁出头,在学生年代对新闻事业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虽然命运好象故意同他作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山西左权县旅游局副局长苗世明,自幼从借报、抄报到集报,30年苦心专注报刊收藏,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其藏品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5月21日,上海吉尼斯总部为苗世明同志颁发了“报刊收藏吉尼斯之最”证书。 苗世明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原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70年,他15岁因家贫辍学,借报、抄报是他求学求知的唯一途径,因而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收藏的珍品报纸主要有:清朝时期的《申报》、《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有集报活动最早的国家。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就有人为修史而收集报纸。明末的著名学者黄宗羲、王元美也收藏报纸。用于文学创作。清末民初,集报的人数逐步增多。报纸收藏家冯翰飞,自清光绪年间至30年代,收藏了数量可观的报纸。1933年,蒋介石为得到冯的报纸而聘其为国家图书馆馆长,被冯拒绝。著有《报坛逸话》的藏报家胡道静,收藏报纸几十箱,后归公家。著名历史掌故家郑逸梅以及许多知名人士,如鲁迅、戈公振、阿英、方汉奇、邓拓等,在集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13.
优秀通讯员杭林同志,今年65岁,离休前是扬州市乡镇工业局副局长。如今,他的头发虽已花白,但对通讯报道工作,热情不减当年。目前,他不仅担任《中国乡镇企业报》和《中国食品报》驻扬州记者站站长、记者,还兼任多家报纸、电台的通讯员。他离休5年来,先后在报纸、刊物、电台发表新闻、通讯、论文300多篇。5年中,他先后获得《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食品报》、《乡镇企业导报》、电台等新闻单位的一、二、三等奖10多次。人们尊敬地称他是“人离休笔不离休的人”。我们来到杭老家中的时候,他正在整理、剪贴资料。我们翻了他摞起来足有二尺高的报纸剪贴,那是他30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在40多家报  相似文献   

14.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田乐廷,扶沟县经贸委的一位干部。30多年来,他痴心报海,以顽强的毅力营造旧闻新读的报刊化乐园。如今,他的“藏报轩”已集各类报刊6000种、8万余份。并把800多种6万份集报分类整理归纳为20个系列、100多个卷集,涵盖300多个专题内容;剪辑报刊资料2万多条,分12大类32项,粘贴128本。另有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杂志200种、3000余册,藏书5600册。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无“集”不有。有的喜欢集邮,有的爱收集火花,还有的热衷于收藏古钱币,而我却独爱集报。谈起集报的酸甜苦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是江苏省如皋县广播站的播音员,在学校我就喜欢搞剪报。闲暇之余,泛舟报海,知识的浪花,尽收眼底。每年我都要花上近百元钱,订阅十多种报纸,同时还常常到邮局的报刊零售亭买报纸看。1984年夏天,我从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得知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视》杂志社联合举办“国际知识竞赛”的消息,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先是查书找资料,100道试题做了还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近儿年来有很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85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已发展到八十四家,共用十七种文字出版。其中维吾尔文报二十三家,蒙文报十九家,藏文报十一家,哈萨克文报七家,朝鲜文报六家,其他十二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共十八家。这反映出我国少数  相似文献   

18.
集报乐     
集报是一项文明、高雅,有着丰富内涵的收藏活动。能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又能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对于学习、工作、家庭等都有很大帮助。我是近两年开始这项活动的。时间虽短,却已收集到金箔报、纯银报、丝绸报、微缩报、“文革”报、珍藏版及大小普通报纸6000多种,其中,试刊、创刊号300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集报的兴趣日浓,在集报中求知、求乐、求趣,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业余生活。1998年,我被吸收为中国报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首都新闻出版界近200个新闻单位和出版单位负责人欢聚一堂,庆祝《新闻出版报》创刊五周年。新闻出版报是全国唯一的覆盖新闻出版业的中央级报纸,1988年1月2日创刊。5年来,这家报纸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断攀登新的台阶,逐步由周二刊扩展为周四刊,以其独特的服务内容、独特的版式风格和文化品格,受到新闻出版界和书报刊爱好者的关注和欢迎,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艰苦  相似文献   

20.
行业报是指以某一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及行业外的相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行业性报纸。据统计,在全国的2000多种报纸中,行业报占据了半壁江山。过去,行业报主要为主管机关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