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曼 《出版广角》2016,(7):67-69
媒体公信力是指受众对媒体的认可与信任,是媒体影响力的最终表现.价值观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公信力是媒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微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信息不再单向接受,而多进行协商式解码,同时,在价值观念上进行选择性认同.媒体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价值观念,才能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获得受众普遍认同,化解信任与生存危机,在媒体竞争融合中获得优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媒体公信力是指受众对媒体的认可与信任,是媒体影响力的最终表现。核心价值观是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是提升微媒体公信力的根本。由于媒体之间不断竞争与融合,微媒体只有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为根本,才能在媒体价值观念上实现全面提升,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公信力,发挥导向作用,增强传播效果与影响力,在媒介竞争融合过程中获得生存优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最早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和信心的能力。当公信力一词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后,则是指受众对新闻传媒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最早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和信心的能力.当公信力一词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后,则是指受众对新闻传媒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5.
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品质与能力。公信力是媒体的一种属性,其核心是媒体的“信用”问题,可信赖是最重要的公信力维度。同时,公信力也表现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公信力的形成,贯穿于传播的整个过程,观众对媒体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在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予以评价,就形成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黄玉 《新闻前哨》2012,(4):66-66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体在自身发展中,在受众和社会上塑造的影响力、信誉度及权威性,它是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媒体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公信力不是媒体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由媒体自诩的,它来自于媒体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掌控和解读等外化的能力,是由受众赋予的信息话语权。在现代信息传播中,  相似文献   

7.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存在于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媒体公信力是受众在使用媒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体验与判断。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评价与受众使用媒体的期望的实现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双艳珍 《新闻世界》2023,(11):95-98
党刊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舆论阵地,是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略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丰富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党刊公信力不只来源于权威性的制度化信任,还来源于受众的认知、认同和信任。从认知、认同、信任三重维度构建有公信力的党刊,有助于强化受众对党和政府的普遍信任及其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进一步加强受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话语支持、价值共识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存在于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媒体公信力是受众在使用媒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体验与判断.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评价与受众使用媒体的期望的实现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媒介公信力影响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媒介公信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所谓媒介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社会认同。通俗而言,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云海辉 《新闻界》2006,(4):31-31,29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逐渐在受众和社会中积淀、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公信力集中体现了媒介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公信力已成为传播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力,是树立媒介品牌的关键”,①是衡量媒介“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个媒体,公信力是基础,传播力是关键,最终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影响力。在珠海广播新闻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只有真正不断夯实内容基础,才能形成公信力。同时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让媒体的影响力在传播中不断提升。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体系,已经成为提升珠海广播新闻实力的重要依赖。一公信力是指媒体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依赖的能力,既可以泛指各类媒体,也可以特指某一个媒体,也就是这个媒体在公众当中的信任程度和依赖程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媒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公信力就成为一家媒体价值的重要识别标准。公信力体现出的是媒体的一种核心价值。首先,公信力建立在满足公众知情权上。最大限度尊重、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是媒体的  相似文献   

13.
传媒公信力决定受众忠诚度传媒公信力决定受众信任度.传媒公信力,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议题主要涉及信源可信度、内容可信度与渠道可信度.当三者都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才能保证传媒的公信力.只有这样的传媒,才能获得受众的信任.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还是一个变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1.客观公正,以话题共鸣作为引导舆论的突破口。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信任是取得传播效果的前提,其标志便是公信力。公信力代表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的评价程度,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树立对台广播评论的公信力,首先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而且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引起广大台胞言论共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媒体公信力,提升舆论引导力,是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公信力是媒体的一种属性,其核心是媒体的“信用”问题。观众对媒体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在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予以评价,就形成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强弱,取决于受众对报道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陈永和(高级编辑):媒界今年开门有新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亮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的旗帜,当其时,治时弊,得其利。公信力究竟是什么?用统计学原理来表述,公信力就是媒体传播的新闻与信息的信任指数,信任指数为负值,就谈不上公信力了。用传播学原理来解释,媒体公信力是指公众对其传播的新闻与资讯的相信程度。  相似文献   

17.
张大革 《记者摇篮》2009,(10):24-24
“所谓媒体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认同。”公信力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媒体一旦没有了公信力,也就失去了受众,也就没有了生机。因此,提高媒体公信力成为媒体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媒介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受众的地位大大提升,不少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低俗、媚俗,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短视行为势必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体失去受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信赖?信赖就是信任和依赖。受众的信赖度,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决定着媒体影响力,这一点正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大家都知道,媒体的公信力决定着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在社会中所起到的效果,公信力制约着媒介功能的发挥。公信力是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媒介公信力的重要性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传媒获得受众信赖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誉就是新闻传媒的生命,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新闻传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信力是新闻传媒最有价值的内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