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我们以往的智力工作,热衷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适,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很弱.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我们以往的智力工作,热衷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适,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很弱。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会对生活缺乏幸福感,不能妥善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敏感问题,遇到挫折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极端,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江泽民曾强调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在工作中忽视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文章结合湖南省高中全面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试图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教师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在工作中忽视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文章结合湖南省高中全面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试图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教师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孙娜 《成才之路》2012,(5):11-11
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忽视,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过分的压抑,不提供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教师应注意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会愿意学、有积极性,这样往往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施翔 《教育与职业》2008,(14):127-128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但却存在着重视矫正,忽视预防,重视治标,忽视治本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对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强调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建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如何加强教育环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钟元富 《快乐阅读》2011,(16):39-40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职高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与普高相比)已是摆在职高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的青春和谐地绽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得到了关注.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度被人们忽视.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育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们在教育中普遍存在心理误区,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意在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大学生的学业和身体健康,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据1988年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者竟占20.23%。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是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心理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和矛盾,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干扰和影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和教育大学生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使他们的心理上成熟起来,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个体,应具有健全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的潜能,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工作能作良性的适应。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人的智能、品德、劳动、审美等基本素质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有以下五点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魏丽丽 《天津教育》2005,(11):38-38
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看,对他们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学习、升学竞争引起的过度焦虑;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与父母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与心理承受力发展滞后的矛盾等。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一直以来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是空白,他们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或处理问题能力都欠缺,这些缺陷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难以承受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各种压力,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在所难免。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开展活动的第二课堂,应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发挥辅助功能,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认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个体心理素质在心理疾病的预防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同时也起着关键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学校心理工作者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为任务的专业人员,他们是校园里执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任务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新生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我们关注全民心理健康问题之时,有必要先了解学校心理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心理素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心理教育是广义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多数中小学班主任只关注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对班主任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处于较低的水平.21世纪文明社会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那么该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从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措施和活动来提高对学生心理保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和处理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完善学生个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21世纪的新主人。我们要重视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 ,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 ,促进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成长 ,发展各方面能力 ,克服在学习中为人处事的心理障碍 ,从而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生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矫正其不良心理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况 ,必须加强调查研究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而有的放矢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段时间 ,我校在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的支持和指导下 ,…  相似文献   

16.
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常常被忽视,而且许多教师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做出各种伤害学生心理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实践往往只重视对人在智力和道德等方面进行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现代教育把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把心理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而小学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合理利用,可以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良好作用,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中渗透教学,有效地促使农村各学科的教学心理化、人本化,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8.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等。在学校中,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交流或活动等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教育与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过去一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上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的教师角色中,教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应该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呵护,正确地引导他们实现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1.思维异常。这些学生大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