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意图民间体育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幼儿爱玩的天性和寓教于乐的精神,利用民间体育游戏浓郁的趣味性并挖掘其中隐含的教育因素,我们设计了渗透本土民间游戏的体育活动,启发幼儿在旧法新玩中逐步发展动作、提升创造力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本次体育活动所渗透的民间体育游戏"骑牛牛",是广东地区流传已久的亲子游戏,幼儿对它并不陌生。这个游戏由幼儿家人(通常是父亲)扮演  相似文献   

2.
高军荣 《学前教育》2008,(12):27-27
幼儿体育的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投掷、攀登和钻爬等,平衡能力是发展这些动作的基本能力。3岁幼儿已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因此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确定了培养幼儿平衡能力的近期目标,围绕动作要领,按照从易到难的方式设计能够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有趣的游戏活动,并投放相适宜的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每一次游戏活动中都能获得不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郭静 《宁夏教育》2012,(1):29-2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多种途径,但我觉的在体育游戏中培养更为直接和有效,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些幼儿协作意识、合作能力不够强的问题。让幼儿合作完成作业,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在发展幼儿各种动作技能的同时,往往会要求他们完成一些相应的体育动作或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创编意图:我们通过幼儿园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比如,《室内运动会》就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的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现在"规则意识"已经像一颗小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接下来需要的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幼儿规范、坚持。我们设计的这个健康活动就是我们幼儿园幼儿自创的项目,通过游戏掌握助跑跨跳动作的一些基本要领,促使动作的发展和动作的协调性,跨栏也是大班幼儿掌握的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背景】在大班上学期开展“我是中国娃”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主题健康领域的目标提到“参与各项民间游戏(掷沙包、跳皮筋、跳房子)和民族特色运动,在活动中通过轻松自如地走、跑、跳,锻炼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小猫捉老鼠》是一则传统的幼儿体育游戏,它有情节、有角色,能发展幼儿追捉、躲闪、钻的能力。但是,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游戏只单纯地注意了幼儿的兴趣和动作发展,而忽视了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游戏进行了改编,创造了新的玩法。游戏目的:1.通过练习追捉、躲闪、钻的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敏捷。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在晨间锻炼中.我发现幼儿对基本动作双脚跳很感兴趣,但不太会双脚并拢跳,而且往往不能双脚同时落地。为了让幼儿正确掌握双脚跳的动作要领,为将来学习从高处往下跳、从低处往高处跳的动作打好基础,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本活动以幼儿最为熟悉和喜欢的小兔和大灰狼角色切入,以游戏贯穿始终,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彩色世界”,将颜色分类的知识学习渗透在其中,有机地整合体育和数学领域内容,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动作技能和色彩分类知识均能得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状况分析 黄埔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幼儿对黄埔的一些名胜和建设如黄埔军校、黄埔港等都有一些零碎的认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黄埔,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设计了“我是黄埔小主人”这个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参观黄埔军校、黄埔港码头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黄埔,在此基础上萌发幼儿热爱黄埔、做黄埔小主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球类游戏是我园特色,我们正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只有重视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并要求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园要想达成上述的目标,就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体育环境。良好的体育环境是完成“纲要”要求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玩“到小兔家作客”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谜语,培养幼儿对猜谜、学谜的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让幼儿在模仿动物动作的过程中,巩固对有关动物动作特点的认识,培养幼儿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结构游戏的概念及其特点幼儿结构游戏是从建筑游戏发展而来的,是以“构造”为活动方式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其实质是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活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构思、去构造,有利于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能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了一些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同时,幼儿为了构建自己想构建的物体,需要不断地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  相似文献   

13.
<正>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户外游戏是指幼儿在建筑物的室外范围进行的游戏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户外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户外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动作、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的多重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户外游戏,激发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音乐游戏以其欢乐和有趣的特点,深受幼儿的欢迎。探索了组织音乐游戏的策略,以期引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热爱之情,提升音乐活动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趣味性成为体育游戏的灵魂,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发展机能、增强体质的目的。设计、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幼儿年龄小,对于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比较集中,态度也积极、主动。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应了解、抓住幼儿的兴趣,并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使之对幼儿充满吸引力。例如有一次,听配音故事《母鸡和蛇》时,其中有一句对白:“鸡妈妈,鸡妈妈,不好了,不好了,蛇———偷吃了你的蛋了,蛇———偷吃了你的蛋了。”讲解员惟妙惟…  相似文献   

16.
民间游戏是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游戏。农村流传着许多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由于,现代教玩具的使用,人们对民间游戏有所忽视,致使一些较好的民间游戏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开发民间游戏为农村幼教事业服务大有潜力可挖。一、民间游戏具有多样性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跳绳”、“跳皮筋”、“迈十步”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抓子”、“弹球”、“跳房子”、“背月亮”等游戏,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胳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发挥了思,反映社会生活,它没有一定的程序和模式.内容丰富有趣,深受幼儿喜爱。但是,以往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觉得开展这种游戏准备工作复杂,游戏材料繁多。因此尽量少开,甚至不开,即使开展了,也是为游戏而游戏,教师包办代替,幼儿机械模仿,失去了游戏的真正意义。近年来我们把角色游戏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线条件,保证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好每一次游戏。在游戏的深入开展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停地活动着,在操作各种物体的过程中,发展肌肉的活动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游戏时,幼儿会重复做令他愉快的一些动作,如幼儿在“厨房”中重复做用塑料刀切菜的动作;在“家”中,“妈妈”反复给“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紫霞路幼儿园是市二期课改试点之一,也是全国游戏教育的实验基地以及陈雄琴教育思想研究的实验基地。在前任几位园长的领导下,已初步形成结构游戏教育的特色。幼儿园结构游戏是以“构造”为活动方式的游戏。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其特点是在游戏活动中溶入思想活动,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构思,去构造,促进幼儿感知和动作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能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幼儿自我控制的结构并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确定了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类型的比例.设计了适合于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活动,通过自然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训练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游戏类型应有所区别。本研究确立的幼儿自控培养的游戏类型比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黑暗,幼儿并不陌生,如,夜晚,关灯后的卧室,晚上漆黑的马路.“摸黑走”是幼儿生活中的日常经验.与“摸黑走”接近的“蒙眼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更为熟悉一些,如游戏《猜猜我是谁》,《抓住我了吗》等等.《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动作发展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蒙眼走路等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体育活动.将《指南》的目标与教育建议融进情境游戏中,让幼儿的体能在游戏中得到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