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崔峦先生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自自然然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灵性的羽翼,是课堂美丽的极致。而真实的课堂往往不如精雕细琢后的课堂来得井然有序,呈现在大家面前常会显得有些“乱”,可这其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味.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还仅仅当作口号而已,语文课堂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学生很难通过课堂触摸到生活的气息。因此教师应巧于捕捉、善于引领,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把生活融进课堂小天地中。只有让语文课与生活“携手”,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有句话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应该从简、从实,做到“扎扎实实”.抓语文最根本的东西.上实实在在的真实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简单.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5.
刘贵康 《语文天地》2010,(12):32-33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花样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然而,静下心来思考,总觉得有些繁华的课堂不够真实,老师在秀,学生在秀。看似精彩,实则浮躁低效。语文教学还是要以“真实”为基础,在“真”字上下工夫,打造真实课堂.才能真实地出效果.  相似文献   

6.
崔峦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朴实、真实、扎实。所以,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通过执教《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我对语文教学的“真实、扎实、朴实”有了更深的体会:简化,但不简单。只有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才能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陈钟梁教授说得好: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可见,我们应加强语言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充分运用语言抓手.“抓”出课堂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考问是语文教学日益科学化、精细化的现实课题.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指责“少慢差费”,究其根本,是由于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  相似文献   

9.
杨厚军 《陕西教育》2011,(12):37-37
语文.它充满灵气.洋溢着诗般的气息。诗中画,画中诗.尽在语文的课堂中酝酿。诗意是生活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于永正老师说:“对语文教学要有情.上课要有情。”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语文美学的追求。是语文本色的回归。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语文老师都很关注“读”,追求书声琅琅,情景交融的课堂。然而,真正的阅读.是深层次的,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感动、享受收获,才能与作者碰撞出“火花”。这是一种最真实、最深刻、最有效的阅读。在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1.
寿企悦 《学周刊C版》2010,(3):128-129
新课程改革一轮下来.却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学生“无情”,教学“无趣”,老师“无奈”.语文课不再有味.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一步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落实课程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语文课堂无味现状的分析来探讨课堂环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绿色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绿色课堂”创设的是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走进绿色课堂,关注绿芽发展.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一、“绿色课堂”——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琳 《海南教育》2008,(12):61-61
语文课所具备的学科特殊性使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变得更为广延、宽泛。语文学习经验既在课堂上产生.又不囿于课堂:既由课程教材来限定、由教师教学去组织.又不止于教材和教学。由“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一倡行理念引申开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生活语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是教师、学生凭借“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5.
贾丽 《教师》2024,(4):27-29
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探讨“真实情境”的应用策略,目的是构建以生为本的语文习作课堂,为学生的语文习作活动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路径。基于以上目的,文章将简要概述“真实情境”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关联现实生活、代入真实角色等方面,探究“真实情境”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习作灵感与真实体验,并逐步提升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樊正军 《考试周刊》2013,(89):169-16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构建亲情课堂”为催化剂,以“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成为磁性课堂.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所具备的学科特殊性使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变得更为广延、宽泛。语文学习经验既在课堂上产生.又不囿于课堂:既由课程教材来限定、由教师教学去组织.又不止于教材和教学。由“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一倡行理念引申开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生活语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