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建华教授撰写的《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一书是近年来晚清军事教育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该书的主要特点并进行了相应评析。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租界社会的形成,西方侨民的体育活动在租界地区不断开展起来,到晚清时期,欧美社会流行的大多数体育活动都已在上海西侨社会中出现。带有殖民色彩的西方体育也随之逐渐融进了上海市民的生活,西方侨民体育开辟了近代上海体育的先河。创办于晚清的《点石斋画报》对当时西方侨民盛行体育活动进行了报道。通过《点石斋画报》的记载来介绍当时西方侨民中盛行的赛马、赛船、赛脚踏车和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以助于我们了解上海西方侨民体育在上海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晚清的“新政” ,过去学术界多从清朝统治者为挽救其统治地位的角度加以研究 ,几乎全盘否定。近年来 ,学者对旨在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的晚清“新政” ,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作了一些肯定。就是在地处西北边疆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晚清“新政”的推行 ,也在“练兵”、“兴学”、“商务”、“工艺”等方面有所变革 ,使新疆地区近代化经济有所萌芽。尽管这些变革和萌芽未改变其原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 ,但是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冲破新疆经济发展桎梏的有力武器 ,必然会由萌芽而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4.
晚清谴责小说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作为小说点睛之笔的儒者形象生动再现了晚清时局变迁中的名士凋零。本文通过对《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揭示真儒、假儒、迂儒与侠儒等四类儒者在社会情境中的地位异变,力争发掘晚清小说作家群体借用"实用主义"儒者形象所建构的时代隐喻。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道光三年(1823)的"癸未大水"是清代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灾害事件.晚清文人以"癸未大水"为代表题材所创作的灾患题材诗歌,聚焦天灾祸患及赈济救援等内容,可从多重向度去关注与理解其意义.阐述其诗歌叙事策略,可清晰看出文学记录事件的独到方式;分析其灾难美学书写,可发掘灾患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从文学与权力的关系角...  相似文献   

6.
吴趼人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棣华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向读者详尽展现了她坠入情天恨海的情感变化的全过程.《恨海》中心理描写开始较大规模地介入叙事,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以前无人涉及的世界.吴趼人在同时代小说家中较早认识并推动心理描写地位的上升,不仅使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获得一股强劲的推动力,而且也为丰富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人性开辟一大源泉.《恨海》开启了中国近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陈美容 《江汉学术》2011,(1):109-112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  相似文献   

8.
对<毂粱>的批评是刘逢禄<公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上何休与郑玄关于<毂梁>的争辩,刘逢禄完全站在何休的一面,不仅激烈地批评<毂粱>缺乏经学微言,而且以为郑玄的维护<毂粱>根本不能成立.他对<毅粱>的批评带有墨守<公羊>师法,毫无变通的特点,最能表现刘逢禄重<公羊>的经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宋徽宗时期,回向"三代"是徽宗理念,并不能认为是受蔡京蛊惑.宋人回向"三代",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宋初,祖宗家法与"三代"礼治也多有契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人对自身定位也越来越清晰,超越汉唐,直追"三代"为人接受,也成为努力的方向."三代"作为礼治盛世,宋人实现"三代"目标也多从礼仪入手,宋徽宗为证明自我,希望通过制礼作乐,实现"三代"之治.《政和五礼新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也反映了回向"三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文选》的精髓所在.它来自历史,反映现实,指引未来.从党史角度看,它更多的是汲取了历史教训,把对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理论水平.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关系不可凌驾于生产力之上,管理、技术、人才不可忽视;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就要切实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执政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重视文化潜力,经济现代化必须有科学、民主的文化精神相配合.  相似文献   

11.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是晚清文学及其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对杂志所刊小说文本的研究,一种是以杂志本身为对象的研究。在两种研究路径中,第一种持续时间长、成果多,处该领域研究的宰制地位,但研究后续成果创新不足;第二种起步晚、成果少、不系统,但着力凸显小说杂志作为中国早期大众传媒之一种对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突破文学研究的学科壁垒有方法论的意义。针对第二种路径研究不充分的现状,从现代性理论视角运用传播学、文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研究新方法深入解读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的价值及意义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及视角。  相似文献   

12.
宪政运动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自治是其基础。甘肃宪政运动因前任总督升允的抵制而迟滞不前,升允在被开缺之后,继任者长庚出于时间紧迫,便采取变通作法,一边为地方自治做准备,一边调在陕西渭南作知县、在任期间自治已办有成效的张世英来甘,先在其本籍秦州试办。由秦州自治规划及其依凭的思想资源大致反映出主持者对地方自治的基本理念,同时从秦州自治引发的社会各阶层的反应中也能了解清末当地的一些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地理等原因,清政府有组织地通过大量翻译日本法学图书,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大规模派遣赴日司法考察和法政留学,全面输入包括日本法学理论、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及各个门类法学知识体系在内的法律文化。为20世纪初中国早期法制近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晚清社会真正开始现代化举步之时 ,由于中央权威的衰落 ,地方督抚势力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能够左右清廷政局的重要势力。晚清督抚以其行为观念的现代化转变和对社会变革的深刻介入 ,成为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早期现代化领导构成中的重要成员 ,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对清末谴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总体评价。观点是切中肯綮的,但对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论述得还不够充分。同时,鲁迅还对清末谴责小说中部分作品所体现出的特异性加以观照,在文学创作中用杂文和小说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中的某些观点,锋芒直指社会现象,宣判了旧有制度的同时照耀着理想的光辉,完成了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逐步形成。政治领域中,无政府主义以自由、平等、互助为价值理念,采用改良主义和冒险主义相结合的策略;经济领域中,无政府主义主张彻底公有、实行共产主义,建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无政府主义关注教育问题,号召女子解放。在肯定无政府主义在自由、民主思想启蒙中的意义之外,还应更为关注它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中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清末贵州邮驿系统因专制制度的腐化而走向衰落,西方先进而科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不断被介绍到中国,包括邮政、电报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贵州境内的第一个邮政机构——贵阳邮政总局成立,1913年11月17日,贵阳邮政总局改为贵州邮务管理局,1931年正式改名为贵州邮政管理局。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代欧洲社会经验而形成的公共领域理论,在运用于解读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时,必须与中国的特殊历史经验相结合,揭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特殊性。清末教育改革中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兴学堂的三大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以学校、学会、报纸为主要形态的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的扩张;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通过现代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确立,为趋新知识分子从事公共批判和监督奠定了新的知识基础,造就了公众和公共舆论品质。教育改革和公共领域的扩张,导致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基础被削弱,面对由改革所带来的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作为改革发起者的清政府却无力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清末体育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的体育发展在中国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结合有关历史资料,简述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晚清企业经营者的构成特点及品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向,社会各阶层在向工商企业流动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的构成呈现出广泛性、近代性、过渡性等特点;晚清企业经营者在逐渐走入主流群体的过程中,官商绅合一的品质特征,对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