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读书堂集》是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的诗文集。以文人之文为例,简朝亮的文章创作广涉书、表、传记、祭文、碑铭文等诸种文体,构成以文叙事、以文怀人两部分内容,反映简朝亮的人生经历与比较独特的文人世界。喜欢引经据典与喜用“也”字,是简朝亮文章创作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1887年,简朝亮前往香港。翌年,简朝亮作出绝意科举的决定,成为一生的转折点。同时,不少简朝亮门人先后移居香港,从事教育事业,传承简朝亮学说。至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图书馆保存了简朝亮相当完整的学术编著。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堂集》中“诗”有六卷,大部分是简朝亮自青年游学时期至八十岁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记录.是研究简朝亮思想性格的最真实、全面、直接的素材。作为恪从儒道的传统文人。其诗歌鲜明体现出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的创作目的和价值,可视作了解近代岭南风貌的一扇窗子。本文通过评析其诗歌,爬疏出诗人主要的思想性格,并试图从中窥探近代岭南乡村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读书堂集》梁应扬笺注呈现注重文章作法的笺注特色,它对简朝亮《读书堂集》的地理沿革、历史背景、作品对象、文章文意等方亩均有涉及,且注重搜集简氏作品的各家评点,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梁氏笺注的过于简略以至遗漏现象,以及述多评少的不足,又严重削弱了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青葱年少、人至中年到步入知天命之年,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以诗作记下每一段的所思所悟。独漉意象、江门意象、黄花意象、阳山意象等使简朝亮长达40年的诗歌生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烙下简朝亮作为一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印记。  相似文献   

6.
处于草创时期的简朝亮研究,其生平事迹在以下两方面存在不少必须明辨分析的地方:一是生年和出生地、竹林苦读与"竹居先生"、前往澳门和香港、数度开馆授徒等,二是与周祝龄、陈庆笙、梁鼎芬、樊恭煦、赵尔巽等人的交往。考辨其生平事迹,有利于将简朝亮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入、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简朝亮是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与康有为同为“九江学派”核心人物,然百年来简氏之名终为康所掩。2008年10月,“简朝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召开,使简氏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等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然对简氏研究还须在著述整理出版、深化细化研究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人、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朝亮以为黄帝以前已有《尚书》,认为《尚书》是指上古之史书, 《尚书》不独百篇,兼及记言记事之体,孔子没有删《尚书》,分析伏生本《今文尚书》、孔安国本《古文尚书》、杜林本《漆书古文》、梅赜本《孔传古文尚书》中的核心问题,简朝亮是以东汉《古文尚书》为真《尚书》而作出以上判断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中华不振” 点击大屏幕,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清晰而坚定地读一遍课题——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铿锵有力地读一遍课题——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一、聚焦"中华不振"点击大屏幕,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清晰而坚定地读一遍课题——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铿锵有力地读一遍课题——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似文献   

13.
李继高先生编著的《名人读书艺术》的内容特点:一是论及了读书问题的方方面面,如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二是书中论及的读书方法都是老作家、老学者的经验之谈,可学可行;三是借名人之口谈读书,有“名人效应”;四是本书作者在每篇文后所作的“提示”准确清晰。该书对人们的读书学习具有鼓励、指导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朗读,即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地读。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但是面对中学生朗读万马齐喑的境况,我们要改变学生们久已不读书的积习,我们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方法使之开口诵读。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还在每个学段专门设置了“阅读与鉴赏”栏目,对各学段的阅读教学进行分析,让一线教师清晰地知道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教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6.
读书,只有掌握了良好的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多快好省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古往今来,人们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其中笔记读书法为许多学者、名家所青昧,甚至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举。这是一种把读书笔记纳入阅读过程的读书方法。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在“心到”的基础上,眼手并用。这种方法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较为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比较清晰、确切地掌握所获知识。  相似文献   

17.
李晨 《林区教学》2009,(4):44-45
阅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就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文字变作语音,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校长读书,好像是个很"另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另类",是因为当下确有一些校长不读书。为什么不读书,原因有很多。但是,理性地分析一下,我认为简而言之就是"没心气"。具体说来就是失去了梦想,丧失了信念,忽略了使命,缺少了激情……在内心和灵魂深处找不到清晰的方向和勇敢的担当。那么,校长读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19.
刘永 《小学教学研究》2010,(8):13-13,21
设计概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经成为师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写一手好字.读满腹文章”也已成为师生奋斗的目标。在课程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已经被不少学校列上日课表。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就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文字)变作听觉形象(语音),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