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三家巷》中占很大篇幅的爱情描写虽然是为革命主题服务的,但出版后仍备受批评。爱情故事与革命主题的联合一方面与叙事人对材料的处理有关,另一方面与具体语境的接纳程度有关,而语境的变化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正因为50年代的具体语境已经无法为两者的联合提供合理的依据,《三家巷》中的爱情讲述才为批评家所诟病,但这恰恰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复杂特质的文本呈现。  相似文献   

3.
以"表现革命来龙去脉"为主题的《三家巷》在"十七年文学"及其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一席,但从作品中的民俗描写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三家巷》中大量、丰富的风俗描写一方面成为我们领略岭南民风民俗、物候性情和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另一方面又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拟从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探讨《三家巷》中风俗描写的作用及其留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小说《三家巷》不是红色经典中最富有影响力,但却是独具特色的。这是首部反映岭南革命历史的南方红色经典,因被认为真实地描绘了沙基惨案、广州起义等革命事件,塑造了周炳等动人工人形象而深入人心。事实上,诞生于万里江山一片红年代的《三家巷》在描写二十年代广州革命事件与塑造工人群体的时候,必定对虽败犹荣的历史进行一定的艺术改写,对当时尚且稚弱的党与工人给予美化夸饰,历史与真实相去甚远。这既是革命家欧阳山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独特理解,也是其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重要体现,更是那个特殊年代所有红色经典作家都会普遍遵循的艺术法则。  相似文献   

5.
清末学者王先谦著作等身,在《诗经》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代表作是《诗三家义集疏》。在此之前的三家《诗》著作往往仅限于辑佚和考证,而鲜有涉及《诗经》诠释方面的内容。王先谦则在辑佚的基础上,对《诗经》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具有较高的诠释学价值。这是他对于《诗经》学的独特贡献,值得论证与介绍。  相似文献   

6.
梁春红 《文教资料》2011,(36):19-21
《孔子家语》中记录的颜回,崇礼重德,尊师行“仁”,善于自化融会知识以“足发”.还有他含民本倾向的政治思想,“不迁怒”、“不贰过”的好学精神,贫而不忧的处世态度都使其在后世树立了高大形象。《孔子家语》与《论语》和《庄子》中记录的颜回形象有所互补或差异,对这些互补或差异性进行简要的比较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颜回形象及其对后世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家诗遗说》是冯登府在完成《三家诗异文疏证》后,从异义方面开启的三家《诗》研究新方向,是其晚年的总结之作。无论是冯氏的原文还是李富孙的增注,都有一些引文不实及篇目、卷次、作者误引的现象,今一一举证,以辨其误。  相似文献   

8.
《家》是巴金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猛烈抨击了封建统治势力的罪恶,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情节曲折、人物众多,而在纷繁复杂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是鸣风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9.
金庸的武侠小说作品在当下的华语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早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其流传范围之广、读之众、影响之深远的原因的确值得我们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这其中有一种原因是很显然的,那就是金庸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男性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男性主人公行走江湖的“成长”过程。诸如令狐冲、张无忌、萧峰、杨过、胡斐等大侠,无不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与此相比而苦,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却显得单薄而缺乏变化,尽管她们其中的很多人物也深深地烙在读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稍微对金庸的十余部作品进行一下梳理,我们便会很容易找出其女性形象所呈现的某些特征。遗憾的是,目前评论界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这方面的章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汉代经说遵守师法、家法,但又是"有弹性"的。认识到汉儒在三家《诗》的传承过程中遵守师法、家法,是清代学者进行三家《诗》辑佚研究的基础。实际上,清代学者辑佚三家《诗》,在依照师法、家法进行归属时,又产生了一些分歧。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家《诗》本身亡佚已久的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辑佚者的辑佚思想和论述倾向不同,也影响了他们对于三家《诗》的认定。清代学者在进行三家归属时,也存在着诸多的纠结与无奈,他们既要必须贯穿师法、家法进行三家《诗》的辑佚,但有时又不是很彻底,甚至是前后矛盾的。  相似文献   

11.
由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演出的《六尺巷》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剧中主要人物徐娘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作为徐娘的扮演者,深深感到走进剧情产生的历史时空,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人物个性特征,是使徐娘形象鲜活地呈现在戏剧舞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代表作《家》描写了鸣凤、婉儿、梅芬、瑞珏四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更有美好的心灵和性格。作品通过她们悲惨命运的剖析,深刻地揭露、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礼教毁灭人性、毁灭美的罪恶。这正是《家》的悲剧价值及其恒久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巴金在《家》中成功地塑造了悲剧青年女性形象系列,愤怒的向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发出了“控诉”,警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反省。同时,这些青年女性的遭遇和抗争,也昭示出树立独立、平等和人的觉醒的现代文化意识才是女性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它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夫捕鱼、与自然争斗的冒险经历,塑造了桑地亚哥这一鲜明人物形象,蕴含着深度哲理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文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加深对此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首《雨巷》几乎使戴望舒成了现代诗美的化身,有多少名家、读对它读了又品,品了评,品了又评,笔自己也曾一度被这种袭击灵魂的力量所触动,但总是怕自己拙劣的笔触践踏了彷徨在江南悠长雨巷的诗人,直到接触了马建勋的哲学作《圆点哲学》后,自己才知道了自己缘何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面的名著。此书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继续前进,尽量铺陈三家原貌,以《毛诗》作为理解今文的参照系,条理清晰,而其分别家数时,主要是依照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的成果,甚至陈氏取材不够精审的缺陷也被王氏所承续,所幸,其在面对旧有材料时仍能注意到筛选与考辨的工夫,所以呈现出来的材料仍较陈书稍显精审。  相似文献   

17.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是晚清三家《诗》的集大成之作,他广泛吸收前辈尤其是陈氏父子汇辑之成果,网罗佚文遗说,对于三家与《毛诗》之异同详加考释,断其是非,义据精确,使《集疏》迥出诸前辈之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月迹》中,奶奶的形象鲜明而又突出.孩子们觉得她可敬、可亲又可爱。在文中.奶奶至少扮演了以下三重角色。  相似文献   

19.
据《隋书.经籍志》,《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根据清儒的研究,唐时尚存的《韩诗》,最终亡于两宋之交,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韩诗外传》了。但三家《诗》是两汉《诗》学主流,对三家《诗》著述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两汉《诗》学状况。本文从众多的文献材料中选取有关论述,对两汉三家《诗》著述详加排列,力图对这些著作的有关情况分别给予确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形象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是通过对某国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这个国家国情的一种较为具体的认识和意象。而典籍作品英译是传播中国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包含了中国所特有的儒家教育思想、修身理念、政治思想以及荣辱观,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别样呈现。通过对《荀子》英译本的研究,分别从《荀子》中的几个具体理念和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关键因素或词汇的翻译,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