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森 《语文知识》2002,(3):30-31
问: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面对家乡的来人,王维只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他就不问家里的其他情况了吗? 答:表面看来,这的确与常理不相符合,但作为一首诗来看,却自有道理。首先,诗歌讲求精练,因此不能把什么都写进去。诗人探问家中其他情况,自是情理中的事,但那些平  相似文献   

2.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海著花未?〔注释〕①君:你。这里指从故乡来的人。②来日:来的时候。绮(qǐ)窗:用白绫糊裱的窗子。③寒梅:指寒冬腊月的梅花。着花未:著(zhuó)花,开花。这句是写诗人问“君”:梅花开放了没有?〔浅译〕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情况。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梅花开放了没有呢?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眷看又过,  相似文献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该诗的语言流畅自然,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一直以来,人们对此诗意的理解是: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头发已经白了。小孩子们见到我也不认识,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里来的?”由于诗人离开家乡都几十年了,那些儿童当然是不认识他的,以为他是远道来客,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足为怪的事情。但笔者认为,从诗人当时写此诗的心情的角度来分析,诗中的“儿童”如果理解成为诗…  相似文献   

4.
一、问而不答型这一类型的诗歌只问而不写对方的回答,显得诗情隽永,意味深长,诱人想象。如唐代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门,寒梅著花未”。前二句写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朋友询问故乡的情事,写得质朴自然,纯用口语,如叙家常一般,传神地写出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心情。后两句,诗人把抒情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相似文献   

6.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后随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诗人少时就以文才出名,会写诗,会作画,又精通音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这首《杂诗》,语言通俗,意境优美,抒写了作者怀念故乡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7.
<正>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的前两句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8.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情感。赏析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扣住诗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学生由此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诗的第一、二句,作者连用两个...  相似文献   

9.
《杂诗》是新编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用向故友探询乡情的口吻,表达怀念故乡的深情。诗意简洁明了,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新授前,我先介绍作者王维,着重强调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有人曾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这首诗,作者是从叙家常的角度写的,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先解释重点词:“绮窗”、“著”、“花”、“未”,比较多义字:“君”、“应”。然后我表情朗读全诗,让学生根据字词初步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7课选了龚自珍的《杂诗》。诗的头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些老师备课时说它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原来参考书(《小学语文课本·古典诗歌解说》,广东人民出版社,杨光治著)是这样讲的。书中说:诗的第一、二句用比喻(暗喻)手法来写,不大容易理解,我们要好好领会。这两句是比喻。但是不是暗喻? 作者以为“风雷”、“万马齐喑”实际是比作“变革”、“社会局面”,但诗表面没直接明说,所以是暗喻。其实这是从表面感官得出的结果,从修辞理论上看,暗喻却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是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中描写了庭院内外洁净美丽的自然景色,赞美了主人的高尚人品。先说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元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作者先写“湖阴先生”家院子里的环境,这是诗人的第一印象。“茅檐”,即茅草和屋檐,这里指屋舍的庭院。这是借代的手法。“静”即净,诗人仅用“无苔”两字就写出了净的  相似文献   

12.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意你来自我的家乡,应该知道我家乡的事情。请问你来时,我家雕花的窗户前面,那株腊梅开了没有?杂诗![唐]@王维 @青池 $华泰工作室~~  相似文献   

13.
我要向你讲一个小故事,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你听了一定会开心的。近来,国王也写起诗来了;圣·阿涅和当若两位先生教他作诗的方法。一天,他写了一首短情诗,可是他自己也认为写得不怎么样。一天上午,他对德·格拉蒙元帅说:“元帅先生,请您读读这首小诗,您看看以前读过这样蹩脚的诗没有。因为大家知道我近来喜欢诗,所以把各种各样的诗都送到我这里来。”元帅读完后对国王说:“陛下,您在任何问题上都有卓越的见解:的确这是我见过的最拙劣、最可笑的情诗。”国王笑起来,对他说:“那个写诗的自不量力,对吗?”“陛下,这个评价再恰当不过了。”“好极…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改诗     
《冷斋夜话》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您听得懂吗?”“听懂了,听懂了!您的诗写出了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老太太高兴得直点头。当然,有时候老太太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把那句诗里的  相似文献   

15.
正师:一提到龚自珍,我们自然想到初中学过的《己亥杂诗》。己亥是清道光19年(1839年),这年诗人48岁,他先是辞官回江南,后又北上迎接家属,往返途中写了300多首绝句,总称《己亥杂诗》。大家学过的是其中的两首。今天我们学习的《病梅馆记》是他回江南后的文章,但诗与文的主题惊人相似。回想诗句,联系课文,谈一谈它们在主题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静夜思》一诗,因其简短通俗而广为流传。说其通俗,是指诗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么明明白白。于是也就是没人再去对它品词析句了。可许多问题往往就出在这想当然上,对本诗中“床”字的理解便是典型一例。 翻开小学语文第四册第59页,由诗文插图可见,诗人正手捻胡须,静立窗前,举头望月,其身后是床、枕及墙上条幅。显然,图中所示的“床”就是指睡觉的床。这种理解对不对呢?我们稍加推敲就不难发现,睡觉的“床前”虽然可以常见“明月光”,可诗人能  相似文献   

17.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杂诗》不愧是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名作。二十个字,浅显得如话家常,却别开生面,匠心独运,结尾有问无答,含不尽之余味,正是诗家高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 ,堪称唐诗中的珍品 ,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写了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到的壮阔景象和诗人急欲登攀绝顶放眼祖国千里山河的心情 ,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四句 ,可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为一层 ,写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见的自然景色。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写诗人向上望 ,向远处望 ,只见一轮明亮的太阳已依山而落。这一句点明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 ,同时暗点题中“登”字。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写诗人向下鸟瞰 ,是近景。“入海流”是诗人的想像 ,并非目力所及。…  相似文献   

19.
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诗人撷取端阳节在家中与儿童闲话的细节,抒发心头强烈的乡思之愁。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诗中当为作者的客居之地。前两问写诗人感慨:少小离家,老大不回,已有三十五年,而今白发披挂肩头都这么长了!这既是对幼辈告知家史,又是内心情愫的独白。“垂”“许”二字,写出老态龙钟之形貌,寓含几多辛酸、几多惆怅。“端阳”一词,借代年限,读来别有一番深意和情味,唤起情感共鸣。后两句写儿童情态:孩子们听说同州并非祖藉所在,煞是吃惊,急忙探问哪里才是故乡。下一“深”字,可见惊讶程…  相似文献   

2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佳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整首诗的风格,如行云流水,平易自然,看上去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实际上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诗人内心深处难以明状的韵味。照《唐诗选》的解释,开头两句是说: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少睡,故既睡而不觉天亮,直到听到鸟的叫声才知道天亮。“处处闻啼鸟”,意味着晓与晴,“含喜晴意”。后两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用问句写出自己的想象:花已经落得太多,又希望它落得不多,表现出诗人的复杂心情。从字面上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