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贯中选择三国中国力最弱、历时最短、疆域也最小的蜀汉集团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是由他生活的时代及他的经历、个性决定的 ,这也是《三国演义》悲剧的实质和根源  相似文献   

2.
罗贯中选择三国中国力最弱、历时最短、疆域也最小的蜀汉集团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是由他生活的时代及他的经历、个性决定的,这也是《三国演义》悲剧的实质和根源。  相似文献   

3.
女作家萧红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受迫害、受摧残的形象。她用现实主义手法,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及内心世界。她塑造的女性充满着独特的悲剧美,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结局.悲剧的发生和她生活的时代以及无爱的婚姻有关,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有关,也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  相似文献   

5.
童心丹 《文教资料》2012,(29):17-18,21
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作家,他在小说《美国的悲剧》中塑造了很多消费时代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物化的社会中很容易被影响,或追求富裕享乐的生活或进行挥霍性消费,爱情与婚姻被她们当做实现梦想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时代的女性和她们的婚姻爱情观来阐释美国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在异化的消费社会,女性很难得到纯洁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的世界是苍凉、黑暗的,在那里,现实利益完全把握了两性关系和亲情,人与人之间没有爱,人们笼罩在生存的寂寞和惶惑之中。这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深刻的悲剧体验,浸润着作家对整个文明和人生的彻悟之感。尽管远离时代主潮,也欠缺理想的光彩和斩钉截铁的力度,但却是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也是张爱玲作品的现代性和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社会存,悲剧在,无论什么时代都有酿成 悲剧的可能。原始社会有自然悲剧的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增加了社会悲剧和人造悲剧。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但它的制度有不完善之处,这种不完善也可能出现人造悲剧,不过这悲剧只是局部的、相对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高度发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然而,随着地球的衰老,各种危机突现出来,仍然会产生自然悲剧。因此,我们说悲剧是文学永恒的题材。  相似文献   

8.
胡军伟 《考试周刊》2009,(28):33-34
《大人物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杰作,小说描写了美国爵士乐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文章从金钱梦和爱情梦的破灭两个方面探讨了盖茨比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9.
晴雯的悲剧,是人生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下层的小人物,是如何用生命来和那个不公正的时代和社会进行坚决地抗争,以至成了那个社会的最无辜的牺牲者。晴雯的“怒”,既充满着对不公命运的恨,更熔铸着她对生活的爱。  相似文献   

10.
杜诗是杜甫用一生心血凝结而成的,杜甫的一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形成的理想幻灭之感,国弊民瘼所引发的忧国忧民之情,流离困踬所产生的怀乡思亲这心以及生活困顿所造成的生命衰谢之叹,时时萦绕于诗人心头,这使他的诗歌渗透着浓度的悲剧情感,凸现了时代社会的悲剧和人生自我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绵绵不尽,挥之不去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结局。悲剧的发生,和她生活于其中的不容忍爱的时代以及无爱的婚姻有关,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有关,也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忧郁病”青年是众多西方经典作家共同关注的永恒形象,他们因找寻不到人生意义而陷入到孤独忧郁中。忧郁病青年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是个体独立意识,但也正是孤独,使他们走向了悲剧命运。忧郁病青年的产生有时代悲剧病因、深层悲剧因素和个人悲剧内因。对忧郁病青年形象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经典文学的认识,更启示我们从逃避生活走向面对现实、从寻找意义走向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3.
奥尼尔的名著《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作为一部现代家庭悲剧,带有着浓重的命运色调,可以从四个主人公的人生遭际出发,对他们悲剧人生的命运底色作一阐发: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与必然造成了玛丽的悲剧人生;特定的种族、时代和文化氛围,又为詹姆斯父子织就了一张难以逃遁的命运之网。  相似文献   

14.
特有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和天赋才能,形成了张爱玲独特的创作基调:冷漠、傲然、悲惨、苍凉,她创造性的通过特定时代、特定背景和特定人物,揭示了人性潜在的悲观意识,形成了她典雅的伤感文学。  相似文献   

15.
杨磊 《大学时代》2006,(11):42-43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中,盖茨比之所以被让为是“了不起”的,有两个方面:首先,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种信念——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它显示了生命的某种不可排斥的价值,因而他是了不起的。然而,“了不起”又具有讽刺性。盖茨比怀着献身爱情的理想,开始奋斗,不择手段挣钱,而后又挥金如土地生活。这一切只是为了吸引他的至爱黛西的注意。这恰好是他所处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了不起”即是平庸。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悲剧作了科学界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与环境、人物性格内部的冲突是新与旧两个阶级、新与新的邪恶势力冲突的反映;邓肯的悲剧是旧的历史合理性毁灭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对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作了最充分的审美反映,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本质,富于审美性,是艺术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婚事"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诗歌中一以贯之的情节,并呈现出悲喜剧交融的特色.婚事寄寓了哈代对人生特殊境遇无可奈何的讽刺,也是作品风格由喜人悲的主要构成.这里的婚事不但有哈代个人生活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道德的忧思和抵抗.  相似文献   

18.
凌佳梦 《文教资料》2012,(33):23-24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岁月中,冲淡平和,怜取眼前人是我们解释历史,对待现有生活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一个产生大规模悲剧的时代,社会责任感迫使着思想末鲁迅对悲剧现实作出自己的思考。1935年鲁迅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命题。创作中,鲁迅把悲科的社会因素溶于日常小事的描绘,传达他对那个时代悲哀的深味。他笔下的悲剧人特有自身软弱的个性,夸大他们反抗的个性,就背离了其悲剧审美特征。他的悲剧虽“几乎无事”,但悲剧效果却是彻底的。鲁迅还有意淡化情节,颠覆传统的叙事结构,多借助人物、场景、心理、细节的描写来增强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李劼人笔下的蔡大嫂和巴金笔下的曾树生这两个女性形象虽然有着全然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她们身上所共有的胆识和果断使得她们能够在生活的重压面前谋取同时期其他女性所不敢谋取的"出路",这种勇气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当今天的人们对她们的"出路"加以重新审视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女性的自我拯救并未把她们从悲剧命运的泥潭里真正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