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施人文关怀,其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并把团队精神、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将会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培养竞争、拼搏精神,使学生具有责任心、荣誉感和正义感,坚韧不拔、充满自信,遵守法规规则,崇尚行为文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喜欢体育、理解体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健康水平,树立愉快明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孝利 《考试周刊》2009,(49):122-122
兴趣是促进学生心理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要想使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教师就必须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感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要上好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俊迈 《成才之路》2014,(31):60-60
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高中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几乎没有体育锻炼时间,即使是在体育课上也因为缺乏兴趣而逃避体育锻炼。高中生身体素质急需提高,加强体育课上游戏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素质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课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家长却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强调学习成绩,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了对他们身体素质的锻炼。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是以动为主,以听、看为辅的一种室外传授知识、技能的特殊教学法。动从理解中来.理解好的动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使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能力得到充分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强身健体为目的。这就显示出体育教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体育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能使他们形成终生体育的观念。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青少年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所以体育课上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就中学生体育现状谈几点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体育课的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马鹏 《学周刊C版》2020,(10):157-158
身体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做什么都是徒劳,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加强锻炼,体育课程得到了更高的重视,但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学生不爱上体育课,或者觉得体育课毫无意义,认为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文化知识。长期下去,造成了初中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不高的后果,因此,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加强体育教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其身体素质很好,但就是不愿认真上课,也有部分学生体育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也不太愿意认真上体育课。导致我们学生的体质健康下滑,学校体育教学不容乐观。 一、分析其原因 (一)社会现状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与环境的优越,以及家庭教育方法上的缺陷,使得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觉得上体育课太累,认为体育并不重要,导致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11.
王舒毓 《考试周刊》2014,(26):126-126
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要重视从表象上进行学习,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践,从本质上体味,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改进和提高;学生投掷实心球时出手的角度必须掌握好,会直接影响投掷的远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投掷的成就感;培养体育骨干,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适当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帮助,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力求做到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是当今体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目的是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对已经厌倦了的体育课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上快乐地享受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我们在教学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感到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愉快学习法,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参与体育运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形成一至二门的体育特长,形成终身体育,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胡次君 《教师》2008,(20):120-120
礼仪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体育课程是以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技能,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气质为目的的教育过程。这两者虽内容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气质和优良作风。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些相关的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使其为培养学生的良好气质和优良作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模式现今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特点,在体育课堂上的教与学关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关系更为明显和重要。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健身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达成和实现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文素质在体育课中的体现谈起,进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体育课的乐趣,整和体育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由于生源的地区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因而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采用体育课分层教学方法,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入手,全面考虑与其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效果评价等问题,使不同身体素质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和锻炼,体验体育运动带来愉悦成功的满足,掌握一定体育锻炼方法,为实现终生体育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全面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可以把太极拳作为大学生体育课的必修课内容。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太极着拳的同时,学习宏扬太极拳国粹文化,提高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吕勇 《成才之路》2012,(18):65-65
体育课作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团体精神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上好体育课,使学生身体、品质得到全方位的锤炼,就成为体育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在体育课中巧妙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对所学的动作记忆犹新。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求新、求奇,对一些刻板的教学模式存有排斥心理。作为中学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20.
孙竟猛 《林区教学》2009,(6):99-100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力求做到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