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学券制(school voucher),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在美国才有比较重要的进展,并在世界多个国家推行,成为引进竞争机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有效政策工具。弗里德曼的学券制的本义是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学券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券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本对学券制的发展背景与内容做了一定的描述,并对政府及私人两种类型学券的实施情况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学券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学券制是一种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应遵循适度平衡教育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原则、区域差异的原则和在动态中完善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2日的50年纪念庆典上,“学券之父”——92岁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 ilton Friedm an)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只有少数人运用学券,但学券制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兴趣,他还预测近期这一制度将有所突破。1955年,即在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对美国教育带来冲击的两  相似文献   

5.
长兴"教育券"风暴与弗里德曼学券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兴县正在进行的“教育券”试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如何促进教育竞争,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大讨论。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学券制理论,探讨了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实验对中国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香港在学前教育领域采用学券制模式,推行至今只有两年,但引起公众及教育界不少的关注及辩论.对香港式学券制的公平性加以考量,可以发现学券制主要从支持家庭经济出发,而未能充分考虑能力较弱或资优幼儿的教育需求;对其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效果加以考量,可以发现学券制尚无明显成效,且十分不利于保障教师待遇,留任高素质幼教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券制是世界基础教育最为典型的一种改革模式,该制度旨在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本文从剖析学券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入手,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实际情况,对学券制在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财政、经济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谨慎推行教育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是经济学家设计的改变政府投资教育的一种方式,又称“学券制”,即政府不是把钱投给学校,而是把具有货币面值的“券”发给学生,让学生凭券自主择校,学校将学生的券收起来,再凭券向政府领取教育的投资,以此来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学券制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有待实践的检验。不过,我作为一个多年工作在基层教育岗位上的  相似文献   

9.
香港学前教育于2007年开始实施教育券制。本文主要分析了香港教育券制的模式与特点,同时进一步探讨此种新的资助形式将会带给香港的价值,揭示它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研究教育券制对促进香港学前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公平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在高等教育中试行学券制,让学生按自己的条件和标准挑选学校,并把学券付给学校,以便更加合理的利用教育经费和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券的再认识--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斌 《教育与经济》2005,(4):50-51,55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券制度的核心内容并非是以教育需求为导向的的市场化,而是教育的私人品特征化,以及相应的市场和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支配力上的确定。在此认识之上,分别对在义务教育和义务后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以及教育券制度的效率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近代私立高等学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产生之日起 ,就形成国家办理与民间举办两种体制并存的格局。中国近代私立高等学校的产生 ,归根到底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 ,是受益于重教兴学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 ,历届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调整、完善其政策 ,以期对私立高等学校在宏观上给予鼓励、支持的同时 ,对其办学质量和规模进行规范和监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 60年间 ,私立高等学校不仅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独立培养、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 ,而且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新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美国中小学经历过几次大的教育改革。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 ,进而从政府、企业、公立学校等不同角度出发 ,阐释美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前,“择校”在西方教育改革大潮中属于热点问题,而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凭证制度又是“择校”范畴中的热点。对美国教育凭证制度改革的评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在社会转型时期 ,利益矛盾和冲突正制约着社会的正常发展 ,为此 ,政府必须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稳妥地处理各方利益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适度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似乎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是不重视或不需要考试的,但是,经过实地访问及查阅大量的官方资料后发现,美国中小学生要参加的学业测试类型、次数和级别,与我国同学段学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正呈现普遍性、多样性、标准性、开放性和绩效性的特点,也具有意义在强化、频度在增加、级别在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制度移植作为现代制度构建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被移植的教育制度是外生的,它会受本土环境和内生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在原本教育制度中的意义,原本的教育制度在被移植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或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教育制度本身的价值,使之无法落实和实施,那么移植来的教育制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不能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在分析教育制度的意义和阐述教育制度移植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制度移植过程中须注意的四个问题,旨在为我国教育制度变迁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mpact of private education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low-income students in Chile. To deal with selection bias, we us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o compare the test scores of reduced-fee paying, low-income students in fee-charging private voucher schools to those of similar students in public schools and free private voucher schools.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students in fee-charging private voucher schools score slightly higher than students in public schools. The difference in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is approximately 10 points, a test score gain of 0.2 standard deviations. We find no difference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fee-charging private voucher treatment group relative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free private voucher schools.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2002 the U.S. Supreme Court ruled that state-supported vouchers, which parents can redeem in private schools, do not offend the Establishment Clause of the First Amendment. Thus, the legality of government vouchers to fund education will be determined primarily on the basis of state law. Specifically, programs are being challenged under stat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calling for the legislature to provide for a uniform system of education or provisions prohibiting the use of public funds in sectarian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explores legal developments in this regar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state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striking down challenged voucher programs. Also addressed is current legislative activity, which will likely generate additional litigation pertaining to school vouchers. doi:10.1300/ J467v01n03_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