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所有的新闻品种中,会议新闻可以说是最容易写的一个品种,说它好写,是因为它好发,写起来不用费心: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召开某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其实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分量”,新闻就可以登上报纸的重要位置和电视的黄金时段。写这样的东西,记者甚至不需要费什么脑子去想一个好的导语。在所有的新闻品种中,会议新闻也可以说是最难写的一个品种,说它难写,是因为它难以出新,千篇一律的“会议体”在报纸上很难吸引读者的目光。对记者而言,写出大块的会议新闻,很难说有什么成就感,不重要的会议被发成“豆腐干”,反倒会有种挫折…  相似文献   

2.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3.
刊林漫步     
写好会议新闻的一些方法特点——会议新闻的“眼睛”。千篇一律,千会一面,是会议新闻的通病。究其根由,是没能写出会议的特点。任何会议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许多作者写会议新闻,,往往只抓了共性,忽视了个性,写出的新闻必然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八  相似文献   

4.
龙强 《记者摇篮》2000,(4):30-30
会议报道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写好发好会议新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闻单位具体体现党性原则和新闻指导性的一种表现。为此,本刊特编辑一组有关会议报道的论文,希望能给同行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改革的重点。根据实践经验,对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以外的一般性会议,通常采取的原则是:尽量精简,努力写好。即:没有必要报道的会议,坚决不报;某些内容有新闻价值,那就“跳出会议写新闻”,只讲实质性问题,不提会议,或是作为“新闻根摒”、“消息来源”带上一笔;对于一些必须报道的庆祝性、纪念性会议,则力争创新、写好。“跳出会议写新闻”是大家熟知的作法。《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北京市委举行扩大会议,讨论的问题很多,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四川中江县广播电视局陈爱华: 今年的《新闻与写作》第7期刚到手,正赶上我要采写一篇本县召开农村庭院经济会议的消息。于是我根据贵刊上《小议会议与会议新闻》一文所讲的写法,从会议内容选题入手,捕提新闻主题,写出了《我县采取措施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新闻,避免了单调的会议报道,受到好评。希望贵刊多登一些写好会议新闻的范例文章及编辑知识。▲云南省东川市广播电视局聂树荣:  相似文献   

7.
下力量写好会议消息李文海让消息在报纸上唱主角,关键问题是提高消息的质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到对会议消息的改进。事实上,任何新闻媒介都非常重视会议,读者厌烦的是空洞无物的会议消息,而不是会议新闻。因此,要下力量写好会议消息。会议消息不一定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会议新闻"不吸引受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写好会议新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廖佚 《新闻传播》2010,(9):69-69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是个“老大难”,媒体同行们觉得难写,老百姓觉得难看。写好会议新闻,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四心”——精心、细心、责任心、恒心,以此改良采编模式,创新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会议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百姓需要看,但又偏偏不爱看,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着数量过多、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等问题,人们对会议新闻的批评不绝于耳,它几乎成了最不受欢迎的报道品种。因此,要想写好会议新闻,应从解决这些"痼疾"入手。强化竞争意识,不拘一格写会议新闻会议是信息汇集、记者云集的场所。面对大量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难写,但由于各种原因又非写不可。怎样写好会议新闻确实值得认真研究。看看新闻界部分同志做出的可喜尝试,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教益。深入会场,捕捉活镜头,这是克服会议新闻程序化的有效方法。去年春,上海郊区文明村建设现场交流会在任屯村召开。解放日报记者是这样下笔写会议新闻的:  相似文献   

12.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13.
表面上看,会议新闻是所有新闻稿件中最容易写的一种。其格式固定,文章不长,不用更多采访,大量采用领导讲话,大段摘抄文件等会议材料,加上领导出席,文章的确不难写。但是,表面上看来最好写的会议新闻,实际上是最难写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议是当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份,也是记者面对的一处新闻源。同一个版面上,编排着七八条甚至更多的会议新闻,对党报而言已不稀罕。正因为如此,写好会议新闻,就成为记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各媒体要求减少会议报道、改革会议报道的呼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一个新闻单位不经常播发会议新闻。但是,老一套的会议新闻已激起受众的误解、疑虑和厌烦,失去了新闻价值。怎样写好会议新闻?下面就个人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报其重点。会议新闻的责任之一是正确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舆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决议和意图。二是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这些都是会议报道的重点。可是有人写会议新闻,一动笔就是领导人的姓名、职务和会议的全过程,这样写必然会淹没掉具有报道价值的重点和新意。我认  相似文献   

16.
谢明志 《新闻窗》2013,(2):44-44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我把会议分成三类:第一类会议本身就是新闻,像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其它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第二类会议本身可能算不上新闻,但会议中可以发现新闻,如各种专业工作会议;第三类会议无论形式和内容都难以构成新闻,如各类开业、庆祝会等。第一类会议重要性就不用说了,第三类会议当属压缩之列,我们需要讨论和改进的,大量地属于第二类会议新闻。结合我多年的市政记者经验,就如何写好会议新闻,如何在会议中发现好的新闻素材、好的新闻点,我总结了如下认识:~、发现会议中的深层次新闻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有些会议中不是没有新闻,一是缺少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也由于长期的工作惯性,缺少把新闻的金子从材料的沙子中挑捡出来的勇气,常常让很重要的新闻被深深地埋没在冗长材料的堆积当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基层党报记者,本人认为,最难写的新闻就是会议报道,而会议新闻恰恰又是县级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新闻写活了,整张报纸就跟着生辉增色,如写的呆板和模式化,便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其宣传功效也会大大降低。那么,如何才能让会议报道改变老面孔又不弱化宣传的功能同时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呢?笔者认为,记者在写作会议新闻之前,首先要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紧扣主题与多向思维的关系。一般来讲,每个会议都有其鲜明的主题,丢掉主题,也就达不到会议报道的目的。但是,一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不易写好,加上驻外记者采访上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把国外举行的会议(包括国际会议)报道好更难。大型国外会议,不外是开幕——听取主席报告——围绕议题代表们一个接着一个发言——通过决定(或宣言)——宣告闭幕。能从这一套会议程序和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报告、讲话和文件中沙里淘金,“淘”出一些真有新闻价值、值得一读的新闻就算不错了,否则就很可能写出不痛不痒,以至套话加空话的报道。令人高兴的是,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这次对苏共19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道,不仅写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且颇有声色,读来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19.
鲍艳红 《新闻窗》2008,(6):46-47
当前,会议报道在媒体的新闻来源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跳出如流水账般的“会议八股”,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是新闻记者、新闻单位乃至相关主管领导都需研究的课题。如何在会议里发现新闻线索、确定报道方向、跳出会议写好写活会议新闻,这里笔者谈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文章要以情动人。现在,要想写好会议和领导活动这类格式、程序往往大同小异的时政新闻,"以情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可以说是写好时政新闻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