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是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2.
《项羽本纪》是《史记》本纪中刻画人物最为成功的一篇,它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个性格复杂而又丰满的悲剧性人物。他狂飙突进,却又言语呕呕;他礼贤下士,却又妒才嫉能;他残暴酷虐,却又仁爱至极,甚至还怀有妇人之仁。司马迁以他文学的天才,把项羽这样一个兼有风云气和儿女性,暴起又暴灭的霸王  相似文献   

3.
论项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羽是历史上一位悲剧英雄人物。项羽灭秦,建立了盖世奇功,楚汉相争,有一范增不能用;最后乌江自刎,英雄落幕。司马迁在《史记》中精心撰写了一篇伟大的传记《项羽本纪》,集中笔墨刻画项羽的英雄形象,而于叙事之中揭示他失败的原因,真实地再现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和秦汉之际的历史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本纪所记载的主要对象是帝王,项羽未完成帝业,为何也列入本纪呢?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认为在灭秦的历史中,项羽实际上起了支配政局的作用,所以把他列入本纪,且置于《高祖本纪》之前。《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描述了项羽的英勇善战,歌颂了他在推翻暴秦统治战争中的功绩,也指出了他凭一己私智,用武力征服天下,终于失败的过错。  相似文献   

5.
《项羽本纪》中主人公的称谓在文本中是变化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史记》在实录历史基础上注重文学性的特点。本文以人物称谓变化为切入点来探讨文本中的叙事角度和立场,以揭示《史记》在叙事上体现出来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物传记尤显风采.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细致深刻,入木三分.其中《项羽本纪》一文常为人所道,其中的人物形象亦是各有千秋.在此以《项羽本纪》为研究对象,从称谓的使用、书面语和口语的交叉、人物性格侧面展现这三个方面探讨人物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围》,是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课本(第一册)中选用的一篇文言文。《史记》是悲剧英雄的画廊,《史记·项羽本纪》笼罩着浓烈的悲剧气氛,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群像中的典型,《垓下之围》再现了那个充满血与火的悲壮氛围,是项羽这一典型悲剧人物历史生涯的最后一幕。在这一幕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令人心灵震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一部融汇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史学著作。以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一文为例讨论《史记》在融汇史学和文学价值上的努力:一是材料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二是历史事件和人物刻画具有高度统一性;三是文字描写既有生动性又有求实性。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观赏性使得《史记》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谢鹏 《文教资料》2011,(34):81-82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讲述的是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政治斗争。《史记》具有极高的史学意义和文学价值。作者试图从事件逻辑、情节构成、人物塑造和场景描写四个方面阐释《鸿门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史记》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他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囊括中外,贯通古今,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全书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都是写人物的,因而它又是一部人才学资料宝库。《史记》作为以人才为中心的通史,通过对众多历史人物事迹的记叙,并以“太史公曰”这一形式所作的人物评价,反映了司马迁在人才学方面的见解,“本纪”、“世家”、  相似文献   

11.
论项羽     
项羽是历史上一位悲剧英雄人物.项羽灭秦,建立了盖世奇功,楚汉相争,有一范增不能用;最后乌江自刎,英雄落幕.司马迁在<史记>中精心撰写了一篇伟大的传记<项羽本纪>,集中笔墨刻画项羽的英雄形象,而于叙事之中揭示他失败的原因,真实地再现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和秦汉之际的历史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项羽之死》选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通过不同场景展示项羽性格的不同侧面,就让我们把项羽重新置身于历史画面中,感知他性格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3.
《史记·项羽本纪》的叙事提供了被重新叙述的全部可能,但是由于项羽人格超出古代中国意识形态能够允许的边界,他失去了能担当所有叙事的主体身份,因此被封存在几个固定的成语之中。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项羽被重新叙述的可能,潘军的《重瞳》是近代以来项羽叙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与《史记·项羽本纪》的互文联系给理解在大众文化霸权全面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叙事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项羽是司马迁着力刻画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秦亡汉兴之际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在他身上,有所向无敌的千秋霸气,也有凄婉缠绵的儿女情长。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史记》之所以能史学、文学双峰并峙,主要在于司马迁调动了多种文学手段来再现历史,并寄托了自己的爱憎褒贬之情。史实不能虚构,细节却可想象;人物不可神化,笔墨却需夸饰。《史记》有些地方侧重于史,有些地方侧重于文。如以《史记》和《汉书》中几则关于“鸿门宴”的记载加以比较,则可见此中三昧。中学课本的《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而《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一段关于“鸿门宴”的文字: 十二月中,(项羽军)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日:“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饷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  相似文献   

16.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说,项羽是在安徽省和县的乌江自刎的。这是二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种提法。我认为这一提法证据不足,难于成立。项羽自刎之地值得探讨。一《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之兵围之数重。”汉军四面...  相似文献   

17.
<正>《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文学巨著,它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又开辟了我国传记文学的新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不仅尽情歌颂了英雄贤才的盛德业绩,还在其间演绎了几出儿女情长的好戏。一、两种经典爱情叙事模式1.英雄儿女式的铁骨柔情《史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张英雄图谱,上演了不少英雄豪杰的故事。项羽,是其中非常突出的叱咤风云的人物,而《项羽本纪》中的"霸王别姬"一节可谓荡气回肠,动人心弦。太史公以其旷世之笔写出了千古之文章:  相似文献   

18.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但同为鸿门宴详略却明显相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最详。《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哙列传》也都有“鸿门宴”,都写得极简略。这正体现了司马迁行文详略结合,疏密相间富于变化的笔法。《项羽本纪》的“鸿门宴”写得最详,长达1605字,这是历史本身和表现人物的共同需要。我们知道,详略、疏密的安排,取决于文章主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项羽是《史记》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文学典籍中精选出三组成语,分别对取而代之、霸王别姬、东城快战等进行阐述,以成语为例解析《史记》人物项羽,使项羽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项羽是最悲壮的英雄,其人格特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悲剧下场。项羽虽英勇善战,终是匹夫之勇,英雄末路之时,仍高呼非战之罪,尚不觉悟而不自责。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千古叱吒风云之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