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危机是一种精神现象 ,是社会变革在观念层面茫然状况的反映 ,也是个人生命价值追寻中的迷失。信仰危机发生相关的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信仰对象的统摄性 (权威性 )削弱或丧失 ,二是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在与信仰对象超越性有关的“总的假设”论证中 ,明确研究定位是首要的 ,即必须明确信仰不是认识 ,所以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认识论中解决信仰和信仰危机问题。引起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的主要原因是 :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信仰观念、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契合。反省已有信仰方式的缺陷 ,及时进行调整修补 ,减少盲目性和绝对化 ,是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的一个有效路径 ,同时亦有助于信仰主体及信仰观念的提升 ,对社会信仰重建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近代以来"科学是对世界的真实客观的反映"的观点遭到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科学的信仰。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高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信仰教育上出现了偏差甚至缺失。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创新信仰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信仰教育的内容,厘清信仰教育的界限,对避免信仰教育政治化、功利化、世俗化倾向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仰作为价值观,存在两对矛盾:终极性(超越性)与现实性,理性与非理性。科学并不消解信仰,相反二者还会交合,产生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是科学信仰,我们应用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晋商信仰多种多样,但主要以关公信仰为主。统治阶级大力宣扬、顺应民众的普遍信仰和提高商人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是晋商信仰的历史背景。晋商信仰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促使晋商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提高了晋商的社会形象,培养了晋商敬业自律的职业道德,给离家在外的晋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成功后的晋商得利忘义,经营风险提高,不能广纳社会贤才等。  相似文献   

5.
论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德育过程中影响人的德育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道德意志 ,而对道德意志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精神因素是信仰。信仰主要有促进情感的激化、意志的推动和知行的统一三种功能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必须开展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6.
信仰心理与信仰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学琴 《教育探索》2005,(1):107-108
要摆脱目前学校信仰教育的困境,了解信仰的心理成分及结构,进行信仰引导是关键。信仰是一种心理活动,包含情感、认知、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成分。  相似文献   

7.
信仰     
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信仰是浩瀚海洋中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  相似文献   

8.
法治大厦的“软件”支持来自于民众内心的对法律的信仰。文章从法律信仰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作用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信仰的力量决定了信仰能始终给人以幸福:人的幸福存在于圭伟对基种信仰的不断追求和永恒向往之中。  相似文献   

10.
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信仰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尊崇法律,相信法的价值和功能,并将之作为指导个人行动和治理社会的至高无上的规范体系的一种理性观念。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习惯法信仰浓厚、宗教法信仰普遍、国家法信仰欠缺是我国少数民族法信仰的现状。少数民族法信仰具有国家法信仰的整体差异性、民族习惯法信仰的普遍性,法信仰的多层次性,法信仰的多元性等特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必须树立起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法的权威,提高他们对国家法的信仰。培植少数民族国家法信仰,对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国家的繁荣、发展、稳定和统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树立中华民族良好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由心证制度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作为一项证据制度,其内在的科学品格突出,在诉讼中具有多维价值.因此应积极构建我国的现代自由心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能自强不息地执著奋斗。目前,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存在种种情况和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主义的遭遇和我国社会的转型亟需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实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反映平淡,必要性与现实之间存在强烈反差,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反思。笔者认为,高校只有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法治建设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与宗教联姻而生的法律信仰是西方法治得以确立和生长的观念基础,法治之所以首先在西方获得理论证成并付诸实践,与西方国家特有的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法律文化传统有关。作为后发法治国家,我国应以史为鉴,牢牢把握法律信仰这一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尽早实现国人百余年来梦寐以求的法治国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大众信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分为理智信仰和非理智信仰。在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的非理智信仰尤为活跃。目前我国的大众信仰呈现出人数多、发展快、邪教流行的特征。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这些现象表明,对大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倡导科学精神,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定罪司法解释的功能在于将定罪的过程具体化,引导法官将具体行为定格在刑法条文所设立的模型之中。罪刑法定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定罪司法解释需要在罪之法定原则的制约下,以客观存在着的刑法条文为对象进行解释。作为连接刑法条文和司法定罪的桥梁,定罪司法解释的内容只能是原罪犯罪构成要件的明确化,对模糊性犯罪构成的解释需要解释者通过分析其他明确要件的方法来使模糊要件清晰化,原罪具体的构成要件作为定罪司法解释具体的标准不可突破。  相似文献   

18.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员保持革命气节的思想基础。目前理想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要求共产党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中世纪哲学诸位贤哲,针对理性和信仰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神曲》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了这场论争。它抛开了论争双方的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把理性和信仰先行引入到对人生幸福归宿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求,肯定了它们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它们在摆脱苦难、认识真理、走向至善至美过程中的起始作用或前提地位;修正了把理性和信仰对立起来的做法,建立了其间的联系.阐解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的领域、理由及必要性,认为理性和信仰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强调了理性所包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信仰所包含的“上帝”对人类的召唤与慈爱和它引人向善的道德伦理作用,体现了有别于诸位贤哲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看到但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独特性、贡献性和进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和教育信念。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兴起带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变革 ;知识经济的兴起会引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 ,文章提出了教育信念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