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24日成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异常艰苦严酷的环境中,中共满洲省委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带领东北人民抗击日寇,抵御外敌,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3年9月,陈为人在哈尔滨组建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东北地区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了声援五卅惨案的奉天学生运动、拒绝日本在临江设立领  相似文献   

2.
1927年10月—1936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对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活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帮助,特别是在1927年、1929年、1933年,共三次帮助大连地方党组织、共青团组织重建党支部、团支部,使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得以恢复和正常运转。中共满洲省委积极恢复与组建大连地方党团组织,不仅促进了大连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东北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1927年。1927年10月24日,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1928年初,东北地区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追认本次会议为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正式成立,临时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今沈  相似文献   

4.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顾延欣 《兰台世界》2022,(9):122-125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为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中共中央派时任顺直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的陈为人到东北地区,负责组建中共在东北的统一领导机关。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东北地区的党务工作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同时“,工作人才的问题”成为困扰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以陈为人为首的中共满洲省委开始了一系列党员培训与教育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东北地区党的建设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6.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将抚顺地区作为党组织活动中心区域之一,几次派人到抚顺秘密从事革命运动。党组织初期的发展1928年8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开展工作。苏振久到抚顺后,组织当地三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苏振久为负责人。同年11月,满洲省委派王鹤寿任抚顺特支书记,党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陆思采(1905-1961),又名陆思晖、陆芹生,湖州菱湖镇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至1929年12月三次出任中共湖州县委书记和中心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奔走呼号、不遗余力,领导工运和农运,是一位在中共湖州党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对湖州地区的早期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月,中共扬州区地委与中共泰州区地委合并为中共泰州地委,地委机关驻泰州市,下辖扬州、泰州2市以及泰县、泰兴、靖江、兴化、高邮、宝应、仪征、六合、江都9县的地方党组织,隶属苏北区党委。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后,中共各级组织在浙江国统区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的报刊活动。浙江国统区中共报刊活动为整个国统区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密度最大,也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中共在浙江报刊活动的开展,是因为中共党组织的重视、有国共合作的平台、扎实的群众基础。中共的报刊活动促进了浙江抗战事业的发展、中共在浙江影响和组织的扩大。中共在浙江国统区的报刊活动既有浓厚的浙江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全国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北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筹建满洲临时省委。10月24  相似文献   

13.
<正>曲靖县(今麒麟区),是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建立最早的县之一。1928年春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就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曲靖中学前身)建立党支部,领导曲靖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及广大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此后虽历经磨难,但党组织仍活跃在滇东大地上,1949年12月配合边纵解放了滇东。曲  相似文献   

14.
陈晖 《档案天地》2007,(1):29-31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2月.因上海中央局遭受破坏.中共满州省委与中央失掉了联系。此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游击运动.便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5.
1928年10月1日,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云南蒙自查尼皮村召开。这是中共云南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且是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会。虽然当时的白色恐怖,致使中共云南一大召开具有一定特殊性,但这是一次合法的地方组织党代会。  相似文献   

16.
看点     
正省档案馆征集《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进馆近日,省档案馆将《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征集进馆。《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由省党史研究室编写,全书共三编二十五章,横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该书以中央、东北地区、黑龙江等各级党的原始文件、档案资料、重要历史人物的日记等为史料基础,广泛参考、吸收各种相关的回忆录、专著、文史资料等成果,最终形成60万字的书稿。《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  相似文献   

17.
北平和平解放前,由于残酷的阶级斗争,中共北平党组织长期处于秘密状态,党组织对党员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同一支部的党员,虽然在同一领导下进行斗争,但因没有横的联系,互相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18.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共开始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以期他们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5,(7):16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其间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初期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为一栋面阔六间进  相似文献   

20.
自“一大”开始,中共初步形成教育事业与宣传事业并重的媒介传播框架。直至“三大”,党组织长期实施委员个体化管理的宣传模式。进入“三大”后,中共与青年团两组织的精英力量聚合为教育宣传委员会。但很快,党、团协同系统又趋向解绑。在中共一侧,教育宣传委员会分解为宣传部、出版部等意识形态管理机构。与此同时,组织部、工农部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宣传部在教育宣传方面的职务。中共逐渐建构起自中央至地方、以宣传部为中心、多部门互相配合的宣传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