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伟 《兰台世界》2014,(12):62-63
吴歌和西曲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南朝是吴歌和西曲的兴盛时期。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南朝吴歌与西曲综合起来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两者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曲流行于以荆雍为中心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刘宋以来荆雍等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逐渐凸显。西曲的兴盛与荆雍势力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出镇荆雍的皇子重臣热衷改制西曲,有与中央政权政治博弈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西曲流行于以荆雍为中心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刘宋以来荆雍等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逐渐凸显。西曲的兴盛与荆雍势力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出镇荆雍的皇子重臣热衷改制西曲,有与中央政权政治博弈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说认为,南朝律学衰微不振,律学北优于南。但实际上,南朝时仍有很多世家习律。这些律学世家是南朝律学的主力,其传习律学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南朝乐府民歌是商业繁荣的产物,有着浓郁的商业风情。南朝乐府民歌反映了商业贸易的盛况,生动地再现了商人的生活和心理世界,歌咏了商人与妓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杨宁 《兰台世界》2015,(9):149-150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在南朝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突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局面,私学、官学和贵族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文章从南朝学制入手,阐述了南朝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胥燕  沈卫珍 《兰台世界》2015,(3):158-159
本文探寻了东晋南朝上流社会体育运动呈现高雅特征的历史原因,对流行于东晋南朝上流社会主要的高雅体育运动项目围棋、投壶、山水之游进行了历史考证,以史为鉴,指出了东晋南朝上流社会高雅体育运动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发花 《现代传播》2014,(4):159-160
历史上的南北朝,是指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南北朝是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一段时期,也是精神极为解放、艺术发展最为自由的一个历史阶段。"秀骨清像",是指佛教造像中的一种艺术风格,也是中国美术史上对南北朝时期美学风骨的整体概括。"秀骨清像"一  相似文献   

10.
陆探微是南朝宋明帝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师从顾恺之,具有独特的画风,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南朝画圣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及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陆探微是南朝宋明帝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师从顾恺之,具有独特的画风,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南朝画圣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及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南朝宋和南宋朝有别上海某日报14版《古人怎么说"你太有才了"》一文中,作者将写出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说成是南宋朝诗人,时间跨度超过700多年。  相似文献   

13.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千多年来,这十六个字,脍灸人口。特别是离乡的游子,读到这几句话,谁能不牵动故国神思? 公元五○五年冬天,南朝的萧宏领兵北伐。北魏的平南将军陈伯之原是南朝的叛将。丘迟写了一封信劝他归降。信并不算长,总共不到六百字,却是写得文情并茂,婉转曲折,淋漓尽致,是一篇进行说服教育的好文章。上面提到的十六个字,就是其中的名句。果然,第二年三月,陈伯之就带了部下八千人马,归降了南朝。  相似文献   

14.
在汉水中上游地区南朝系大型砖室墓及河北、山西出土的东魏、北齐大型砖砌单室壁画墓的墓室中,出土一种戴尖角帽的胡人画像砖或俑。现有证据表明此类文物在墓室中的含义,与古时方相氏于大丧时开路驱邪镇墓的作用有关。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腊日村人戴胡头逐疫的记载,可知用胡人代替方相氏为南朝荆楚风俗。在1957年出土的河南邓县学庄南朝系画像砖墓中,胡人画像砖与墓室仪仗画像砖、仪仗俑,共同构成一个墓葬卤簿体系。此类墓葬卤簿体系形成于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水中上游地区南朝系墓葬中。已公布的材料中,以邓县学庄画像砖墓的卤簿体系较典型,它对东魏、北齐大型砖砌单室壁画墓中墓道仪仗壁画与墓室仪仗俑共同组成的卤簿体系,产生了影响。襄阳之所以产生此类墓葬卤簿体系并向北朝传播,可能与其在南朝特别是萧梁时期成为一大政治文化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钟志强 《兰台世界》2016,(7):101-103
咏物诗自南朝大量出现是渊源有自的,全方位地考察影响咏物诗创作的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其中,地理文化因素对咏物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亟待厘清。现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期求得影响南朝咏物诗创作的地理文化因素的"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17.
南朝民歌在以"情"为主基调的前提下不断扩展到其他领域,其创作题材、表现手法、美学特征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理念有着深刻的联系,而历史文人通过将民歌与诗句的联系,更加丰富了南朝民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南朝墓葬大致可依其砖室总长分为六个阶层.其中,第一、二阶层的面貌特征较为统一,第三至六阶层的内部皆存在一定差异,不过它们的内部差异性均隶属于其整体同一性之下.因此,第三至六阶层之间的区别即便不是出于制度上的规定,也构成了实质上的等级差异.南京地区南朝墓葬的等级差异可在有关南朝礼制的文献记载中得到部分印证.较之于...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人明克让,祖籍平原(今山东平原县)鬲县。明氏为南北朝时期山东大姓,明克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明僧绍,父亲明山宾,均为朝野名流。克让自幼博涉书史,南梁时恩荫入仕,南梁亡后入仕北周,入隋又仕于隋。克让入仕北周初为学官,后外派出任汉东、南乡二郡太守,北周武帝即位后,复征调入朝,为北周历法刊定、为隋礼仪修订做出贡献。明氏随衣冠南渡,又由南入北,是南朝入北士人之一,南朝士人入北始于梁亡,完成于隋统一,与当时国家统一的趋势一致。南朝士人入北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南北方文化认知趋同,有利于乱世统一。明克让墓志保存完整,对研究其任职经历、姻亲关系、南朝士人北上、南北文化交流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这一时段历史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