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意象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除了托物言志,意象本身也会于不经意间浮现,为作者提供创作灵感。这种最早出现于作家意识中的"初始意象"被格非作为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1)加以研究。本文将以《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为例,从文本出发,探究初始意象在小说故事走向和主题阐释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志宏 《文教资料》2009,(7):123-125
语文教学--在对文本进行多元性解读过程中,应把"我-你"师生关系与文本"主体间性"的解读活动通过"对话"连接起来,使文本解读更加活跃,更加深入,更加富有创造性,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揭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本文就此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对话"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手段,更是阅读教学的原则。基于单元主题的整体架构,建立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促成课堂从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师生间、师本间、生生间、生本间多维的对话方式的转变。"对话"方式的运用,既观照了学生心理安全场域的营造,又避免陷入文本偏"诚信"教育的说教,保留了语文课堂姓"语"的本真。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10)
超文本阅读教学从理念上说就是生于文本而不囿于文本,基于文本而超于文本,跳出"文本"教语文。从根本上说便是要通过参与、体验,从拓展文本到超越文本,以达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联系,校内外沟通,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命化的"大语文"格局,建立全新的语文素质教育模式。那么,这种超文本的阅读教学应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6.
咏物是宋词的重要题材,张炎总结咏物词之最高艺术境界为"不留滞于物"。凡臻于这一境界的咏物词作,皆于描摹物象之外寄托着更深的意蕴,形成物象层与意蕴层相互叠映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苏轼的"人格化"咏物,是于咏物词中打造多重结构文本空间之滥觞。周邦彦借咏物词抒发身世之感,并创造出"勾勒"手法,使咏物词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更加分明。南宋咏物词则继承了北宋的艺术资源,并继续深化多重文本空间结构的艺术造诣。辛弃疾创作咏物词,能够娴熟运用周邦彦的"勾勒"手法,而姜夔将物象空间转化为意象空间,转换了所咏之物与意蕴寄托的虚实关系,从而达到"不留滞于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的主体间性本质出发,阐述了经典文本所具有的主体间性文本特征,指出正是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中,才实现了文本的经典存留,从而为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角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职高语文课堂活力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社会"穿越"盛行的启示,基于建构主义、共情理论,从教材、教师、学生等课堂三要素深入探索了职高语文课堂"穿越"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文章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学生与作者间穿越、学生与文本间穿越、学生与学生间穿越、学生与教师间穿越等四个"穿越"教学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是近年常见于各类研究文献的一个新词。但其泛化使用却不无问题。其实,这个概念从名称到内涵都还有待认真讨论。本文将要说明:"互文性"是"语篇间性"(文本间性),与互文根本无关。互文问题和语篇间性(文本间性)问题分属两套学问;但是二者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鲍德里亚的早期文本《物体系》的理解需要从对象、意指和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从对象维度看,《物体系》从功能之物、非功能之物和意识形态之物三个层面展开对“物”的分析和批判。从意指维度看,“物”的批判的深刻意指是历史与文化批判,最终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的反思、批判与拯救,其中心是意识形态批判。从方法论维度看,鲍德里亚通过将精神分析方法和符号学方法移用为《物体系》的意象分析方法和文本架构方法来完成其思想铺展。对象、意指和方法的三重透视是理解鲍德里亚此后其他重要文本的总钥匙,其后来的文本只是将批判对象由“物”的批判逐渐拓展为对生产、消费和符号的批判,从而构筑起宏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体系。与《物体系》相似的批判意指和批判方法始终贯穿于鲍德里亚的其他代表性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鲁学”是一门显学。鲁迅作为新旧时代间承接物的特质,鲁迅作品的高度成熟性,鲁迅思想的忧愤深广,使得一代代学者走入鲁迅的文本世界之中,由青年至中年,从皑皑初雪到皓发白首。历代学者的心血凝结成灿若繁星的研究成果,也基本涵盖了鲁迅及其作品可供阐释与研究的各个层面:鲁迅的思想研究;鲁迅的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阅读之根本——"文本"入手进行深入地解读,找到架起教师、学生与文本这三者间的支点,用期待的目光,审视阅读期待,实现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的有效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香港诗人梁秉钧的"咏物诗",既重视"物"自身内涵的呈现,也关注"物我"关系变化所带来的诗歌写作视角和表达技巧的转变.他从最朴素简约的物事出发,既沟通、延续、发展了古典文学的"咏物"传统,又代表、呈现了消费主义语境下后殖民、后现代都市的物质需求和期待,更使"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等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话题在文本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含,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阅读教学到了一个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中年级阅读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的层次性入手,循序渐进,做到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经典定义为:"文学是审美的语言艺术"。然而,后现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文学文本发生了转向,即从传统的语言文本转向了以日常生活为文本,文学文本的价值特征也从审美转向了消费。网络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可以从网络文学文本创作主体、叙事方式和价值特征体现出来。网络文学文本的大众化、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等特征很好地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文本形态。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部分,提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具体文本要求整体把握。同理,高考语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也应整体把握题目要求,整体把握材料中事物间的内部联系。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比较关系、正反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镞如何成为一种灵物文化特质"这一问题出发,探讨了镞所具备的三种属性——神圣属性的文本确认、从整体中分化的意义及多种文化依据的汇聚——使其成为灵物文化特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文化的实践与展演中,一种特定文化特质的选择过程实为一种建构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梅培军 《广西教育》2014,(28):44-47
正何谓现象学语文?简而言之,现象学语文就是在教学论的层面提倡语文教学以"生活世界"和"学生体验"为出发点,用文化还原法还原、重组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的关系(胡塞尔现象学专业术语,意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指师生之间的阅读主体关系),将语文还原为多彩、真实、质朴、鲜活的语文。现象学语文汲取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提倡语文教学应将"学生体验"作为切入点,其文本解读观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指归。现象学语文认为,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两颗种子》是湘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我以《两颗种子》一文为例浅谈低年级文本的细读。一、细读结构和主旨文本细读的"细"容易被误认为是"细碎"的"细",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教材的整体。文本细读首先应该从文本的整体出发,先从整体读懂文本内容,了解文本写了什么,段落层次的安排,梳理文本的脉络,文本最主要的写作特点等,总之要从全局感知文本、读懂文本。《两颗种子》全文共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两个少年向一位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