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型批评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整个文学经验和批评做原创性的分析对比,寻求文学的本质属性。爱伦·坡的爱情经历及创作对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洛丽塔》是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李》在主题、人物、情节上的传承和发展。文章用爱伦·坡的爱情原型来解读《洛丽塔》。  相似文献   

2.
爱德嘉.爱伦.坡出众的文才和世人的鄙夷造成了他近似病态的心理,使得他的诗诡异冷艳。坡的诗中大量描写坟墓、鬼神和死亡,基调忧郁、凄美和感伤,令人刻骨铭心,呈现一种荒诞的美。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女性形象通常都会出现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在出场之初便会不久于人世。基于此,以《乌鸦》和《椭圆形画像》这两个作品为例,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度研究得出爱伦·坡是一位以男性叙事为中心、女性缺乏话语权、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文试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美国19世纪颇具争议的作家爱伦·坡作品当中所流露出的恋母情结.并结合他的生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究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黑猫》描绘了主人公因为酗酒而变得疯狂暴躁,对黑猫进行了残忍虐待,后来又杀害自己妻子藏尸和最终被抓的故事。爱伦坡由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恐怖环境的描写渗透了恐怖怪诞和人物的变态心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乌鸦>为例,分析了爱伦·坡的主要诗歌理论:篇幅不宜过长、要创造美、要以忧郁为基调等,以及其重要的创作主题:美女之死,让读者体会真实情感与艺术技巧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7.
论爱伦·坡《黑猫》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非常重视小说叙事技巧,《黑猫》是体现他高超娴熟叙事艺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黑猫》是他叙事艺术的典范.例如:冷静的叙事态度,离奇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对人性恶的深度挖掘,等等.  相似文献   

8.
论《莉姬娅》中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莉姬娅》是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之精华,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代表。精心选择的故事主人公和叙述者,用心安排的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敬畏之美、毁灭之爱和不灭之意志交织而成的壮美而恐怖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哈罗德·品特在《看门人》中通过话语权利的争夺和舞台动作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无法消除,彼此的存在亦即彼此的威胁,外在空间的压抑象征着生存选择的艰难。品特戏剧的表现方式是多维而前瞻性的。  相似文献   

10.
艾德加·爱伦·坡的诗歌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无论从诗歌韵律、意象,还是从浪漫主义色彩等方面,都会把读者带入一种美与战栗相伴的世界,《致海伦》、《安娜贝尔·李》、《乌鸦》等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作,尤其能体现爱伦·坡精湛的文字驾驭能力、独特的审美观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埃德加·爱伦·坡和苏轼都是各自所处时代的杰出诗人,它们都对后世影响深刻。该文将两人各自的名篇《乌鸦》和《江城子》进行了比较。两者都属于表现诗学浪漫诗歌,有相似的主题,相似的语调和相似的表达方式。但由于诗人的文化背景差异,他们的审美风格,写作技巧和诗歌的境界都不尽相同。该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进行简略的赏析。第二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和两位诗人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两个文学作品和两位诗人的差异之处进行分析。该文旨在发掘两个文学作品各自独有的魅力和两位诗人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来分析坡在作品中所深刻表现出来的人们对死亡、虚无的恐惧,对人性本能的恶、对人格分裂的恐惧,以揭示“恐怖的源头在于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爱伦·坡开创了小说史上一个新的类型——侦探小说,这种“类型小说”在行文上有着作家独特的奇崛怪诞的风格,但最大的特征却在于在“效果统一论”思想的指导下,巧妙地运用了悬念手法,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悬疑效果,又彰显了智性推理的魅力和人的理性力量的强大。而这一切,又都是超越于小说的道德讽喻性之上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倒正是道德讽喻性的退居次席,成全了爱伦·坡以“窥探”为手段、以悬念为生命的侦探小说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于184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泄密的心>是反映他惊艳写作视角和恐怖美学的经典力作.作品以眼睛作为恐怖情绪的来源,以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变化作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动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跟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切身感受其内心的恐惧,并领会恐怖效果的实现所带来的独特美感,从而挖掘人性中的丑恶、阴暗以及病态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爱伦·坡(1809——1849),其历史地位近半个世纪来在西方评论界直线上升。坡是欧美文学史上提出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的第一人,就此而论,坡的短篇小说理论较其更为人们熟悉的诗学,某种程度上有更大的历史价值。在我国,这位曾对“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产生过不小影响的美国作家,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小说创作和诗论著述已经陆续同读者见面。不足的是,对他的短篇小说理论的评介,迄今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白,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坡的短篇小说理论作一系统性专门评介。 考察坡的短篇小说理论得失,有必要明确它产生的历史环境。欧美短篇小说,作为文学类型最新的一个分支,大体经历了寓意、写实、象征三个发展阶段。假如以作家  相似文献   

16.
方凡 《海外英语》2003,(3):36-38
[导读] 哥特(Goth)原指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中的哥特部落。哥特人骁勇善战,在公元5世纪作为主力军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让罗马人又怕又恨。1000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首先使用哥特这个词来特指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耸立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长的窗户,幽暗的房间,阴森的地道,有的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让人联想到让意大利人胆战心惊的野蛮、凶狠、嗜杀、恐怖的哥特人。18世纪后期,英国作家贺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以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ary)出版,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批评家。他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很大,特别是法国象征派诗人奉他为楷模。他的短篇小说以神秘,恐怖而闻名于世。虽然后人对他的作品褒贬不  相似文献   

18.
黄萍萍 《文教资料》2008,(32):34-35
在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被归于浪漫主义作家之列.但就其短篇小说来看,浪漫主义不能完全概括他的作品特色.笔者认为,其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将从其短篇小说中的象征意象、对于潜意识中非理性冲动的描摹,以及其作品的不确指性三方面来分析坡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生态批评不同,认知生态批评认为认知科学与文学可以融合,强调人的心智与环境的互动。本文借用认知生态批评范式,从社会认知和寻路认知两个维度,对《厄舍府的倒塌》中主人公罗德里克理性丧失的缘由作深层次的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