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南麓的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小村落里,从始龀儿童到耄耋老翁人人都是歌唱民歌的好手,民歌内容分阴歌、阳歌、长篇叙事诗三大部分、而且时空跨度大,远至黑暗混沌的三皇五帝,近至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至于合作化时期;民歌曲调丰富,大江南北兼容并包,巧妙地融合了长江音乐和黄河音乐、阴柔音乐与阳刚音乐,对研究汉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具有标本意义.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的丹江口市吕家河武当民歌村.  相似文献   

2.
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作为革命文艺中心,出版了大量民间音乐出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学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是1939年成立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批书籍、报刊.马可、安波、吕骥、张鲁等音乐家持续开展了民间音乐采集、研究工作,对口头传承的信天游、郿鄠、秦腔等解放区所在地的民歌、民乐、戏曲等进行广泛采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大量民间音乐的相关出版物.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自成立后8年间,在民间音乐资料方面,出版10种民间音乐研究资料丛刊,还有编辑完成未出版的民歌集6部,这些都是延安音乐家的大量田野调查成果的汇聚,保存了大批鲜活的民间音乐资料.  相似文献   

3.
民间音乐是民族音乐的泉源,在当前,对民间音乐的传承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该文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民间传承类型和传承方式进行了分析梳理,作了比较意义上的分类及归纳概括.  相似文献   

4.
杨美萍 《兰台世界》2015,(5):122-123
武当道教音乐是教义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音乐在唐宋达到鼎盛,至明代普遍势微,历代诗词文献中均保留大量明代道教音乐活动记载。武当道乐广泛群众基础与影响力是道乐发展颓势中一枝独秀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武当道教音乐是教义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音乐在唐宋达到鼎盛,至明代普遍势微,历代诗词文献中均保留大量明代道教音乐活动记载。武当道乐广泛群众基础与影响力是道乐发展颓势中一枝独秀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富有民间音乐资源,以歌曲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在民族危亡重要关头,通过整理挖掘民间歌曲,唤醒民众,凝聚民族精神,团结御侮,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传统。现代中国社会风雨如磐,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异常重视民间歌曲的价值意义,从启蒙民间到走进民间,研究和运用民间歌曲,形成逐渐系统、完善的民间歌曲理论。中国现代民间歌曲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三个基本阶段,即承启近代文化发展的学堂乐歌教育歌唱运动时期,在科学、民主思想影响下所出现的"五四"歌谣学、民俗学与乡村教育运动时期,新音乐运动与大众文艺运动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7.
王成民 《今传媒》2010,18(10):74-75
在我国以往的广播音乐节目中,对于专业创作音乐和由专业音乐工作者改编和表演的民族、民间音乐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完全由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和表演的民间原生态音乐则往往比较忽视。我们的广播节目中应该加进一些真正的民间音乐,这将有利于国际间的接轨和交流,也将丰富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为几乎由专业音乐工作者一统天下的所谓民族音乐重新注入生机与活力。而这一项工作应该由广播传媒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九宫山志》包含的图像,宫宇,名迹,艺文,杂志等共十门三卷的内容详细记录了历代九宫山的道教音乐活动。本文通过对《九宫山志》相关记载的研究重塑湘南道教音乐活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伊河 《大观周刊》2012,(46):48-48
戏曲作为中国传娆音乐文化中的一种集艺术性、审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音乐形态在清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时期.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形成;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本文将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对清朝戏曲在民间的盛行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徐颖 《兰台世界》2015,(9):105-106
宋代音乐主流更多是以民间音乐形式呈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场地为宋代音乐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同时,演奏乐器和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使得宋代音乐快速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最高峰。  相似文献   

12.
韩佳彦 《今传媒》2013,(1):131-132
汉魏之际是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变化与道教发展休戚相关。汉魏之际的天灾、人祸无不造成人口数量剧减,因道教重"生",提倡广嗣兴国,使得道教得到高层统治者的关注,为其传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又因汉魏之际大量道民迁徙,带动了道教向全国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魏时期的人口数量上、分布上的变化,论证汉魏之际人口变化是道教从民间宗教向正统转变,从巴蜀向全国传播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北宋音乐家郭茂倩世袭清正廉洁之家风,不仅政绩出众,而且以极高的音乐造诣推动着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他编撰的《乐府诗集》、《杂体诗》等音乐、文学史料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任莉 《山西档案》2015,(2):102-104
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收集是实现其历史价值的重要保证。音乐档案这一新兴的档案门类,对民间音乐的保存和整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音乐档案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意义进行简单概括,进一步提出民间音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华夏音乐“主声”汉代乐府之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兰台世界》2015,(9):98-99
汉代乐府音乐是继先秦《诗经》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古代音乐的大汇集。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改建乐府,推动了乐府音乐的繁荣。面临内忧外患严峻形势的汉哀帝不得已裁撤乐府,却客观上促进了乐府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新近音乐研究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洞经音乐产生的时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得出了洞经音乐出现的时间比道教音乐产生的东晋南北朝时期稍晚一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刘慧平 《大观周刊》2013,(5):34-34,81
20世纪60年代,西方音乐学研究者首开始了对城市音乐的研究,既而产生了人类学的另一个新的分支城市音乐人类学。伴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和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学者也不再局限对民间音乐的研究,而是逐步开始了融入到了对城市音乐多元化的研究中。本文章主要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现状,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另外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希望中国省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更加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是指存活于民间的、鲜活的、发展的音乐文化资源。为记录和保存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当下活态音乐的生存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04年成立项目对活态音乐资源进行主动收集和保存。[方法/过程] 以中国音乐学院民间音乐资源建设项目为例,运用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方法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民间音乐及与其存活相连的文化事项整合考察,并以录音、摄像等多种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结果/结论] 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音乐文献建设工程,在特色资源建设、艺术实践、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代的民间音乐,即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政治以及民族间音乐交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则就清代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进行浅显的探讨与剖析,以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与韵味。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13,(9):22
本刊讯(邸荣芬记者)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马西沙主编的十卷本大型宗教文献资料集《中华珍本宝卷(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华珍本宝卷》项目主持人马西沙回顾了宝卷研究项目的立项与运作情况,并与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宝卷的价值、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宝卷是研究中国古代民间宗教的基本资料。明清时代,中国的正统佛教、道教走向衰落,而新兴的民间宗教教派则大批涌现,在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