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为背景,通过对哈尔滨市高级中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总体情况以及影响教师认同感的主要因素,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增强教师课程改革认同感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归纳了英语新课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及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并针对影响英语教师认同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教师认同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认同感对决定课程改革成败而言非常关键。本研究对重庆市北碚实验区的两所学校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也对认同感测量工具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满意;两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较高,其中小学教师的认同感又高于初中教师;教师都比较热爱教学工作;然而,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资源支持还不充分,导致新课程的实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虽然教师认同感研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我们对认同感理论模式的结构效度所知甚少。对课程改革启动与实施阶段的教师认同感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修正后的教师认同感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结构效度;教师实施改革的行为意向取决于教师对改革的成本效益评估、新课程的实用性、实施改革的担忧事项以及相关支持等因素,它们可以归纳为对行为的评价、主观标准和感受到的行为控制三个类别。其中,教师对改革的成本效益评估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方研究指出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能支持教师成为改革代理人,提升其改革投入。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实施新课改十年S省的调查研究,考察教师课改认同感与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能通过影响教师对新课程特征的认知,并能通过改革学校改革管理来提升教师的改革价值感,进而影响其课改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772名中小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进行的调查,我们得知,教师的观念还需要更新,要增强他们在观念和认识上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热情较高,意愿较强烈,态度较积极;就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而言,骨干教师和非骨干教师、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不同教龄段及不同地区的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江西省各学科新课程实施年度报告的研究,建构了全省新课程实施的概貌:关注教师对新课程认同感;重视教师培训;建立立体教研网络;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探索课堂教学方法;重建教学评价体系。应该说,各学科改革精彩纷呈。当然,也遭遇了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协调各种相关力量,认真诊断,共同面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变革研究者开始关注信任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教师的同事间信任、认同感及其感受到的改革成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任在课程改革中可以发挥“缓冲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即巩固教师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够有效地改善他们对课程改革的主观评价与感受以及实施改革的行为意向,进而提升教师对课程改革成效的观感。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教师的认同感对改革实践的深化具有重要影响。从教师认同感的相关维度,对我国2868名教师进行的认同感现状调查,有助于探究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认同与教师认同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教育评价改革,但不同地区、职称、任教科目、教龄教师的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且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认同是影响教师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改革全面深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需强化人本设计,完善适应性评价管理体系;打破传统改革路径中对领导者身份的惯性认识,培养“种子教师”率先引领评价改革;学校变革实践应遵循“实践感”逻辑,注重学校文化氛围影响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本人在甘肃省农村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以定西市安定区团结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为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障碍点,了解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熟悉程度及学生的反馈效果,进一步探讨师生对新课改的认同感。笔者认为:应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课堂策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真正地提高数学素养与成绩。  相似文献   

11.
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认同感是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包括教师对改革的评价、感受和行为意向。自其兴起以来,学者们将它应用在不同改革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中的课程改革研究中,并且初步探讨了认同感与学校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同感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改革过程的理解,改善对课程改革的规划,并且促进教师态度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动手—动脑"教学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教学内容的认知、教学方法的认知和教学能力的认知三个方面。提升该领域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包括:一是开展教师职后主题培训,二是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三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四是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30):87-88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就在于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成就感,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找到符合自身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有效规划,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使学生更有效地学好英语,实现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素质和参与程度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要建设一支适应课改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校长首先要准确把握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并转变教师管理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课程实施研究:理论转向与研究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7,(1):63-68,3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研究领域发生了由结构——功能观向文化——个人观进行转变的理论转向。与此转向相匹配,研究者关注教师认同感、效能感、情绪和学校文化的研究。这些理论转向和研究焦点关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观意义建构,不仅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新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上的启发意义,而且也启示我们在新课程实施的实践中,要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参与有意义的课程变革,同时也启发我们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广大中小学教师走进新课程、建设新课程,观念更新为先为重。本从心理学视角对新课程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做了理论论证和操作思路设计,以期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观念认同感、主体责任感和行动方向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调整改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还要积极的进行角色和观念上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教师的"蜡烛"身份产生了质疑。迄今为止,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余载,随着人们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愈加混乱,认同感集体下滑,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蜡烛"隐喻进行重新审视,还原教师这门职业所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对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师生对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但教师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熟悉程度较差;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了积极变化;数学新课程的评价依据与方式有积极变化,但“唯分数论”现象依然存在;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四基”和“四能”的达成情况较差。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2)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教科书,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素材。(3)把“隐性知识”纳入教学范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落实“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进一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路江明 《贵州教育》2011,(23):28-29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新课程改革的质量。从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贵州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和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然而,不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对新课程改革"执行不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