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对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智慧挖掘1.从"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观点中学会理性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联系的普遍性表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板书)(导入新课)师: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个道理我们已经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为什么又是运动变化的呢?先请同学们考虑“联系”这个哲学概念的含义是什么。生:联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3.
事物之间无条件地存在着联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含义一是指联系的普遍性,即一事物的内部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客观地存在着联系。人们既不能因为高兴而凭空“创造”联系,又不能因讨厌而任意消灭事物…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规律,其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是对世界上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科学)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相似文献   

5.
误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解析】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说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各个事物内部以及该事物同周围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沈边境 《教师》2014,(12):37-37
联系,就是事物跟事物之间以及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各国遇难总人数已达到20多万人。震惊之中,救灾之余,我们也应重视这次海啸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哲学思考。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随后暴发的疫情以及广泛开展的国际大救援大赈灾活动……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我…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这里我仅就因果联系在德育中的实际运用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或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但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普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事物也是普遍发展的。发展是通过矛  相似文献   

11.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这里我  相似文献   

12.
魏云 《考试》2014,(Z1):59-61
<正>唯物辩证法是《生活与哲学》最重要的板块,是历年高考不可回避的必考点,主要讲述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涵盖三大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其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内部来讲,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从事物的外部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从整个世界来讲,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世界上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大纲》的说明(续)陈先达,杨耕第六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系统和要素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二、普遍联系中的中介三、普遍联系中的系统第二节世界的运动发展。发展和过程一、相互作用与运动发展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敏 《教育探索》2001,(6):56-57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科之间相互联系 (即“科际联系” )已提上了日程。本文试就高中化学实施“科际联系”教学的缘由、策略和方法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实施“科际联系”教学的缘由   1.物质世界存在着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宇宙间的每一事物都同周围事物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同理,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普遍联系,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实施“科际联系”。   2.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自 20世纪以来,边缘学科与横断学科…  相似文献   

15.
所谓联系,即寻找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零散的知识纳入一个有机的系统。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只有在普遍联系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这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逻辑性、时事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笔者想就因果联系在德育中的实际运用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同仁们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着的事物组成的统一整体。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且,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密不可分的。认识事物,必须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的特点之一。联系或关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黑格尔的体系是神秘的,但他的基本思想却是辩证的。黑格尔强调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概念中的反映。黑格尔认为,实存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直接统一,因此,实存也就是事物。在他看来,一切实存都是相互联系的,根据与后果是相互依存的,整个世界就是无限联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相对的,此物制约他物,而他物也制约此物。列宁对黑格尔关于整个世界的必然联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具体性的思想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中哲学常识内容多,概念多,原理抽象,而学生的经验、知识又相对有限,有时很难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注意更多地使用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努力让每堂课都充满乐趣和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一、引用寓言故事哲学常识部分讲到,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