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基本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视野下,应坚持新能力本位课程观,即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以开放的、多元思维为取向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工作过程本位三个阶段的分析,阐述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将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组织的核心,达到提高工作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目的,从教师、学校、政策制度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不少职校正在进行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课改方案的实施,即教学工作及其管理.因此,必须进行配套的教学管理改革,以确保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探讨能力本位的教学管理策略.1.开放式的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再一次发生了新的变革,由能力为本位转向以素质为本位,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具有地方特色、职教特点的校本课程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工作过程课程的优化形态,较之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性,是职业教育"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升华和质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包括:确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促进了教育客体的社会化、凸显了职业院校的社会功用。构建工作过程知识、整合课程价值取向、发挥职业载体作用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优化路向。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过程本位的转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实践分别以专业基础课、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形式呈现,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望未来,从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职业人格"本位理念的确立、综合型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师协作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与建设实践。可以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引发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学生为本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所谓课程改革的目标,指贯彻课程改革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课程改革的成果(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是一对矛盾体,自从学校教育和课程产生之日起,就隐含着二者之间的矛盾。任何一种课程都是对这一矛盾关系的某种形式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前七次改造的课程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在课程功能上实现了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建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特征的课程结构.建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课程也因此变成一种动态化、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学科本位"、 "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三次较大规模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对三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三种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既能体现高职教育"双重属性",又能兼顾学生就业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理念指导的课程开发和设置新模式,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三次浪潮解读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思考.认为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即实践本位、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本位。三次浪潮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顶天立地”.即理念保持先进.实践科学到位。  相似文献   

12.
考核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准确认识考核过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考核过程真正成为教学的促进环节,是构建新的考核模式的基础.针对实践性较强的刑事技术类课程,在高职教育的理念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过程性、动态性考核的“三维多元一本位”的课程考核模式,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模式,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目标,对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家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针对目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二手车评估》课程需要打破学科本位,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市场调研与专家论证,归纳出岗位工作任务,确立《二手车评估》课程开发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任务为载体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模式,以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迈进,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交融整合,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真正以专业能力训练养成为核心内涵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即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改革能否真正实现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成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项目式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CAD园林工程图制作课程中.文章提出以围绕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学生为本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所谓课程改革的目标,指贯彻课程改革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课程改革的成果(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是一对矛盾体,自从学校教育和课程产生之日起,就隐含着二者之间的矛盾。任何一种课程都是对这一矛盾关系的某种形式的解决。社会本位的课程,认为社会是最为根本的,社会的价值是绝对的,课程就应当体现社会的价值。个人的教育必须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个人是局部,是特殊…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技术专业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课程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所构建的一个理论新框架.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积极进行课程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了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与设计项目式课程,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一体化,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作本位学习的概念是通过工作本位学习的过程、内容及相关方的角度来界定的.据此,工作本位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组织类型.近20年来,国外关于工作本位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基础理论、发展驱动因素、课程教学、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及影响与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工科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校本微型课程的形态,探索高职教学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形成融教、学、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高职数学课程服务于工作过程和专业需求,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从而实现高职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