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君 《留学生》2009,(9):28-31
8月1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金色舞台上,一位扬琴演奏家正在深情地演奏中国民乐《映山红》,乐曲清脆嘹亮,优美动听,时而如叮咚的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舞台也随之灵动起来。这位扬琴演奏家就是刘月宁,当年,她正是凭这首《映山红》名扬海内外,那个热爱扬琴的小女孩,如今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世界音乐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张宏全 《考试周刊》2013,(97):42-43
<正>朗读具有情感美,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真挚火热的心(除了少数凄美的故事外)。朗读具有语言美,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火山喷发,时而如新春闷雷,时而如柳丝悠扬。朗读具有节奏美,时而强,时而弱,时而缓时而急,给人回味无穷、余音萦绕的境界。朗读具有潜在的功效,学生在众多的朗读中练成口顺心顺,渐渐地升华到手顺笔顺文通,文笔粗糙简陋也让朗读粉饰  相似文献   

3.
黎学文 《留学生》2011,(4):62-62
《东欧扬琴音乐文集》是国内外著名扬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博士亲自选择并翻译成中文的、由东欧扬琴演奏家和音乐学家们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的专辑。是该学术领域的海外文献在我国第一本被翻译成中文并编辑出版的文集。  相似文献   

4.
扬琴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扬琴演奏家和制琴家一步步传承和改良,现如今的扬琴型制已经十分成熟。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扬琴,从而进行对扬琴的系统化学习中。在初步学习中,扬琴的基本功练习尤为重要。如果缺失了基本功的练习,对于演奏扬琴较大难度曲目时,会更深刻地感知到把握乐曲时更加不会得心应手,为此更加凸显出扬琴基本功练习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1.动情入境,邂逅审美感知。每个儿童的身上都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如果教师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儿童的这种天性便能得以释放,那么,学习也就发生了。视频引发真感情。在教学苏少版《音乐》三上欣赏课《映山红》时,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着优美的歌曲。这时,一段视频映入眼帘:夜深人静,潘冬子问妈妈":党在哪里?""爸爸去了哪里?"妈妈掏出了一颗红星,唱出了《映山红》,歌声轻柔,此时,学生眼里泪光点点……紧接着,《映山红》再  相似文献   

7.
课题<乡下人家>给人一种暖心的感觉.现代社会寸土寸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虽然近了,但是心灵之间却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我们怀念曾经在乡下的游泳嬉戏、泥巴蚯蚓、山中探宝……当看到<乡下人家>这个课题时,觉得这"乡下人家"时而是一种背景,时而是一个场地,时而又是一大群聚在大树底下或河埠头聊天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上接本刊第四期) 四、李白思想性格与诗歌艺术研究 (一)李白思想性格研究 20世纪20-30年代比较侧重对李白个性和人生观的探讨,认为李白性格特点是乐观和豪放.如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9年版)就认为,李白"在那个解放浪漫的时代里,时而隐居山林,时而沉醉酒肆,时而炼丹修道,时而放浪江湖,最可代表那个浪漫的时代,最可代表那时代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在分析李白的人生观时则说,其特质有两方面,一方面"合仙侠为一人",另一方面是"快乐得置将来的名利于不顾".也有学者认为,李白性格和心理上具有悲观和颓废的因素.如汪静之<李杜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5月版),有一章专论李白的颓废思想,认为李白悲观、纵乐、颓废,是因为对人生十分不满,其思想的根基是哀人生之长逝.  相似文献   

9.
文章大多是应时而写,如杜甫的<春望>.同样,有些课文可应时而教,这里的"应"有顺应、回应的意思,"时"就是指眼前面临的现实.虽然它们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编者赋予其应有的顺序和位置,但是作为教者还是可以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在教学顺序上作一些调整,这应当属于对教材的二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日子,我参加一次观摩教学活动,听讲了二年级的<山寨>(北师大版)一课.执教者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学生时而齐读,时而自由读,教师时而范读,时而领读.加上多媒体课件的烘托,所有学生以及在座的听课教师仿佛都置身于那林遮树掩的山脚下.  相似文献   

11.
湘江夜思     
<正>和着暖暖、盛满生命气息的春风,我来到湘江边。只见奔腾的江水一浪紧追一浪,激情地向前跃进,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面对滔滔江水,我陷入了沉思。湘江,湘江,你的生命正如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延绵不断: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谁知道你渊深的江底沉淀了多少人类的文明?入夜,沿江明灯万盏,尽收眼底,一轮圆月高挂空中,倒影江中。江面起伏不平,水中的月影也时而缩短,时而伸长;时而残缺不全,时而圆满如镜。我抬头看看天空,月儿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于无声处,快乐积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文字。"习作好坏的关键在于素材是否真实感人。1.在游玩中积累素材。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能表现人的最真实内心世界。春暖花开之时,带上学生去踏青,他们欢呼雀跃,如放飞的小鸟,在田野中尽情释放自己的心情,时而采集标本,时而浅尝溪水,时而举目远眺,时而驻足探讨。此时紧按快门,用胶卷记录这一幕幕生动灵趣的画面,让学生的记忆永  相似文献   

13.
时间在流逝     
<正>时间太瘦,指尖太宽,时间总是这样——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手指缝里溜走,等到我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抓住的只剩下空气,时间是一条单行道,我们在这条单行道上奔走着,我们时而欣喜地且歌且行,时而忧伤地裹紧衣服默然前行。一眨眼,十几年就这样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在新教材中的篇数较老教材增加了不少.单题材来说,就有天文知识,如<太阳>;地理知识,如<最大的"书">;建筑知识,如<赵州桥>;动物知识,如<松鼠>:植物知识,如<花钟>;生态知识,如<黄河是怎么变化的>:科技知识,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书画知识,<名碑荟萃>等等.  相似文献   

15.
王君 《考试周刊》2013,(10):193-193
<正>客观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的规律可以分为必然规律和统计规律。必然规律是指事物本质的规律,它毫无例外地适用于事物所有个体;统计规律是指通过对随机现象的大量观察,所呈现出来的事物的集体性规律。统计规律与事物的单一个体的性质时而偶合,时而近似,时而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月亮、女孩、空空荡荡的背景。——题记夏夜,微风轻拂,虫鸣蝉声依依;月光似水,柔和地透过重叠的树叶,在泛黄的画纸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沙沙沙"铅笔摩擦蹭过纸页的声音,清晰可闻。一位少女蹙眉屈身,小拇指抵住画纸,拇指半握住铅笔,细致地描摹着眼前的一景一物。女孩的眉间时而舒展时而紧缩;时而抬头默默凝视月亮;时而拾笔在画纸上细细勾勒,颜色很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家乡在山里——滩头镇三溪村。在我眼里,我的故乡是最美丽的。春天,故乡的松树林依然郁郁葱葱,映山红却已开遍千山万壑;身上沾满泥土的竹笋,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不时地从地下拱出来;九头兰则悄悄地在山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清晨,我看到一个男孩骑在牛背上,箬笠上插着、手里捧着映山红,边舞边唱着:"长毛花,红皑皑,山里婆娘赤脚梗……"向笼在一片炊烟中的村子走去。  相似文献   

18.
林疑独认为儒释道三教同归于道,他兼采三家思想诠释<庄子>,反映了宋代儒释道合流的时代思潮.林疑独在学术上追随蔡卞、推尊王安石,与王安石学派的其他学者一样,他在解<庄>时,以儒学为本位,通过得意忘言的方法,调和<庄子>与儒学的关系,并重点发挥性命道德之说,宣扬因时而变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杯又来啦!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可能是比同样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更加盛大的典礼。在汉子们穿着背心、抱着啤酒坐在电视机前投入地随着球赛进程时而欢呼、时而咬牙的同时,还有一群"妹纸"也睁着一双桃心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时而尖叫,时而流口水……越位是什么?长传是什么?帽子戏法又是什么?不知道,但我们统统不介意!我们就是一群伪球迷,我们的世界杯就是帅哥们的球场Show!  相似文献   

20.
七月交响曲     
雨,无疑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他总是那样喜怒无常,时而温柔腼腆,时而激情奔放,时而哀怨浪漫。七月,一个热爱音乐的姑娘,她要迎接"雨"这伟大的演奏家。刹那间!一件乌灰的斗篷从明亮的天空飘过,世界转瞬间沉浸在一片灰暗中——亭台楼阁上的青灰色瓦片,显得饱经沧桑;香樟的头发被染成了时髦的"万绿丛中一点黄";红叶榆李那艳丽的红袍被映成了酱紫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