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科学探究也是如此。疑,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动因和目标,是整个探究过程的纽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在参与探究时,学生要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根据已有科学知识对所作的假设加以检验,并且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思传达给别人。而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  相似文献   

3.
陈客斌 《福建教育》2007,(11):56-56
多一点主动提出问题,少一点被动思考问题。在传统的自然课中,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设计的“知识目标”、“教学任务”,只得把学生硬往教案上拉。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观察、实验,得出共同的结论,就算是圆满的自然课。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的基础上问:“观察了蜗牛后,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问题想研究吗?”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如“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蜗牛靠什么爬行”、“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体现。笔者针对幼儿提出问题受传统"师幼关系"、教学观、评价观以及幼儿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关注幼儿的兴趣指向,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注重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给孩子一个鼓励、给孩子一个肯定、给孩子一个空间,才能不断激活幼儿提出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需要重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现象:《指南针》的教学,我曾经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出示指南针的图片,然后讲述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虽然是个小小的东西,用处却很大,比如航海、航空、勘测、探险等都离不开指南针。再提出问题:1.你知道他们利用指南针干什么吗?2.指南针又是用什么制成的呢?3.为什么指南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去探索指南针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呼声是越来越高,每一位科学课老师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其间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使课堂变得异常民主热闹,在这种良好的民主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必须求"活"。"活"并非指表面的"热闹",而是指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兴趣、心情及其高效投入的程度,其实质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状况,是教师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的学习氛围。时代呼唤教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睿智探寻英语高效课堂的"给力"之源,直逼初中学生的"最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科学“树干型目标实验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往往还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有时甚至是教师以讲解代替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缺少实践的检验。没有具体体验,  相似文献   

10.
陈建光 《福建教育》2005,(6A):48-49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活动过程,是许多科学老师关心的话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有严格的时空限制的,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又以探究为核心,课堂教学的时空突破是小学科学教师给力的方向。一、课的开始力要给准。即设置情境吸引学生,启发他们从中提出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要尽可能是一个封闭问题。例如,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的姚继洪老师执教《磁铁的两极》,课的开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磁铁。磁铁,也被人们俗称为吸铁石。你们桌上也有一块条形磁铁和一盒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进行观察、动手实验和制作、搜集证据、做出解释,还涉及探究结果的表达、评价、讨论与交流。另一方面,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但必须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历实践,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碍斗学课标也指出:“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表达与交流。’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问题意识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但纵观现在科学课堂探究过程的问题总是由教师提出,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也就缺乏问题意识。造成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无机会问、无疑可问。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施政 《科学课》2008,(10):10-11
在日常听课中,我们仍能发现这样一种普遍现象:课堂教学中学习的问题,总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求解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有的教师对提出问题的价值认识低估了;也可能是担心学生提不出实质性问题,或根本不会提出问题。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丧失了提问题的锻炼机会,这将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曹晓 《四川教育》2005,(2):54-54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鱼龙混杂,缺乏价值和意义,甚至可能很无聊,把课堂搞砸了。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价值之有无,就在于教是否有判别的能力。是否有“变废为宝”的机智。同时。不只是教能够提出问题,更要让学生有机会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教学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增添课堂的模糊美,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当下小学科学教学,学生探究活动开展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实验;二是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看实验;三是学生、教师都不做实验,由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做实验,学生亲历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探究过程,且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第二种情况是看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作为重点实验县(区)的课改实验教师,面前摆着的新问题是应该如何很好地开展探究式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为学生设计好了各种实验式探究活动,让学生或个体或群体探究,就连  相似文献   

18.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是从备课开始的,教师备课时要目中有人,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要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以最大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有效探究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智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生成.教师如何备课才能"给力"物理课堂,让课  相似文献   

19.
<正>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整理事实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整理事实的能力。因此,初中的科学教材中编排了较多整理事实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科学新教材中标有"活动"的活动开设有47个之多,其中还没有包括探究和实验等,当然还有我们教师备课时的一些个性化活动设计,可以说基本上每节课中都有学生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不同,其思维模式、处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