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不仅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制体系,还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基本价值的信仰.法律信仰是法治化进程的精神动力,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培养法律信仰的基本路径包括:破除权力本位,树立法律权威;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疏通从利益需求认同到法律价值认同的渠道;完善赏罚机制,促进司法公平.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本治国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个人乃至社会的法治信仰作为其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量,成为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法治信仰是我国实现法治化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法律教育是培育法治信仰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信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本治国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个人乃至社会的法治信仰作为其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量,成为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法治信仰是我国实现法治化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法律教育是培育法治信仰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策和法律是社会调整系统中两种重要形式,长期以来,政策处于一种核心地位。1997年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法律取代政策,树立法治权威,这是一种应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将会制约法治的实现。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与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价值就是法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满足人的主体需要的一系列属性。它包括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两个层面。认识和研究法律价值,有助于调动人们对立法,执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并投身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有助于从观念到行动使法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传统与现代法律价值精神存在相互冲突的因素,必须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中,摒弃传统法律价值中的沉渣和糟粕,大胆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中国法律价值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6.
市 场 经 济 和 现 代 化 的 发 展 客 观 上 要 求 依 法 治 国 。 依 法 治 国 就 是 依 照法 律 治 理 国 家 , 是 治 国 的 根 本 方 略 。 依 法 治 国 有 两 方 面 实 质 性 内 涵 , 一 是 健 全 的法 律 制 度 ; 二 是 法 律 的 普 遍 遵 守 。 社 会 主 义 依 法 治 国 既 要 遵 循 法 治 的 共 性 , 又 要保 持 和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的 特 性 。 在 当 前 , 逐 步 完 善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体 制 , 继续 建 立 健 全 社 会 主 义 法 律 制 度 , 严 格 执 法 , 提 高 公 民 的 法 治 意 识 是 推 进 我 国 依 法治 国 进 程 的 关 键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全民法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内在要求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全民法律教育的滞后。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必须大力加强全民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8.
1、某些方面法律还是空白或涉及较少。近年来经济和民的立法较多,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却较少。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学术研究与文化活动自由,舆论监督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批评、检举、控告权利等专项立法几乎没有。这也使得我国在扼制腐败,监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的缺失,是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上要障碍之—。然而,中国的法律信仰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内涵,本文在对二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法律信仰的实质。并通过对我国具体国情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公众法律信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治大厦的“软件”支持来自于民众内心的对法律的信仰。文章从法律信仰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道德目标和法治目标的达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道德目标的达成,除了国家这一基本主体之外,还有其他主体,他们之间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没有主从的等级结构,反倒是国家在介入道德领域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国家这一主体在这一系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对国家主体的这种定位探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为实现依法治国,迫切需要对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研究.我们不仅要借鉴与研究西方的一些法律文化,还要借鉴与研究我们祖先的遗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摈弃传统法律理念,促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仰对一个致力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社会若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即便制定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只有以形式珲性的法律为法律信仰的生成提供支点,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才能实现法律信仰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治国方针的提出,法治精神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深入人心。但是,公众对于法律信仰的失落仍然是一个严重影响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危机。文章从对法律信仰的理性思考入手,分析法律信仰与法治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广大民众对法律信仰失落的现状和成因,进而提出了培养法律信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从阐述法治国家的真正含义和基本原则出发,正视我国法治建设现状,说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是任重而道远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重、信赖并自愿遵守的精神。法律信仰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构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应当重视我国民众已有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人特别是领导人的作用,并且加快完善立法程序,提高法的内在品质,还要继续推进普法进程,提高司法效率和加强司法公正。只有法律被信仰,才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标志着我国法治 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全面理解“依法治国”含义、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 “依法治国”统一性关系、积极培养现代法律意识,构建民族法治精神等都是大学法 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困绕我们法治建设的深层次障碍是司法职业者不良的职业道德使中国民众对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司法职业道德必须具备三个层次的内容。树立法官的法律信仰是加强司法职业道德的核心,从全方位教育入手,提高进入司法队伍的门槛,强化法官群体中法官之间的监督来加强司法职业道德,坚定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从而最终实现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无论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看,还是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来看,无论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看,还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来看,均表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应通过努力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等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0.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标志着我国法治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全面理解“依法治国”含义、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性关系、积极培养现代化法律意识,构建民族法治精神等都是大学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