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尝试论述中国传统美学中“气”的概念具有两重涵义.中国传统美学中“气”的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气”的概念.哲学“气”的概念是包含“气本体”论和“气分阴阳”说两方面思想内容的统一体.进入美学领域之后,“气”两方面哲学意藏进一步分化、发展,形成了美学上“气”的涵义的二重性:二种涵义沿循“气本体”论思想,将气——作家之气——文章之气三者一气贯通地联系起来,说明文气得之于作家之统,为作家、作品风格论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种涵义充满“气分阴阳”说的矛盾思想和辨证精神,将文艺作品等审美对象外观的美看作是其形式构成因素合规律性矛盾运动所造成的,触及了形式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艺术很讲究“气”字。作文章“最要气盛”;绘画要“气韵生动”;书法讲究“力实而气空”;歌唱中要求行腔“一口气”。这说明,对气的要求,是我国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人欣赏艺术时一种习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吴子良是南宋后期的文坛名家,是宋代浙东文派“叶适一陈耆卿——吴子良——舒岳祥一戴表元”一脉辞章之学谱系中守先待后的关键人物.其“为文大要有三,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的文论观点,主张“理”“气”“法”的兼备与融通,既是对当时质木无文的道学文体、文过其质的科举文体等文坛浊流的涤荡,更是对古文优秀传统的弘扬.吴氏为文事理、文气、章法兼具,在南宋后期上承叶适、陈耆卿,下启舒岳祥、戴表元,师徒继踵,薪火相传,代表了宋文发展的主流,捍卫了古文传统的清流,在散文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因声求气”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解读模式。“声”就是“熟读”、“讽咏”,是指读者的有声接受;“气”就是“神气”,是指作者的旨趣和作品的神韵。所谓“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感悟作品,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风神格调。古人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戴震提出的“二气”说(本受之气、所资以养者之气)是他在本体论上超越前贤关于气论的独特创获,此论不仅深化了传统气化流行的宇宙观,而且使其新伦理思想获得了坚实的形上理论的支持。由本体论上“二气”的辩证统一关系到伦理观上理与欲、自然与必然、内与外等完美结合,再到认识论上凸显联结“二气”的“智”,体现了戴震哲学思想的严密性和整体美。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哲学家.他继承了中国哲史上阴阳气化论的传统,将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批判地改造了佛教提出的“能”、“所”思想,提出了“能必副其所”的命题;主张“格物致知”、“知行统一”.这些观点,完善了其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炁”字与“气”字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可以用“气”字来代替“炁”字。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的角度审视“炁”字,就会发现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文章探究“炁”字字源,剖析“炁”字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考证“炁”字的独特文化意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一词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强调以软实力取胜是中国传统兵学的主要特点,其中尤以《尉缭子》的论述最为详尽.“刑以伐之,德以守之”的治国思想,“武植文种,本于政胜”的军政思想,“先敌而谋,料敌后动”的谋略思想,“制定刑明,明赏决罚”的法制思想,“存亡安危,系于桴端”的用将思想,“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的士气思想是《尉缭子》软实力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声门发声时产生的初始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声音的最终效果。“声门挡气”是指声带发声时与呼出的气流产生的瞬间的力学状态,是喉部机能的一部分。笔者从对美声唱法传统精髓的再认识,对“喉头安放”下的“声门挡气”的机理状态的分析,探讨“声门挡气”技巧与声音审美之间的联系,以及围绕这一技巧展开的训练,从中对“声门挡气”的理解有了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严羽“气象说”评述朱东润先生在谈到南宋诗论家严羽的“诗之法”时曾说:“此中气象之说,最为不易捉摸”①也未作任何解释和说明.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要准确地把握严羽的“气象说”,必须首先界定“气象”这个概念.“气”、“象”或“气象”一词都并非由严羽首创.早在先秦时代,哲学家们已看出了“气”与“象”的联系,日《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且有《管子·内业》日:“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可见,老子虽在论述“精”、“象”同“道”之关系,然却已萌发了“气”与“象”有某种联系的思想.荀子就说得更清楚了,“凡奸声感人而道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主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荀子·乐记》)那么,何谓“气”?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气”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并且有其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气”,《说文解字》:“云气也.象形”.就文字学范畴讲,最早是指云气,雾气;但从中国思想史这个角度讲,最早是哲学范畴内的概念,即哲学家们所谓的万物之源.《老子》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的  相似文献   

11.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者必先涮其气”的说法,在民族传统唱法中,也认为气息足歌唱的基础,认为“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因此,呼吸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命构成问题,黄老道家在形、神的基础上加入了气的部分,认为人的个体生命由气、形、神三个要素构成,这是对中国传统形神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三者关系问题上,以形为“生之舍”,气为“生之充”,神为“生之制”,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13.
泰州儒学虽然充满了创薪精神,但他们始终坚守儒学底线,崇尚圣人之道,推崇儒家经典,儒家的经世哲学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并坚持进行圣学教育.泰州儒学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仁”“礼”“中”等思想,他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平民,“儒”气都很重.他们治学虽然兼收并畜,但仍以儒家学说为主.泰州儒学把孝悌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孝悌本色,孝亲情结很重,但他们并不盲孝.所以泰州儒学既坚守了儒学阵地,也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气”作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范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有着原创性意义。“气”是体验的世界,生命的本真,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元素,也是人精神的原生性形态,是思想感情获取本原性力量的源泉,这些特性,使“气”具有成为创生文学艺术母体的意义。再者“气”也决定着人的个性、气质,而一个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则决定着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并使其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在现今的物理学中可以机械地理解为“气体”(相对固体、液体的物质形态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色发展现点。 充分了解气对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武术、兵学、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传统道德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文学、艺术天才,在诗、词、书、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一生坎坷但性情乐观,虽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但是在豪放、粗犷风格中不难体会出蕴含其中的“蔬笋气”.苏轼作品中的“蔬笋气”和他融儒入佛的思想也有较大关系.本文拟对苏轼作品中的“蔬笋气”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7.
“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是雷锋精神的集中体现,曾是社会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后来渐渐被遗忘、放弃和置换了,变成了做“国家栋梁”、做“拔尖人才”和当社会的“革新者、开创者、引领者”.这些提法多了雄豪之气、霸王之气,也多了焦躁、冲动、轻妄和咋呼的心态;少了沉稳之气、平和之气,也少了谨慎、谦虚、素淡和清静的情结.芸芸众生,如果都想当领袖,那么,谁来做“背心”?万千学校,如果都要培养学生当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那么,谁来做“八大员”,谁来扫街道、搞绿化、造房子?每位家长、每个教师都对儿童少年“恨铁不成钢”,都要他们争做“刀刃”,谁又去做“刀身”、“刀背”和“刀柄”呢?  相似文献   

18.
气是贯穿于中国古典哲学首尾的一基干范畴。《国语》、《左传》标志着气本原的萌芽;先秦的黄老四篇尝试构建了气生命哲学体系;董仲舒确立了气本体哲学体系;到明清以来,以方以智、严复为代表的思想家使传统气理论经历了“西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避免历来在“气”的语义阐释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本文把“气”的语义分析建立在功能描写基础上,证明“气”在南北朝与唐代书论中共有三项功能意义,其中“内在审美特性”这一项语义在南朝出现说明在书法理论的起始阶段就重视对书法艺术精神内涵的追求,而“力度之内在审美特性”这一项语义在唐朝出现是唐朝追求阳刚之美的时代风尚在词语上的反映.比照“气”在普通文献与书论中的功能及意义,可以推测出南北朝与唐朝书论审美语词“气”的语义来源于普通文献中指称人物的“气”,说明古人是把书法作品当作“人”来认识与欣赏的.  相似文献   

20.
“气”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文艺美学范畴首次出现于《乐记》。“气”被用来解释乐的生成、乐的政治工具性、乐的功能性,其美学内涵的形成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巫术活动及“乐”的理念等各个方面。《乐记》中乐“气”范畴的理论成型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