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应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修饰甘薯β-淀粉酶获得新型修饰β-淀粉酶,探究新型修饰β-淀粉酶酶解甘薯淀粉对制备高麦芽糖的影响.采用HPLC法分析新型修饰β-淀粉酶酶解淀粉产物,并优化其酶解甘薯淀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新型修饰β-淀粉酶酶解甘薯淀粉时,最佳酶解参数为:酶解pH为6.0,酶解温度为55℃,酶添加量为150 ...  相似文献   

2.
1淀粉的结构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以贮藏状态存在的多糖。其分子通式为[C6H10O5]n,C6H10O5表示一个葡萄糖单体,n为葡萄糖单位的数目。从数百至数千不等。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2种。一般的淀粉都含有直链和支链2种分子,天然淀粉中直链淀粉约占10%-30%,支链淀粉约占70%-90%。  相似文献   

3.
淀粉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 ,多存在于种子与块茎中 ,是白色无定形粉末 ,它是一类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属多糖。在一般的淀粉中都含有直链淀粉 (淀粉颗粒质 )和支链淀粉 (淀粉皮质 )两种。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在结构与性质上有一定区别 ,它们在淀粉中占的比例随植物的品种而异 ,直链淀粉约占 1 0 %~ 3 0 % ,支链淀粉约占 70 %~ 90 %。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 ,式量比支链淀粉小 (式量的大小与淀粉的来源及分离提纯的方法有关 ) ,是由葡萄糖以α -1 ,4 -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 (如图 1 ) ,可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 ,再被麦芽糖酶…  相似文献   

4.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淀粉为原料,采用三种麦芽糖生成酶和α-葡萄糖苷酶进行了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研究。考察了麦芽糖生成酶和其组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配合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60℃下合用β-淀粉酶,普鲁兰酶和真菌α-淀粉酶(加入量均为0.1L/t淀粉)先部分糖化,再加α-葡萄糖转苷酶(加入量为1L/t淀粉)进行转苷反应,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低聚异麦芽糖,且总糖化转苷时间短(30h)。在此基础上优化出了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流程,并试制了低聚异麦芽糖,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异麦芽糖达到18.7%,潘糖达12.3%,异麦芽三糖达8.0%,质量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49页“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中,其实验原理中有这样一句话: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不少老师和同学感到疑惑,觉得与酶具有专一性这一特点相违背,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其功能各异,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淀粉与糖原     
淀粉和糖原都是D一葡萄糖的高聚物,称为多糖。淀粉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块根和种子中。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又称动物淀粉。但是淀粉和糖原在结构、性质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天然淀粉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是由200—300个D一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一糖苷链连接而成。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遇碘显兰黑色。支链淀粉是由大约6000个D一葡萄糖分子组成。在支链淀粉的结构中,除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外,还有以α—1。6糖苷键或其它连接方式构成分支键。  相似文献   

7.
淀粉溶解遇碘(I_2)起反应而显蓝色,这是淀粉的一个特殊性质,因它反应灵敏,所以常用来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下面就淀粉与碘反应的显色原理和条件做一介绍。一、淀粉的组成和结构淀粉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多存在于种子与块茎中,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可以得到麦芽糖,在酸的作用下能彻底水解为葡萄糖。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这两部分在结构与性质上有一定区别,它们在淀粉中占的比例随植物的品种而异。1.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约为10%~  相似文献   

8.
<正> 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况下,由诱导物诱导才能合成的酶。例如,大肠杆菌中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就属于诱导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麦芽糖等的α-淀粉酶也是一种诱导酶,多种微生物都能产生这种酶。如果将能合成α-淀粉酶的菌种培养在不含淀粉的葡萄糖溶液中,它就直接利用葡萄糖而不产生α-淀粉酶;如果将它培养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它就会产生活性很高的α-淀粉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  相似文献   

9.
用三种浓度的乙草胺处理三种水稻(优质谷华籼占、杂优稻粤优青占和常规稻穗灵占)的发芽种子,水稻幼苗生长不同程度受抑制;已草胺对三种水稻的α-淀粉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而对敏感品种华籼占的β-淀粉酶活性有较大影响,据此,该研究认为,水稻对乙草胺敏感与α-淀粉酶无关,而可能与β-淀粉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实验教学中,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在课堂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现将这三种方案陈述如下,并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1淀粉的结构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以贮藏状态存在的多糖。其分子通式为(C6H10O5)n,C6H10O5表示一个葡萄糖单体,n为葡萄糖单位的数目,从数百至数千不等。淀粉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2种。一般植物体内的淀粉都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不同作物的淀粉中两者所占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温α-淀粉酶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影响,为准确测定NDF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玉米、豆粕、玉米秸秆和黄豆秸秆为原料,开展5批试验,每批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每批试验中,分别用0、0.5、1.0、1.5和2.0 g/L高温α-淀粉酶对其在75℃处理24 h,研究高温α-淀粉酶的浓度对淀粉消失率和NDF测定结果的影响;用2.0 g/L高温α-淀粉酶在75℃对饲料原料分别处理0、12、24、36和48 h,研究高温α-淀粉酶的处理时间对淀粉消失率和NDF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温α-淀粉酶的浓度升高,玉米、玉米秸秆和黄豆秸秆的淀粉消失率分别线性提高(P0.05),但对豆粕的淀粉消失率影响较小(P=0.401)。玉米和豆粕的NDF测定结果分别线性降低(P0.05),但对玉米秸秆(P=0.300)和黄豆秸秆(P=0.144)的NDF测定结果影响较小。随着高温α-淀粉酶处理时间的增加,玉米、豆粕、玉米秸秆和黄豆秸秆的淀粉消失率分别线性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豆粕、玉米秸秆和黄豆秸秆的NDF分别线性降低(P0.05)。结论:添加高温α-淀粉酶能够有效降低饲料原料中淀粉含量,淀粉酶添加量越大或处理时间越长,对淀粉含量降低效果越明显,饲料原料的NDF测定结果就越准确。在本试验中,用于测定饲料原料的适宜α-淀粉酶的浓度与时间分别为2.0 g/L与24 h。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的注解有: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而在原来的旧教材中的表述为: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那么淀粉到底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否分解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三理科班学生必作的学生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淀粉遇碘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仅一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使淀粉逐步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显色。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结构、性能、化学反应活性等各方面分析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差异。指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自的特性。随着对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研究的深入,将促进淀粉在各行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包埋法优化“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简化操作步骤,缩短实验时间,确保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淀粉酶对麦芽糖和蔗糖的作用及酶的专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易受温度和pH的影响等特点,教材中针对以上的特点安排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其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显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而在高三选修课本中,从“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中我们知道。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纪英 《生物学教学》2001,26(11):46-46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 ,我们常常用淀粉与碘变成蓝色的反应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与碘变成蓝色 ,这是淀粉的特性。这种蓝色反应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1 显色反应淀粉与碘呈现颜色反应 ,直链淀粉为蓝色 ,支链淀粉为紫红色。这是由于碘分子进入淀粉螺旋圈内 ,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缘故。其颜色与淀粉糖苷链的长度有关 ,当链长小于 6个葡萄糖基时 ,不能形成一个螺旋圈 ,因而不能呈色。当平均长度为 2 0个葡萄糖基时呈红色 ,大于 6 0个葡萄糖基时呈蓝色 ,支链淀粉的分支长度只有 2 0~ 30个葡萄糖基 ,故与碘呈紫红色 ,…  相似文献   

19.
利用凝胶柱层析和乙醇沉淀从绿豆中提取并纯化出组分均一的α-淀粉酶抑制剂,同时就绿豆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条件对猪胰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做了分析。确定了绿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所提取的绿豆α-淀粉酶抑制剂对温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影响淀粉与碘显色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与卤素单质碘作用呈紫色 ,直链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实验室常用到直链淀粉这一试剂 ,因为它的水溶液与碘作用呈蓝色这一特性不但可用于定性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 ,而且还用于定量分析 ,如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碘量法就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来指示终点的。因此研究“影响淀粉与碘显色的因素”很有实际意义。我们选用分析纯的可溶性淀粉、无水乙醇、化学纯的碘片、盐酸等试剂 ,用比色管作反应器 ,肉眼观察实验现象 ,初步探讨了浓度、温度、酸度、I- 含量、乙醇含量、淀粉新鲜程度等因素对该显色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