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实现大众化教育的方向转变,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2015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49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党和政府把引导、安置大学生就业创业放在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先位置上。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高度重视,全国各高校更是设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项经费,把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及就业工作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调查和跟踪调研,本文就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领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完善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提高专业技能。在就业工作指导上,扩大就业指导范围,深化就业内容,完善就业人才队伍,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就业,需要从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就业观,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辅导员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师韵茗  陶宏 《文教资料》2009,(20):195-197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现象.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然而,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已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针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现状,学生工作者对就业工作指导应当从对整体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引导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枫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195-199
以近三年就业辅导工作经验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综合素质的缺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差、"后劲儿"不足甚至不懂得职场基本礼仪等毛病影响了他们被用人单位所接受,而这也折射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大学生在品德、文化、业务及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困难,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实究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学生素质水平的偏低和用人单位的畸形要求造成的。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发掘其原因,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肖宜宁 《文教资料》2009,(27):162-16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蔡敬华 《文教资料》2009,(2):224-22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针对大学生现状形势的客观分析,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对于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及相机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重点分析了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机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学校发展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探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并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又有结构性问题,这两类问题的叠加使就业与再就业显得异常困难。剖析就业环境,细分就业主体,有目的地针对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有助于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因素、高等教育和学生个人自身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要加强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女大学生自身(内因)和外界社会环境(外因)的角度阐述了男女两性就业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机会不平等的对策,希望对和谐就业环境乃至和谐社会的创立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大量劳动者和各方面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原因等方面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基于32所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高校毕业生存在明显的就业方式偏好、就业地域偏好、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和就业单位行业偏好。从就业方式来看,高校本科毕业生明显偏好于"国内升学"和"国(境)外留学";从就业地域来看,高校毕业生明显偏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高校毕业生主要偏好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等机构和单位;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高校毕业生主要偏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导致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单位行业等方面存在就业偏好的成因:一是"985工程"高校毕业生具有相对优越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二是"985工程"高校良好的社会和学术声誉,三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典型的二元分割。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偏好,毕业生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风险防范意识,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政府要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剧增,人才供过于求,许多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这种现象不仅对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在阐述现状、分析危害之后,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实证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对此进行多重视角剖析。阐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是应对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受女生自身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政府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就业工作应该扩大工作范围,应在大学生还未进入实际的求职阶段前,就开始帮助他们进行就业准备。基于对全国19所高校1608个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在校生的调查数据,从大学在校生就业准备的角度实证分析他们的就业压力与就业信心,结果发现有将近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就业的准备不足,有超过41%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就业的自信不足,有将近80%的学生表示就业压力较大或者很大。这说明高校的就业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地扩大服务范围,将那些不是毕业生的大学生也纳入到常规工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