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和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换句话说,作文是写,就是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而我们的作文,往往是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感等用口头语表达出来,然后再在作文本上用书面语言写出来。可见作文与说话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聋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并发展聋生的语言,培养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和智力,补偿听觉缺陷。叙述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是学生根椐看到的图画、动作演示、场景、生活中的简单对话等,通过认真观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或一段简单的话,而说话的基础是有声语言,聋生生理上丧失了听觉,因此无法从小学会听话、说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能力是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小学作文主要是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具体通顺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聋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形成并发展聋生的语言,培养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和智力,补偿听觉缺陷。叙述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是学生根椐看到的图画、动作演示、场景、生活中的简单对话等,通过认真观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或一段简单的话,而说话的基础是有声语言,聋生生理上丧失了听觉,从小无法学会听话、说话,没有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形成语言,他们的交际只能借助手势,  相似文献   

5.
<正>聋校的作文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教会聋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交往,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让耳聋学生把看(听)到的、经历过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一、培养聋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对聋生来说就是好玩,有意思。为了使聋生对作文产生兴趣。首先,利用最喜欢的事物去引导。如带他们去游乐场玩,当学生玩得高兴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想不想把好玩的事情告诉妈妈,怎样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 ,怎样训练小学生把周围的事物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改进第一课堂作文教学。 第一课堂作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作文知识 ,训练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是聋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是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聋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日记教学,养成聋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聋生学习和生活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事物、事件耳闻目睹,就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现象。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那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包括"说话——写话——习作",其中三年级是由低到高习作过渡的年段,主要以"段"的训练为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自己所见、所听、所想等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非常不易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在近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中学生写的作文材料枯燥,语言平淡,中心模糊,结构不清,有的离题甚远.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写作上,除了从书中找素材之外,最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聋校中学作文教学是聋校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针对以手语为第一语言,汉语语言为第二语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不能有机结合的聋生来说,进行作文训练是发展聋生汉语语言、训练聋生语言和写作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对聋生进行双语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聋校中学生来说,汉语语言是与正常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聋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聋校应用题的编排来看,低年级以图画式、图文式应用题为基本形式,中年级开始就以纯文字应用题为主,不难看出,在应用题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聋哑学生将越来越面对语言理解能力的挑战。如果聋生对应用题所反映的内容不熟悉,对题目中所使用的名词、术语不理解或理解错误,就不能从文字的叙述中获得对题意的清晰了解,也就无法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听力缺陷给聋生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语言缺陷。由于他们部分或全部丧失听觉功能,所以不同程度地造成他们接受语言和表达语言的障碍,这无疑给聋校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调查,目前聋校作文教学效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写出的作文不尽人意。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是聋校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大胆进行新课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然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汉语书面语是聋人需要学习掌握的社会主流语言。在聋校语文课堂上,自然手语和汉语书面语经常会互相碰撞、互相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若从聋生语文学习特点出发,处理好自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的教学关系,就能让聋生的语言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充分发挥自然手语在聋生学习汉语书面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当聋孩子不能开口说话、无法用声音表情达意时,他会举起双手,用灵活的手指比划出他的所思所想;当聋孩子要学习对他来说十分抽象的方块字汉字、理解汉语书面语句子时,手语就是其达到汉语彼岸的最佳桥梁;而在教师用形象的手语告诉聋孩子这些方块字所表达的意思、用确定的手势语与这些方块字组成的词语、短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时,聋生就正式开始他们的汉语书面语学习之旅了。  相似文献   

15.
“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何谓练习?“反复学习,以求熟练”之意也。那么,要让学生达到熟练地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做,唯有多练笔。怎样练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特殊教育》2005,(12):4-10
作文,是聋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它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底蕴、语言修养、认知广度和思想深度。对于聋生.作文还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凭借作文,他们可以与健听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和需要。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水平既能反映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尚低。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铭 《甘肃教育》2013,(20):76-76
作文是什么?作文究其本质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所谓“我手写我心”。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对于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简单谈谈心得..  相似文献   

19.
陈永杰 《考试周刊》2011,(86):63-63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项综合训练: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进行创造性述的过程。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以及所做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再好的思想内容,再合理的谋篇布局,没有恰当的文字表述,也无法表现出来。学生有了较强的语言表述功底,才能使丰富多彩的童真世界好好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所谓性质即一种事物区别于他属事物的根本属性。义务教育小语大纲关于作文性质的表述是:“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和现行大纲相比,这种表述更准确、更科学了。表现在:第一,把“文字”改成“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了作文本身包含的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丰富内涵。第二,区分了作文与小学生作文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