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教育服务越来越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招收国际学生是当前各国教育服务输出的主要途径。本文着重对“十五”期间中国教育输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输出概况作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是实现中文国际教育育人意图的重要依据.通过中澳国际中文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课程理念、架构和内容上各具特色,但又力求实现"双语共存"的课程理念、"层叠蕴含"的架构特征以及"输出驱动"的内容取向.在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加强中文课程标准方面的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中文教育多层次、规范化的"教研"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教育服务产业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形成我国留学生教育服务产业,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留学生教育服务与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竞争,到2025年,我国有望进入国际教育服务输出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丽泽分校是刚刚成立的新校区,学校隶属于丰台区,是朝阳丰台两区首次合作办学,是芳草地国际学校第一次品牌输出.校区现有3个年级,11个教学班,教师38人,在校学生237人,最大班额23人.学校秉承芳草办学理念,以"荣·融"文化为精神内核,以"践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为基本取向,立足易知易行、和而不同,致力于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发展,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的典范和中国国际教育的品牌,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是我们共同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TAFE积极参与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化战略并做出卓越成绩,其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我国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低,主要分为"教育输出"和"教育输入"两大类,应大力加强"教育输出"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国际教育服务输出是当代各国教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全球经济衰退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各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份额日趋凸显。文章详细探讨了爱尔兰在开展国际教育服务输出中依据具体国情而采取的多个层面的措施,尝试归纳出一些可供借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  相似文献   

7.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了来华留学教育新的使命.本研究通过对世界前八大留学目国最新位序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是影响留学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从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作进一步实证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源国双边贸易关系、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奖学金政策对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具有积极作用;地理距离、学历学位互认政策和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具有负向影响;生源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距离对不同类别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际联结机制,构筑服务"双循环"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以质量为根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双循环"的能力;以资源为保障,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双循环"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心理学家角色的缺失和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学校心理服务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学校心理学家是该系统中最主要的两种角色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中国的学校心理工作刚刚起步,存在着工作人员的角色和功能模糊,专业化程度低、工作方法和模式不成熟等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缺少学校心理学家这一职业角色.随着教育系统对专业心理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在中国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缺少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支援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在"融合教育"成为国际教育形势的时代,学校心理学家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能够在教育中贡献心理学的力量,推动中国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教育列为服务贸易范畴,对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影响冲击很大.大量教育资金流向国外教育服务机构;人才外流更趋加剧;中国教育的民族特性将消减,国际普适性将加强;中国高校优胜劣汰的步伐会加速.针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选择性承诺减让的内蕴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教育服务贸易挑战可采取如下对策转变办学理念,注重教育的服务化、贸易化、产业化;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形成规模和质量效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尽快与国际接轨;主动出击,抢占国际高教市场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教育的开放办学,已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阶段。高职教育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内在属性,以及近年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给高职教育境外“教育输出”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面临一些挑战。建立“以我为主”的观念,实现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精准服务,兼顾境外“教育输出”的公益性、市场性和产业性,形成多赢的集团化教育输出格局,获得国际职教通行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是高职教育“走出去”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