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趣质疑课件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猜一猜,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生1:长方形面积大。生2:正方形面积大。生3:圆面积大。生4:我还不会求圆的面积呢。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哪些知识?生1:什么是圆的面积?生2:怎样求圆的面积?生3:怎样用圆的面积?生4:谁发现了圆的面积?……师:根据你们的提问,知道你们最想知道的是怎样求圆的面积?怎样应用圆的面积?那么下面我们主要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就有了一种学习的欲望,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师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实践课标精神。怎么样去开发学生的潜质与能力?怎样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3.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导什么?怎么导?现以《少年闰土》为例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导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对突出文章的主题,表现文章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少年闰土》一文,是以所写的人物作题目,我们从题目知道文章所写的材料是——少年时代的闰土.我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提出:大家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孩子?有的说想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怎样写的?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义.他们带着问题学,目的明确,自主研读,学  相似文献   

4.
自两年前步入工作岗位到现在,我一直在想,怎样的老师才受学生的欢迎?怎样的课堂才吸引学生?其实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答案,只是升学的压力有时候会让我们做老师的感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反思的同时,我发现其实学生展示给我们的仅仅是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绩这一弱势面.而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借助学生较强势的一面来旁敲侧击地完善他们的弱势一面?的确,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  相似文献   

5.
高考数学往往难以获得高分,尤其是学文科的同学,能够在数学科目中取得良好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数学怎样复习才能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笔者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大家都知道,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分数上,更多的是在于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思维与兴趣上。作为考生,要想在将来高考中获得高分,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想一些问题,学生怎样才爱学数学?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数学教学最终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我喜爱数学,学数学,教数学;教数学,学数学,年年对数学教学有新的认识.那些新的认识都来源于自己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概念的范畴,用元认知的理论来描述,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是平时的家常课,还是研磨公开课,我们常常会想:如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组织有效的教学?怎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一些?怎样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更有趣一些?我们要深挖数学教学内在的趣味,让"趣味"从数学教学的内部自然释放出来、流淌出来。1.在交流讨论中释放"趣"。数学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是他们喜欢的一种相互学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许多高一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总是说: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初中怎么不一样呢?因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要想让学生能较好、平稳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须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后,学习时就会觉得"乐在其中"。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愉快的去学习呢?怎样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  相似文献   

12.
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我们可以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概括。但幼儿总是要长大的 ,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去上小学。幼教工作者应该怎样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做准备呢 ?我认为 ,除了“八五”期间国家级课题“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成果 (朱慕菊主编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系列丛书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12)提出的 ,要做好社会适应能力、前读写学习、前数学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外 ,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学习阶段的衔接。1 .注意水平的衔接我们知道 ,“注意”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 ,无论是成人还是…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为什么学数学、怎样学数学却是举足轻重的新课题. 数学家齐民友教授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发达的现代数学作为核心的文化,是要衰亡的,相关的民族也会衰亡.”怎样学习数学呢?学习数学首先应该抓住一条线,这就是概念和公式.概念和公式是解答所有数学题的依据,同时也是基础.对于它们不仅要记住,而且要理解.怎样理解呢?对于概念,应该先逐字逐句地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生:学芭蕾、学弹琴……)这些是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乡下孩子是怎样生活的?想知道吗?(生:想知道.)让我们来读读《乡下孩子》这首小诗,一起走进乡下,去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吧!  相似文献   

15.
郭瑞炜 《家教世界》2010,(12):54-54
学习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特点?你有着什么体会?你笔下的学习生活又是怎样的?我们很想知道。尤芳:学生,"学"字当头,即以学习为主。一直以来,我都是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在面临种种与学业相冲突的抉择时,若实在无法调和,那么其它利益只能服从学业利益。郭老师:这是对的啊!学习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你呢?小楠:我也以学业为重,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只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觉得枯燥缺少色彩。于是,我慢慢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过去的研究着重于"教什么"和"怎样教",至于学生"怎样学",研究甚少.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研究学生怎样学是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必要基础,因此,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日益受到重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在教育情境中依据一定教育目标进行的,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的学习有共同点之外,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由问题组成的 ,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问题教学法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 ,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 .1 问题的提出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似乎只是为了“考试”.教师考虑最多的也是“教什么 ?怎样教 ?”的问题 ,很少顾及学生“学什么 ?怎样学 ?”的问题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多年来 ,笔者一直从事中专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讲解演练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数学?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我们怎样对待课堂?这些都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学习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让我们感觉  相似文献   

19.
伊平 《现代教育科学》2007,(4):79-79,37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学期我在高一数学教学中遇到这样一类问题:许多初中数学学科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并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有的甚至由此丧失学习的信心。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没有真正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