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位聪明、机灵的三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刚上一年级时,我就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去年我发明的“新型盲人报警拐杖”  相似文献   

2.
<正>上写作课时,老师先让我们做一个游戏——角色扮演盲人和聋哑人,并强调游戏规则:盲人在聋哑人的帮助下安全抵达目的地,全程不能用语言交流。游戏开始,同学们被分成盲人和聋哑人两组,我扮演的是盲人。戴上眼罩后,我的世界只剩下一片漆黑,顿时,恐惧和不安涌上心头。这时,我的手臂被人搀扶着,他示意我向前走,  相似文献   

3.
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返回时,车上上来一位盲人,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11,(8):17-17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期研发出了盲人能够驾驶的汽车。 马克是一位盲人,他最近驾驶一辆经过专门改装的汽车在某国际赛车场上行驶了2.4公里,而且能转向避开障碍物。  相似文献   

5.
跟你去天堂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马路,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被当场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护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到了天堂门前。一位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所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反映了盲人的内心世界和痛苦:盲人若是能看见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即使只有短短的三天,也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7.
盲人电话机     
研究目的我家对门住着一位盲人阿婆,因为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每次打电话她总是找我们家帮忙。阿婆还告诉我,有时我家没有人,她只好自己拨电话,所以经常打错电话,白白浪费了电话费还常常遭到对方的谩骂。有一次帮阿婆拨完电话,我想要是装一台阿婆自己能拨打的电话机该多好。  相似文献   

8.
盲人也能“看”世界,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眼睛,而是舌头,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有一位15岁的盲童,他的嘴里能不停地发出“滴答”声,利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科学家也正试图揭开盲人回声定位之谜.  相似文献   

9.
盲人也能“看”世界,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眼睛,而是舌头,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有一位15岁的盲童,他的嘴里能不停地发出“滴答”声.利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科学家也正试图揭开盲人回声定位之谜。  相似文献   

10.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今年3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乔治·谢灵是一位出色的盲人钢琴家,曾经为三位总统演奏过,并多次获得艺术大奖.一次,乔治·谢灵独自出行,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他想要穿过马路,可这条道车流如潮,他一个盲人不敢再往前走,只好等待着,看有没有人给他带路.这时,他感到有人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地     
盲人的眼镜最近,国外为盲人試制了一种“眼鏡”。这种“眼鏡”的大小和形状与普通跟鏡一样,只不过重量此普通眼鏡大一倍。戴上这种“眼鏡”的盲人行走起来,能够躲开眼前的大障碍物。曾有十四位盲人用这种“眼鏡”作过試驗,結果他們全部准确地避开了障碍物,順利地通过預先安排好障碍的300米长路程。其中有一名小女孩經过一个月的特殊訓练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从小爱动手动脑,前不久在朋友家偶然结识了《发明与革新》,当时就被其新鲜内容所吸引,真是爱不释手,相见恨晚。朋友看到我如此痴情,就送给我几本,回家后我认真翻阅,根据介绍的一些发明与革新方法,我大胆地设计了一种“盲人扑克”,只因工作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信息闭塞,条件有限,不能亲自动手制作,心中倍感遗憾。今天我把自己设计的“盲人扑克”寄给你们,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设计的盲人扑克由操作台与扑克牌两部分组成,在操作台上装配有出牌系统、识牌语音提示系统、计数触摸系统及作弊控制系统。整系…  相似文献   

14.
盲人助看器     
正有一次,看到一个盲人伯伯行动很不方便,我想:能不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盲人重见光明呢?我上网搜索资料,了解到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球内有可以成像的构造。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  相似文献   

15.
正盲文是开启盲人光明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我们可爱的盲人朋友可以博览群书,更好地读世界。盲文又称点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的发明不得不归功于布莱尔。"妈妈,我为什么看不见你啊?我要眼睛……"寒冷的冬日,在法国库普雷城城郊一个鞋匠的家里,一个小男孩绝望地哭喊着。这个小男孩就是布莱尔。他3岁时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刺瞎了自己的左眼,两年后,另一只眼睛也发炎了。因为无钱医治,这只眼睛也变瞎了,他变成了一个盲人。布莱尔不愿意接受自己是  相似文献   

16.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位经理突发奇想,建议说:“盲人习惯于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盲人布赖勒     
世界上有一位著名的盲人路易斯·布赖勒。他于1809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三岁时,有一天他在父亲的店铺里玩,当他捡起一个尖工具时不小心跌倒,从此双目失明了。 过了几年,布赖勒进入了巴黎一所盲人学校,在那里他学会了靠双手摸26个字母读书。这些字母的宽度与高度均达数英时。这是盲人的阅读的原始方法。由于每个字母都很大,很短的一篇文章就得几本书,每本书都重达8~9磅。 后来布赖勒成了这个学校的教师。他想为盲人寻找一种更好的读书方法,但这事很不容易。有一天他回到家里对父亲说:“盲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无数的…  相似文献   

18.
现年37岁的达隆特·格特艾是一位先天性盲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还是一位著名的微型雕刻大师。 达隆特从小看不见任何东西,也不能够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甚至无法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长得什么样。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在南非开普敦的一所中学礼堂里,坐满了盲人孩子。他们兴奋地交谈着,对即将到来的体验充满期待。一位盲人女孩走入礼堂,示意大家安静。随后,一连串急促的金属敲击声响起,她大声询问:"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伽马射线爆发的声音。"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因为他们真的听到了"星辰"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盲人的光明     
一位拉二胡的盲人渴望在有生之年看看世界,于是他拜访一位道士,道士对他说:"拉断1000根琴弦,你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