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戴臻  唐俊  黄蓉 《教师》2022,(6):99-101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任务.文章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将软件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关联耦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以促进学生技能发展为中心,推进"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融"岗""赛""证"要素于"课",增...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了"1+X"BIM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从制定基于BIM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BIM证书制度下的一体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并对初级证书中技能点进行提炼,与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对照,找到课程内容和证书技能点间的融合点,编制适应"1+X"BIM证书制度的课程标准,用来指导教学,从而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教育"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对专业发展提升过程、专业发展的现有途径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教师网络学习现状研究,分析出"互联网+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培训的补充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了解高职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和优越性,在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学习,能有效地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同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的规范化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的依据,然后论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最后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给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20条意见,也称"职教20条",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给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师、教材和教法需要进行深刻变革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教改革"的深刻变革与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一致性,以跨境电商新专业的诞生演化为例,分析了教育生态视角下高职"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同时,研究发现产教融合是形成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其内涵需要从资格、实践、专业、层次和角色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保证。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将国考内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既能保证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又能保证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教师资格国考对高职教师教育专业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并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制订"课证融合"式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证制度”是沟通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纽带,高职院校制订“课证融合”式教学计划是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制订“课证融合”式教学计划的原则是融“证”入“课”,以“课”为主,其制订过程包括社会调查、专业研讨、制订教学计划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管理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和手段,它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30年来"基础"课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教学管理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探析"基础"课教育教学管理的变革可以得到一些深刻启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需要高校教师与教育部门"双向推进",教学内容要随"势"而进,教学方法及手段要随"时"而新.  相似文献   

10.
刘恋 《武陵学刊》2022,47(1):137-142
"现代汉语"是一门系统讲授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的中文专业必修课,课程思政融入"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既是对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方针的落实,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我们按照激发兴趣、融合红色资源、树立榜样模范、关注社会现实、避免生硬说教的基本要求,探究专业知识与思政融入的最优结合点,强化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培养,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注入时代色彩,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引导,创新课外作业布置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协调联动等具体措施,将"现代汉语"课程打造成专业"金课",使之朝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点和辐射点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而从生态学角度看,该课程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以大学生为中心"是该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建构的需要,也涉及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该课程的教学应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纠正其生态失衡问题,同时优化其生态空间环境,以提高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学课程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背景下,通过小学教育学课程思政研究,构建课证融合的教学内容,制定体现课程思政设计的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学课程的育人作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高职教育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是"1+X"证书制度试点内容之一.提出"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书—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规格融合、课程体系融合、"三教"改革、"育—训—培—赛—考"一体化基地建设和考核评价融合等五个方面实现"书—证—赛"融合,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工业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高"背景开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协同创新该项活动,能够满足我国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改革教育模式,进而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更好地保障"双高"计划的成功实施.现阶段,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团队合作的基础比较弱,产教没有做到很好地融合.因此,这就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结合现阶段的一些标准促进产教相互融合,让企业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来,并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培训,增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丽虾 《课外阅读》2015,(4):167-168
高职会计力求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实施“双证”毕业的培养模式,但是由于生源、教学方法等问题,高职会计教学困难重重,同时会计从业资格证实行无纸化考试后,考试通过率集聚下降,因此,高职会计只有进行“课、岗、证”融合教学改革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提高考证通过率。“课、岗、证”融合教学改革包括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通过“课、岗、证”融合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增强职业技能,提高考证通过率。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文章就如何实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创新教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发展的一项中长期职教发展战略,它对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新型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必然趋势与现实需要.文章基于"奥迪4S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进行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探索研究,提出了在建立"三群统一"模式和开展"1+X"证书制度下协同推进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的方案,并架构...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相似文献   

19.
"双证"沟通教育是学历和职业资格培训两种教育形式的结合.要实现"双证"沟通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工种,构建融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制订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造适应"双证"沟通教育的师资和实训条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对"双师型"师资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因为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面对社会的高级艺术设计专门人才,艺术设计专业要特别注重培养既懂实际又重理论指导的"双师型"教师.由于艺术设计不断需要创新的思维来应对处于弹性变化中的设计要求,因此,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来加速进行创新教学改革,总结艺术设计的有效专业教学方法,并进行不断的探讨,以适应现代的设计发展和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