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乃旅游之灵魂。”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彰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理念,该文以安康地域文化的传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安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纳总结了安康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创新安康地域文化乃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并提出从“生态+文旅”“毛绒玩具+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等模式多层面提升安康文旅品牌效应,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市场主体建设是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学术界尚缺乏关于该议题的专题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论对文旅融合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并从文化和旅游管理实践的层面出发提出了一个广义视角。其次,以“双向赋能”为核心论证对象,提出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并从供需两端围绕三大核心市场主体初步探讨了市场主体建设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最后,围绕当前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市场主体建设面临的障碍,从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文化旅游企业培育、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文化旅游人才供给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八皖大地上,红色史迹众多,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影响下,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而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天然相融。该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文献调研,分析出安徽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形式方面,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内容方面,安徽红色文化品牌特色挖掘不够,文旅优势未充分释放;手段方面,高科技赋能的机遇与竞争。针对问题,进一步探索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安徽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路径:构建全要素的网络立体营销,助力安徽红色文化传播;借力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创新网络传播模式,培养专业的红色文化传播人才。从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精神动力与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沧州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并不完善,针对沧州旅游品牌目前发展的现状,该文通过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路径来探讨沧州文旅品牌构建思路。以沧州地域文化结合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策略为重点,从理论层面来完善沧州文旅品牌形象建设,进行品牌定位与理念设定,梳理设计思路,明确设计内容,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传播沧州地域文化,增强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与品牌吸引力,促进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剖析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本质特征及旅游高质量发展表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文旅融合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了目前文旅融合实践的总体现状,并以南京市为例具体探析文旅融合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文旅融合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南京市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融合广度和深度尚有较大的拓展空间,需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思路不清等问题及因素,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创新机制,培育主体,推进文化和旅游的全面深入融合,从而推动南京市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于各自产业特点,在发展中密不可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可行性。文旅融合需要结合具体旅游环节,整合相应的文化元素,在内部形态上相互融入。文旅产业链的核心组件是旅游目的地。文旅小镇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等成功的文旅融合案例为探索"文旅互促型"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欣 《中国名城》2022,(4):88-94
文旅融合促进地方文化快速发展.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所拥有的独特珍贵的彭祖文化为案例,探讨地方文化如何融入旅游产品.徐州文旅融合需要找准城市地方文化的特色属性,在深挖彭祖养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独具创意的设计,将养生元素有机融入到有形的旅游载体中,形成独具徐州地方养生文化特色的高附加值的文旅IP,小而精的文旅融合产品...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文旅发展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创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绝佳路径。该文以浙江舟山奇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多元主体协同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及其文化符号的关系,从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保育的角度,研究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首先阐述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意义,然后转向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随后提出乡村文旅资源的保育方案。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新趋势,旅游资源集文化、历史、艺术和建筑于一体,在怀旧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旅游不仅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特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文旅融合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和旅游作用也日益凸显。展览工作是博物馆传播文化、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手段,也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文旅融合视角下,博物馆展览工作如何抓住机遇,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览形式,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城墙为例,就如何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的社会作用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依托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独有的地域特色,发展“旅游+”新业态是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乡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力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借助数字经济开发文旅产业新业态,创新文旅产品,加强游客深度体验,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探索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运营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路径,对于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文旅项目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了《水秀》作为典型案例,进行RMP(资源、市场、产品)分析。通过对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源缺乏特色、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场规模不足、项目定位模糊、宣传受限和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多条优化路径,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手段和演出形式,形成独特的项目形象和记忆点。该研究旨在为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的运营提供借鉴和启示,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市场变化出发,结合当代文旅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对当今旅游文创产品市场进行分析。从加深旅游文创产品文化内涵、优化文创产品承载形式、拓展文化创意客源市场、打造城市文化IP形象四个方面切入,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四个策略,以期为旅游文创产品的转型、优化和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兼具教育和旅游双重功能的研学旅行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业态,应该是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深度合作、紧密合作与长期合作的典型形式.相较于教育视角,文旅视角下的研学旅行研究相对薄弱.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文旅部门参与研学旅行,有利于接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满足研学旅行的刚性需求以及拓展景区和文博场馆的价值与功能.从文旅融合视角看,...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中也提出要推进美丽辽宁建设,增进民生福祉。辽宁省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工业文化资源丰富。文章对中国工业博物馆红色文化讲解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着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度不够,讲解缺乏规范和标准及正规讲解资源有限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讲解;融合红色文化讲解资源,加大红色故事讲授力度以及提升讲解水平,规范讲解专业性等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辽宁省工业博物馆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辽宁工业博物馆成为红色文化讲授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旅游、文化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突破点。中国诗词便是经典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浙江山水诗词的特点是语言精练、意简神远、情景交融。诗词的成功对外译介需要考虑读者的反应和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该文从语义、语用、审美三个维度展开了对山水诗词译介过程中不同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分析,尝试总结浙江山水旅游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文化翻译者应做出的英译策略,包括文化信息的分离、历史信息的整合、思维模式的同化三个方面。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山水旅游文化创新传播与对外推广的新策略,以期为促进文旅产业的模式创新、跨界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敏锐地认识到博物馆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城市内涵形象、承担社会教育功能、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多元价值和巨大潜在影响。基于公共文化特征、文化生态规划、文旅产业融合等理论,客观分析目前四川博物馆事业发展具有文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厚重、文明地位较高、行业发展先进等基础条件,探索研究解决其多维度功能价值明细、布局规划理论优化、线上博物馆价值发挥、综合效益测度模型构建等主要障碍,以传承中华文明新高度、嵌入文化生态新理念、释放民间场馆新活力等创新举措,科学推进四川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中华文明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后冬奥时代,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是辽宁省冰雪旅游发展亟须深入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文旅融合作为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冰雪旅游市场消费升级需求,为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新的实践路径。该文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辽宁省冰雪旅游在产品特色、品牌效应与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基于辽宁省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提出辽宁省冰雪旅游发展策略:提升冰雪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加强冰雪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李俊  付杨 《文化学刊》2023,(8):40-43
2022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出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红色文化资源是辽东绿色经济区九县(市)共有的资源禀赋,如何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将成为辽东绿色经济区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笔者通过梳理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红色文旅产业的比较优势及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构建红色旅游产业“链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并从如何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政策保障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旅融合是建设美丽中国、落实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推动我国社会高层次发展中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共图书馆属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如今的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充分体现出资源优势,承担文化服务职责,明确相应的发展定位与使命,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服务的转型升级。该文在阐述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对文旅融合和公共图书馆进行耦合分析,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实践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深入探讨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多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与转型升级发展形成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