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导学生参加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历史学习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等问题。在探析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意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优化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设计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问题、点评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果等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的历史学习由“知识层累”走向“素养积淀”。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有些 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更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调动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不用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因 此,教师需要从备课、教学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改变,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共振现象及其应用”为例进行项目式跨学科教学设计,体现重实践的非常规教学,即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驱动性任务,教师提供思维导图、“积木化”教具等指导性材料,引导学生在建模探究中解决跨学科项目,在拓展中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外语课堂教学应在模式上进行改革,即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与“习”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概念蕴含了跨越学科界限的普遍性思维方式,为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理解复杂现象、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认知框架。本文基于跨学科概念视角,提出了科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新模式,强调将跨学科概念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支撑,支持学生在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链接已有认知经验,学习并应用科学原理,经历实践活动,提升科学思维,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实践能够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提升初中生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新能源利用中的电力供给作为主题,基于“OTE—RMGA”跨学科主题教学模式,将预设的评价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计“玉门市新能源的利用”项目方案,认识风光互补发电的特点及影响风光互补发电效能的主要因素,生成项目化作品,引导学生从地理、物理视角理解风光互补发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吏观的看法、说法,近些年愈来愈多,简直可以用驳杂来形容了。的确,人们常常在历史课堂和各种著作里,听到、读到各种各样的“史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多少有利于促进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学和历史教育。然而,也毋庸讳言,与此同时,片面、机械、简单、庸俗地理解和运用各种“史观”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此一现象存在于中学历史课堂者似...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芬兰将现象式学习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现象式学习受芬兰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是以真实世界现象为学习起点,从学习者前理解出发,在具身探究和社会参与中修正对现象的认识,进而创造多重表征意义的新型学习方式.现象式学习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构建开放性学习空间、采用设计导向型教学法、创设真实与虚拟学习场域、组建多元教学团队等方式组织实施.该学习方式对我国跨学科教学具有以下启示意义:应关注知识的涉身性与多元性、重视身体作用并赋予学生鲜活体验、通过构建跨学科共同体等方式推进跨学科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使跨学科主题类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应立足课程视域,厘清跨学科主题类作业的内涵和设计思路,结合具体实践探索,通过“目标导向,精准定标”“单元视角,确定主题”“真实任务,激发动力”“个体差异,搭建支架”“评价展示,改进系统”五种策略进行跨学科主题类作业的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二期课改就历史学科新教材练习部分的编制,提出了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距离”的三项原则,并以此作为二期课改历史学科训练习题设计,乃至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置为课程内容的七个板块之一,并给出了十个学习主题示例。课标示例下初中历史跨学科学习的校本化设计主要基于“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主题,结合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融合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学习要求进行,引导学生在南京文脉的源流中追问,在南京文脉的现实中追寻,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内化。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在于对“跨”“学”“评”“行”的正确理解。就“跨”而言,不能转换成为原有校本特色课程的“升级”或“改造”,不能混同为单纯的“跨学科学习”或学科融合,也不能等同于课程方案中的其他综合类课程的综合学习或项目化学习、现象学习等。其要义在于从某一主体学科出发,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眼光促进该主体学科的知识、概念理解,及结合其他学科完成和解决该主体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该主体学科的深度理解,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该主体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即“1”与“X”的关系。就“学”来说,它是以“主题”为基本学习单位的结构化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学习,鼓励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联结的自觉和能力,强调学科间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及过程结构的高通路迁移。在评价上,对教师来说,要关注跨的“真”与“假”、“难”与“易”、“深”与“浅”及学科的整体规划设计;对学生来说,需关注参与的量与质及学习的创新与实效。为深入推进这一新型学习实践,学校须提供支撑,如系统的教师研修、建立跨学科教研组;学科组须建构整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图谱”并开展“原型”研究;教师要立足...  相似文献   

13.
开展“双碳”教育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双碳”视角,设计了“三探‘碳’”地理、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从学科内容、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4个方面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期为初中地理开展以“双碳”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求异与发散,有利于小组成员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人开展,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现选择几个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刘永平 《福建教育》2022,(31):45-47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小学数学课程应有的综合化和实践化的一种课程设计。本文分享个人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并探讨教师如何根据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综合实践和创造中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9,(6):91-95
历史学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历史学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多探索。立足于历史学的文本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学术语境,有助于学生英文思维模式的形成;而中英文历史叙述的比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理论与方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学习是核心素养语境下语文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的必然选择。芬兰开创的“基于现象的教学”是在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的成功案例,对我们理解和实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雪浪斋诗话》云:“诗止于唐”。尽管世人颇多微词,但是在唐诗的巨大宝藏中、珍珠玛瑙黄金白璧俯拾皆是,由不得人们不承认这个事实。宋代诗论家严羽指出,“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从沧浪诗话·诗评》)这“气象”二字用得绝妙,一语便道破了唐诗——尤其是把唐音奏得最响最高亢的盛唐诗,是前人无法企及,后人无法模仿的。“盛唐气象”是盛唐人所独创的特有的现象,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气象”,何谓“气象”?古人已有过许多的阐释·宋严沧浪云:“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再现教学更能让历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枯燥而机械地讲解教材,让学生来机械地记忆,而是还原历史教学的生动活泼,激起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感走进历史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标》在原有的初中历史学科六大知识板块之外新增的板块,《课标》要求以10%的课时投入跨学科主题学习。文章概述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从教学与应试的角度谈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并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路径,同时围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设计综合历史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通过小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