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发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海西地区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其研发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海西地区江西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而福建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据《澳洲人》2009年5月13日报道,联邦政府将投入24亿澳元到研究创新中,包括对大学研究的经费拨付,增加对研究人员的收入支持,还有产业的研发税收减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作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研发投入的逐年增加,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高校专利趋于"分散"导致了大量闲置性专利。本文以我国累计专利申请总量前50名中的31所985高校及所有高校为样本,来验证高校研发人员,研发投入经费对高校专利分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高校每年研发人员的增多以及研发投入经费的加大,专利分散问题日趋严重,基本符合Williamson—Alonso模型假定。我国高校应当重视专利分散问题,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专利适当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全国性大学为样本,对大学筹资结构与办学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经费来源结构对大学办学绩效不构成显著影响,竞争性经费结构对大学办学绩效则构成显著影响。具体到各项经费上,政府拨款比例对大学办学绩效构成显著负向影响,政府补助与合同、个人捐赠与合同比例、投资收益比例、其他核心收益比例均对大学办学绩效构成显著正向影响,学费比例不构成显著影响。我国应该鼓励大学筹资结构多元化和民办大学的发展,促进大学基金会和社会捐赠制度建设,培育和挖掘企业或校友资源,增强政府经费的竞争性和选择性,从而促进大学为赢得更多经费支持而不断完善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自身办学绩效。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创新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以中美10所研究型大学为案例,从R&D的经费规模、来源、支出结构及其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彰显,R&D经费来源单一、大学间的差异大,且经费支出结构存在偏差。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研发的经验,我国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R&D的投入,调整R&D的经费配置,制定规范的R&D竞争性拔款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大学财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各三所知名大学案例的剖析,试图揭示高水平大学资源投入的重点,探求经费结构的规律.通过收入、支出结构及教师配比的研究,本文提出高水平大学特别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保持较低的生师比并提高教师待遇;重视对学生的资助,使得最优秀的学生安于学业;科研经费应主要来源于政府各类基金,以使大学有稳定的经费渠道并满足国家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已有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多以总量指标来衡量研发投入,然而,总量指标会掩盖研发资源的结构与特征,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构建反映不同结构与特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普查数据,探讨不同研发经费结构和人员特征对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来源的高校研发经费,以及不同学历、性别和研发工作性质的高校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竞争法》是美国以研究型大学为重要研发基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系列教育、科研创新项目,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实施的新战略。本文主要分析《美国竞争法》研发经费的投入与其制定的教育、科研创新项目,并从研发经费投入的强度、来源、支出结构及其学术成果方面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研发作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研发的改善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下)--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日本政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运用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进行合作,希望能在高新技术领域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以高科技成果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府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官产学合作的科研体制。日本政府对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例比欧美国家的政府投入比例都小,尤其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的资助比例很小。近几年日本政府开始通过多项科技计划,增加了大量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积极支持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研发活动,并将投资重点放在航天、能源、原子能、情报通信、新材料、生命…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指研究资金分配机构对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征集研究课题,由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基于评审结果选拔课题并向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分配研究资金的制度.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中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了大学的科研水平,改善了大学的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总体而言,日本的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基本达到了提升国家科研水平的目的,也对大学的科研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已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探讨经费收入与学术产出的关系,但经费无法直接转化为学术研究成果,对于这一过程的“黑箱”还未有明确认识。本研究尝试分析经费支出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优化经费配置路径。基于2007—2018年间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采用逐步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经费支出对学术产出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直接效应来看,经费支出规模对学术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中介效应而言,经费支出通过专任教师、硕博士生、固定资产和课题等路径实现学术产出水平的提升,其中正高级教师、硕博士生和课题项目发挥着更大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政府可继续增加对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投入,并鼓励其多渠道筹措经费;政府还要减少经费使用限制,鼓励大学优化经费配置路径和方式,将更多经费用于教师、硕博士生等人员支出,并设置更多课题项目,从而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经费配置效率,为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提供实证数据、理论依据和政策参照。  相似文献   

12.
在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布局的应然之义,有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进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只要具备国家战略背景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并在办学经费、大学校长、发展战略、学科建设、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等方面获得有力支撑,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就能得以建立和发展。为此,当前的中央政府应采取三大举措:设立国家重大专项,对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将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作为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合理规划布局,积极有序地推进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是制约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全国4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仍存在科研项目与地方经济融合度低、纵向项目多于横向;科技人才考核机制落后,研发人员科技收入不合理;科技成果资本化程度低、转化渠道单一等问题。面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挑战,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加强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规划科研立项,建立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机制;放宽研究过程,构建科技创新协同的治理机制;促进成果产出,健全科学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科技评价,实施分类开放的长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韬 《上海教育》2014,(31):10-15
在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科技强国的今天,国家正在大幅增加对全国高校的科研投资。以2012年为例,高等教育经费超过7000亿元,投入各地大学的研发经费超过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以缩小与参照对象或标准的差距为直接目标的一种创新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博弈的过程,其间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湖南省“985”高校为例,通过排名、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其相关差距,从而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在于与所在区域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涉及到“地方”与区域所在的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促互动.应注意的策略有:加大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投入并多渠道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优化地方制度环境,把对拔尖人才特别是对年轻拔尖人才的培养、引进与稳定作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对接地方产业集群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加强国际合作的程度与质量,把科研水平的提升作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推力;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匹配度.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高水平大学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赵鹏 《文教资料》2012,(14):118-119
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国应当逐步完善政府公共财政资助手段,通过给予直接财政补贴、设立发展专项基金、建立绩效竞争性资助办法、给予税收优惠等针对不同主体的多种资助方式搭建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的基本框架,同时考虑政府、社会对资助经费的监管,确保公共财政资助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与社会双重逻辑,探索经费投入对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优化配置路径.本研究通过对2009-2019年我国59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经费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且主要通过学术逻辑下的学科建设队伍与平台等中介路径实现;社会逻辑下的政府支持对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社会需要的影响不显著;中介路径总体上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但各高校的优化配置比例和调整方向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通过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优化高层次人才经费配置、积极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和提升课题经费管理灵活性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发挥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驱动作用,优化经费配置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发能力与内外部支持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已有相关文献构建"研发能力—内外部支持—创新绩效"概念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研发能力、内外部支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和内外部支持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外部支持对研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解释了企业加强内外部支持和增强研发能力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水平是大学能力和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际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费收入对大学国际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财政拨款、专项经费投入和事业收入等分别对国际论文发表、国际会议参会人数、来华留学生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重大专项来支持大学国际化发展;还可鼓励大学多渠道筹措经费以提升经费规模。  相似文献   

20.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为代表的发达省域率先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其动因在于促进区域经济生产函数优化升级和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四省(市)的高水平大学整体实力明显提升,高水平大学指数之和在全国占比呈现增长趋势。在发达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高强度集中式的财力投入方式、对功利化竞争性指标的过度追求以及引发高水平大学聚集的“马太效应”等问题值得反思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