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和蓬勃发展,各省各地的高校都陆陆续续地开设了小语种专业,其中,哈萨克语言专业也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学习哈萨克语言。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学好这门语言的语法,该文对汉哈量词的发展、分类、语法特征做了对比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学习运用多种语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事物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时代的变迁,词汇作为语言中对环境改变反映最敏锐的成员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关于词汇的分析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派生词又称附加词,属于合成词的一种,在词汇中占有一定比例,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生活中常用的一类词。该文采用对比语言学理论方法,对汉语派生词的构成方式和哈萨克语派生词的构成方式进行对比,综合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构词方式,将派生词的构成方式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来分析两种语言中派生词的构成特点,总结两种语言中派生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希望能为哈萨克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重叠”是现代哈萨克语中常见的语法手段之一,是语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词根据其不同的意义类别和特征具有不同的重叠式。从语法、语义、语用3个平面的角度对现代哈萨克语中名词的重叠式进行剖析,发现了现代哈萨克语中名词重叠式的5种基本构成类别,它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在句中多作宾语、状语、定语等成分。通过对现代哈萨克语名词重叠式语义分析发现该重叠式多表示复数、程度减轻、比喻及程度加深的意义;对其语用分析发现名词重叠式一般会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并且要考虑语体这个方面,以弄清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使用名词重叠式才能达到表述目的。  相似文献   

4.
成语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仅汉语中存在成语,维吾尔语中也存在许多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样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成语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中的成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成语存在一些异同。该文就汉维成语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为汉维语互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是该民族的文化结晶,是彰显民族文明的重要介质之一,具备年代性、浅显性和简明性。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口口相传的具有深刻意义的代表当地民俗特点的一种语言,是人们口头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虽然字数少但是却蕴含深刻的道理给予人启发和思考。该文从汉语、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特点,以及汉语、维吾尔语谚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打”是有多个读音、多种词性的词。它表义复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动词“打”最初也是个单义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衍生出许多派生义。因此,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不免出现许多问题。该文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动词“打”的哈萨克语翻译分析,介绍了汉语动词“打”的各个义项,将对汉语中含动词“打”的各个义项词语与所对应的哈萨克语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寻求其特点,为今后哈汉学习者在动词“打”的翻译上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基于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选取两家中美教育科技独角兽企业,对其文字模态以图像模态进行分析并对比,从文化角度剖析多模态话语不同之处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家企业的网页在再现意义的背景、互动意义的距离以及构图意义的框架上均有不同,借助Hofstede的文化维度分析得出儒家动力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产生多模态话语差异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的词汇越多,词汇量越丰富,表达就越顺畅。因此,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论是汉语还是维吾尔语,将词汇进行分解、分类,都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思,而只有理解了词汇的意思,才能继续理解一句话,进而明白一篇文章的表达。该文基于语义场理论概念,按贾彦德先生在《语义学》中对语义场的7个分类,对维吾尔语词汇进行归纳分析,运用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多元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语义场,以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语义场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而达到理解记忆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商务礼仪在社交及商务谈判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美日商务礼仪差异的对比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使商人们意识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的重要性.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轻松愉快的商务环境.  相似文献   

10.
程丽 《职业圈》2008,(9):45-46
商务礼仪在社交及商务谈判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美日商务礼仪差异的对比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使商人们意识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的重要性,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轻松愉快的商务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与普通话中的数词相比,在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整体方面,可以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数词自身难以传达的意趣。该文从结构形式、修辞方式及作用、构成熟语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哈萨克语中名词有格的语法范畴,格表示词在词组或句子中与其他词相结合时的各种结构关系。比较分析哈萨克语助格与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是语言研究中值得探究的问题。该文介绍了现代哈萨克语助格的附加成分特点和现代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的分布特点,论述了哈萨克语助格和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的意义及用法;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哈萨克语助格和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的特点、意义及功能等几个角度来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口语语体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该论文从对日汉语和日语学习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两点意义:一是中日文语言形态不同,深入认识口语语体能准确掌握各场合的用语方法;二是中日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深入认识口语语体能理解承载语言的文化,避免因文化认知缺乏导致的沟通误解。论文具体通过口语语体中的中日文近义词、省略表达、文化背景3个方面的对比研究揭示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日口语语体的思维规律,以期应用于外语教育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笔下《京华烟云》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姚木兰和斯佳丽的性格气质、人生轨迹、价值体系、爱情经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造成她们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的异同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借喻”“隐喻与提喻的融合”两种认知过程,制作出汉语与日语的人体词汇“眼”的基本义和派生义的认知框架。基于“眼”的认知框架,对汉语与日语中关于人体词汇“眼”的惯用语进行分类,阐述惯用语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按构成要素的意义对惯用语整体意义的贡献程度,将惯用语分为“融合型惯用语”和“组合型惯用语”,并结合中日社会文化背景与日常生活经验,对其异同进行分析,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一直以来只关注人口数量问题,他们认为中国人口太多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各国人均GDP排名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有地狭人稠的国家(例如日本和德国)。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但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有不少的动物词在人类的语言中不仅是充当着简单的语言符号这么简单,它还包含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在汉语和目的语中,对动物的理解和表达方面不仅会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的差异,且汉语和目的语中对动物词的隐喻内涵方面也会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礼貌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礼貌也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工具,而使用礼貌用语是社会群体共有的现象。礼貌用语一直都是各个民族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因此,了解汉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的交际礼貌用语及其正确的使用,可以促进两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然而,社会发展下的社会文化身份、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重因素影响,造成了两个民族礼貌用语之间的差异,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汉维两族的礼貌用语之间的差异性,以期为两族人民友好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谢小玲 《文化学刊》2015,(3):210-214
通过对社会称呼语系统中的职衔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通用称呼语、姓名称呼语和人称代词称呼语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汉越社会称呼语的异同及我们的社会思想、传统文化对越南的影响。总结归纳了汉越两个民族社会称呼语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分析两个民族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赵庆雯 《文化学刊》2023,(12):105-110
《汉语外来词词典》对我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最新出版的《新华外来词词典》对学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汉语外来词词典》和《新华外来词词典》为研究对象,对两部词典中的A字母开头条目进行整理分析,阐述二者在词源考证、字音字形、释义内容和语义类别等方面的异同,比较两部词典在整体收词数量、收词原则和编纂体例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新华外来词词典》在《汉语外来词词典》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同时又具备独创性,为词典编写提出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