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作环境文学可以宣传环保理念与生态思想,了解、阅读环境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环境问题,深入了解古代的环保制度及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从多方面分析近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并围绕环境文学与环境运动发展展开论述,研究结果证明了环境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译介学为研究理论,从译介主体、内容和受众3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前期的文艺评论主要是建立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观基础上的,后期又开始逐渐靠近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在这一过程中,无论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茅盾都始终围绕中国文艺运动的实际情况和现代作家创作背景,从事文学理论批评工作。他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应该和中国的革命秉持同一个步调不断前进,并坚持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更加关注对于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与研究。因此茅盾的文学作品,在选材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语言应用上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学特征和作品风格。对此该文做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茅盾作品的文学创作视角,以及文学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分析了茅盾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4.
杨春泉 《职业圈》2007,(4S):96-98
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文章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了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凡尔赛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模式,反映了网络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本文基于会话含义理论,通过对"凡尔赛文学"的文案进行语料分析,探讨"凡尔赛文学"使用者在表达交际意图的过程中,违反合作原则,形成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差异,最终实现炫耀交际意图的实现路径,旨在为"凡尔赛文学"这种新的语言模式提供理论解释,进而为提高不断发展着的网络语言形式以及日常言语交际的表达能力和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史可稽自中国汉代开始,中国典籍及文字传入了文明阶段尚处原始社会的日本,日本文明引入汉文化,并以汉字记录书写日本民族历史及文学作品。在日本文明演变进程中,同汉文化的不断交流促进了日本语言、文学、文化全方位的发展。语言、文学与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镜子,与社会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给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韩国小说《单纯的真心》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问题的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该小说中一个既具有文学深度又具有社会相关性的角色是“■”。“■”作为主人公,在寻找自己姓名真实含义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还揭露了被领养这一群体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真实性和情感联系的重要性。该研究通过探讨《单纯的真心》中主人公名字“■”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论证了该名字对于推进文学文本叙事和丰富文学内涵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所体现的“门柱”“灰尘”和“纹宙”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主人公追寻自我与寻找名字真实含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现行我国高等院校中文学科的本科教学中,对于汉语是母语的意识薄弱,对于汉语言文学承载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也缺少相应的认识。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文教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掌握与研究汉语言文学,必须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思想学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评判能力。本文建议,在大学中文学科中,应增加"国学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的课程设置及比重,并尝试在课程外,通过师生互动的"国学经典读书班"、"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等形式,加强国学经典教学,以使大学生在亲近与认知母语文学的同时,更好地体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和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文学共同体源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想象和诗意精神,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关怀。文章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文学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中外文学中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为时间脉络梳理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共同体理念在文学中自古有之。并尝试探讨文学共同体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指出当代文学创作要立足世界格局、文化自信、科技进步与当代价值引领。该文以文学共同体理念研究世界文学,以期拓宽文学研究渠道,并以文学共同体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许许多多新的事物,而网络的发展会促进这些事物进一步普及。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正规的文学,受到众多人的喜爱与尊重。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侃、讽刺等意味,因为网络语言能够一针见血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言简意赅,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李志宇 《文化学刊》2023,(8):188-191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之一,它的语言有着独特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和作者的价值取向。从它的语言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从文学形式以及艺术审美上可以对小说进行传承,还可以对当时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学术关于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的反思,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尴尬。文本针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从概述性别隐喻的含义和分析文本中的权利隐喻,分析研究二十世纪汉语言文学中性别隐喻的中西关系,并探析关于对话与寻求性别的自立关系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析出一条良好的中西文化交流路途。  相似文献   

13.
颜色词在词汇系统中极为重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伴随意义。从语言文化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后,文化伴随意义就被看作是一种语言文化学研究对象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的交往不断密切,国内外学者研究汉俄语中颜色词的频率不断提升。该类研究主要将语言本体扩展作为基础,从两国文学作品理论研究出发,缺少实践性及生活气息。本文系统阐述了汉俄语颜色文化伴随意义上的共性与异性,并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叙事背后是文化,对于叙事的研究其实质是对文化的透视和思考。就叙事学十分关注的诸如“形式”与“文本”而言,分析目标不仅限于叙事人称、时间等,其文字中蕴涵的国家形象、文化身份更值得审视。同质文化下产出的文本内容会得到其文化群体认知上的理解,跨语境的文学作品容易造成文本理解困难。以跨文化视角对叙事文本的创作方式、视角进行分析,会发现中德文化的殊异决定了其文学作品内容和叙事手段的差别。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德作家会以何种角度诠释并展示不同国家形象,跨文化叙事者对本国和异国的解读和想象的特点,其叙事方式如何带着深刻的跨文化意蕴,是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跨文化的中德文学研究从来不应是一个被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规则的身体活动来改造人的自身自然。文学则是通过语言集中体现人的思想,塑造人健全的灵魂。人们把各种将体育和文学相结合的作品称为体育文学。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以及文学形式的不断完善,大量优秀体育文学作品问世,增强了社会凝聚力,鼓舞了民族精神,具有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人的审美认知具有时代性,对当代体育文学作品审美特征的分析有利于凸显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体现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总能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扬州的身影,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以不同的形式与情感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试通过对宋词和"三言二拍"中对扬州的描写进行比较分析,从语言表现、结构安排等方面来看二者的异同,探讨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学流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在哲学中发生的"语言转向"使现代作家形成了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观,而赫然声起于90年代中国文坛的"创造汉语言文学"的观念,意味着中国作家第一次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并深刻理解了作家与母语之间的耐人寻味的关系他们是操汉语写作的作家,只有尊重母语并充分利用母语的独特优势,才有可能建造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学丰碑.  相似文献   

18.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涌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体验再现中国形象,以文学作品为工具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较早方式,也是华裔作家们参与国际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之举。该文从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维度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有利于探究华裔作家自信的文化书写态度和传播中华优良文化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学作品因产生背景的特殊性,蕴含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厚,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功能,还具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功能,对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深远影响。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红色文学作品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并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系。首先,介绍红色文学作品的概念和特征;其次,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现存问题和原因;再次,就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和分析;最后,以《青春之歌》这部经典红色文学作品为例,展开说明红色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官方主流以多种政策鼓励迁台知识女性投入写作以配合政治需要。但那些片面追求文学的现实干预功能的作品在读者中少有市场。读者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有品位的女性文学作品生产的内在动力。在女作家及编辑们纯正文学品味的坚守下,众多女作家好作品丰富了50年代的台湾文坛,并进入了读者视野,影响了此后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